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先秦时期儒、墨、道、法四家音乐批评的理论探讨

发布时间:2020-06-15 15:59
【摘要】:音乐批评作为聆听音乐后审美经验的结晶,通常以文字形式作为载体保留下来。音乐批评与音乐美学有密切关系,在音乐批评的实际产生过程中,人们往往能发现音乐批评有其美学出发点与基本立场。先秦时期是中国音乐美学史上的萌芽时期,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源头,先秦时期的音乐批评留下的文献材料众多,其中以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的音乐批评最为典型,却少有人探究其背后的美学基础。本文第一章主要列举了先秦时期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的音乐批评实例,以其四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分别进行了说明,是整篇文章的基础。第二章主要说明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的音乐批评的认识特点,并对有明显认识不同的音乐批评观点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三章集中于分析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的音乐批评后的美学基础,对其音乐批评呈现出的美学观点进行分析总结。同时,对先秦时期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的古人观点、今人研究做出了总结,并提出了自己的认识。本文以音乐批评史的视野看待美学问题,主要集中说明了先秦时期音乐批评的存在,以儒家、墨家、道家、法家为主要分析对象,列举其音乐批评实例、思考其音乐批评的认识特点、分析其音乐批评背后的美学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6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璐;;音乐批评的当代性命题[J];美育学刊;2017年06期

2 武英;;音乐批评的功能简论[J];音乐创作;2018年02期

3 谢杨路佳;;此时此处?无时无处?——从“即时性”争论看音乐批评的本质特征[J];大众文艺;2018年05期

4 袁婷婷;;刍议流行音乐评论的多元化[J];音乐创作;2017年08期

5 吴佳文;;明言先生研究理论述评——从其著作《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谈起[J];大众文艺;2017年13期

6 武文华;;六种姿态及其经验范式——当代中国音乐批评文论分类考察与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5年04期

7 鞠文丽;;刘天华的音乐批评活动[J];黄河之声;2016年10期

8 王若西;;中西方音乐批评辨析——读《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有感[J];歌海;2016年05期

9 衣秋雨;;浅谈我眼中的音乐批评——读《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有感[J];北方音乐;2018年05期

10 杨佳希;;浅谈音乐批评专业的发展方向及认识——音乐批评的专业主义[J];通俗歌曲;2017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施雪钧;音乐批评的悲哀[N];音乐周报;2007年

2 王志安;音乐批评何以缺席[N];人民日报;2002年

3 谢伦灿;音乐批评的反思与重建[N];文艺报;2004年

4 聂建建;音乐批评为何需要“偏见”?[N];音乐周报;2015年

5 聂建建;音乐批评切忌“傲慢与偏见”[N];音乐周报;2015年

6 邵奇青;中国乐评还有悲哀?[N];音乐周报;2007年

7 明言;蔑视 轻视 无视 重视[N];音乐周报;2007年

8 唐若甫;果真“错音也值得真实可爱?”[N];音乐周报;2011年

9 柳逊;音乐会报道缘何差强人意[N];音乐周报;2007年

10 朱贤杰[加拿大];天生的乐评家[N];音乐周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宋方方;对美国20世纪末西方音乐研究中女性主义批评的审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车新春;19世纪上半叶的德意志音乐文化与民族主义思潮[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璇;先秦时期儒、墨、道、法四家音乐批评的理论探讨[D];西安音乐学院;2018年

2 贾皓凝;韩锺恩音乐会批评文论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6年

3 张文昭;李皖的流行音乐批评方法与美学理论探微[D];上海音乐学院;2017年

4 张乐韵;多学科角度的音乐批评[D];上海音乐学院;2015年

5 王骏星;关于当代音乐的批评标准及其价值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5年

6 周俐;音乐批评理论与实践及其相关问题评述[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7 乔邦利;在多元化的进程中[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8 侯镔娓;杨燕迪歌剧评论文本探析[D];天津音乐学院;2014年

9 徐伟娜;反思意识下的探索与创见[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10 张进宝;李斯特音乐思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146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7146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2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