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试析维吾尔音乐元素在《木卡姆印象》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0-03-26 16:54
【摘要】: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与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和中国千年历史人文有着密切联系,56个民族种类繁多各具特色,为保持我国民族文化的独特审美性,现当代的作曲家们在运用现代作曲技法进行创作时,更加注重传统民间音乐语汇的运用和内部音响的协调,以及东方文化内容与西方技法形式的融合,从80年代末至今,出现了一批又一批以民族民间音乐为素材的中国交响乐新作品。笔者作为民乐作曲专业的学生更是着力于探索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现代创作手法,本科至今参与了多次下乡采风活动,在读研期间跟随研究生部远赴新疆交流与实践,被西域文化深深吸引,回沪后对维吾尔民间音乐、木卡姆套曲的音乐形态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一些采用维吾尔民间音乐元素的当代新作品进行了分析,采用当地特色音乐语汇、节奏特征、音色音响等元素用传统民族管弦乐队编制创作了民族管弦乐新作品《荒·迹》,而杨立青教授以木卡姆元素为材料创作的大提琴协奏曲《木卡姆印象》无论从木卡姆艺术特色的挖掘与运用,还是与现代新音响新技法的结合,无疑是民族民间音乐与现代音乐创作相融合的典范。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单概括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民族音乐特色,第二部分将分别从结构形式、主题材料、特色节奏和音色音响四个方面对作品《木卡姆印象》做详细解析,第三部分则简单介绍《木卡姆印象》对我个人创作的影响。通过探析《木卡姆印象》中维吾尔民间音乐元素的运用,以及对本人自己的作品《荒·迹》的影响来展现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在中国当代作品中的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6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仁平;;作曲:总要写下一串有意味、有组织、有个性的音——浅谈杨立青先生的音乐创作[J];人民音乐;2015年06期

2 姜蕾;;叙事结构与音色策略——杨立青“协奏曲”系列作品分析[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3 杨静;;寄情山水 托意于乐——杨立青大提琴协奏曲《木卡姆印象》评析[J];人民音乐;2013年04期

4 钱仁平;;杨立青访谈录[J];人民音乐;2013年04期

5 王安潮;;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以厚重笔触现代呈现——杨立青艺术成就素描[J];音乐创作;2013年01期

6 周吉;;维吾尔木卡姆音体系研究[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钱仁平;杨立青意味[J];音乐爱好者;2003年01期

8 周吉;维吾尔族传统音乐中的“增盈节拍”[J];中国音乐学;1993年04期

9 朱培元;;维吾尔民歌的旋法[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10 关也维;关于维吾尔民间调式音阶的探讨[J];音乐研究;1981年03期



本文编号:26016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6016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c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