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试论美声歌唱的“立腔”与“行腔”

发布时间:2020-04-06 04:48
【摘要】: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在我国美声歌唱的学习已经很盛行了,在声乐界逐渐形成了一种潮流,这种现象在我们学习周围也存在,当别人问道:“哎,你是学什么专业的”,答:“我学美声唱法的(自豪骄傲的口吻)”,伴着对话,问题也随之而来了,什么是美声唱法,作为学生的我们真的理解美声歌唱存在的“奥妙”吗?所谓的美声唱法真的是大家普遍所想的声音靠后就是美声唱法吗?事实证明并不是这样的,美声歌唱的声音也需要有明亮的特点,声音也需要有灵动性,它会根据不同人不同的声音所独有的特质,进行分类,包括花腔性的、抒情性的、戏剧性的。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在导师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指导下,顿悟了美声歌唱中的“奥秘”,笔者认为“奥秘”之处就是确立“腔”,即“立腔”。通过“立腔”的具体训练法,再配合“行腔”的具体做法,在美声歌唱的技术和艺术修养方面都会逐步得到提高。歌者也会体会到舒适科学而有修养的声音所带来的愉悦感。“学习美声唱法如何立好腔”这一问题普遍的存在于我们每一位歌者的身上。因此,通过提高“立腔”的意识及运用“腔”的技巧,更好的应用于美声唱法学习与演唱中是具有实用价值的。本文将从“腔的概念”“立腔”“行腔”“美声的审美”四大部分论述,并根据研究生阶段的声乐理论学习成果试图从歌唱的机理与技巧的科学视角出发,做出深入探讨。在第一部分“从腔的概念谈起”中讲到了可调的共鸣腔咽腔和音乐的“腔”(包括洋腔洋调、中国的戏腔),通过追寻美声的历史发展找到了美声产生的背景及美声腔诞生的条件,美声唱法传入中国和美声唱法的技术要求,在这一部分中还谈到了美声腔所具有的特点,从技术的角度论述了可调的共鸣腔——咽腔所具有的特点,又从审美的角度出发谈了艺术腔的形态。本文的第二部分论述了何谓美声歌唱的“立腔”;“立腔”的规范化,包括“美声腔”的形态规范化,“美声腔”的演唱技巧;并论述了“立腔”的训练法,包括五个方面,呼吸基础、“喉咙打了开”与喉头稳定、确立咽腔共鸣的核心作用、元音共鸣的本质、“技艺”的记忆。本文的第三部分论述了“行腔”,在“行腔”的过程中歌者所需要具备的基本要求,包括歌者需具备歌唱时的语言,在文中笔者谈到了歌唱语言所必备的精准性以及歌唱语言所具备的歌唱性、歌唱语言的故事性,以及歌者需具备文学底蕴,歌者需具备哲学思维包括“行腔”中对立统一规律、“行腔”中质变与量变规律、“行腔”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歌者需具备想象思维,最后通过分析声乐作品——外国歌曲集中体现。本文的第四部分论述了美声歌唱中“腔”的审美,笔者从三大点进行了论述(一)“腔”——声音的审美、(二)美声歌唱——内涵审美(三)情与声的结合。声乐理论研究的目的是要解决实际演唱过程中所出现的的一系列问题。通过美声歌唱的“立腔”与“行腔”,引起歌唱者对声乐基本功及修养的重视,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提升对美声歌唱“腔”的认识,加强歌唱基本功的训练,探究美声歌唱的演唱技巧,将其更好的运用到中国声乐作品的演唱中。
【图文】:

喉咙,结构组织,人体,咽部


图 2-3 人体喉咙结构组织剖析重要性歌者演唱的共鸣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它化。歌者在发声或是演唱作品时容易定腔做准备。所以咽部定位很重要。看生理解剖图,对号入座,找到咽部,这只是能直观的看到,但不能亲自感受到。需要调动歌唱者的思维,通过想象在脑海,互联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歌唱者可以定位咽部。如图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61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肖黎声;;也谈建立“美声唱法中国学派”的愿景(下)——写在“学习美声唱法如何唱好中国歌专题演唱与研讨会”之后[J];歌唱艺术;2016年11期

2 肖黎声;;也谈建立“美声唱法中国学派”的愿景(上)——写在“学习美声唱法如何唱好中国歌专题演唱与研讨会”之后[J];歌唱艺术;2016年10期

3 张世文;;浅谈戏曲的咬字行腔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J];音乐创作;2013年09期

4 贾素梅;;记忆信息加工理论在声乐学习中的应用[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李新现;;声乐工作者“运动处方”的分析与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晶;论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歌曲的咬字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杨云玉;声乐技能学习的心理探析[D];河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6160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6160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d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