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研究:“悲情意涵”的历史与形式解读
发布时间:2020-07-08 00:32
【摘要】:本论文主要是站在历史音乐学的角度,对肖邦的奏鸣曲体裁中的代表作品进行研究。《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是作曲家创作转型期的代表作品,其所具有独特的人文内涵和艺术价值,使得其在浪漫主义奏鸣曲中独树一帜。论文主要着力研究创作转型期作曲家创作风格的历史文化根源;作品的音乐内容背后语言风格的形式特征;音乐语言在形式上与传统音乐体裁之间的联系。对于研究作曲家创作转型期的作品,探究其音乐中蕴含的风格内容的形式语言特征,及其与传统音乐体裁之间的关系,在帮助读者去理解肖邦盛期其他体裁作品中的风格内容和形式语言特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奏鸣曲这一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体裁的研究,有助于理清浪漫主义作曲家与古典传统之间的关系。本论文着力从以下几点进行研究:一、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出发,研究和梳理作曲家在创作转型期(巴黎初期向鼎盛时期过渡的时期)的“悲情风格”具体“意涵”产生的来龙去脉。二、从具体作品的乐谱文本和音响文本出发,解读“悲情意涵”体现在作品中的音乐语言的形式特征。依据音乐美学中形式与内容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论文中主要归纳为:在旋律上表现为“整体性”的特征;在和声上表现为“逻辑性”的特征;在曲式结构上表现为“内在性”的特征。三、从宏观的18世纪传统奏鸣思维的发展出发,研究传统体裁的形式规则对作品中表现“悲情意涵”的音乐形式语言的影响,以及作品与传统体裁之间的联系。其中,在论述18世纪传统奏鸣思维的发展时,文章主要从两个重要方面进行论述,一方面是“对比性”思维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多元统一性”思维的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624.1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62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倩;林贵雄;;继承与创新并存——肖邦奏鸣曲式分析[J];艺术探索;2014年01期
2 贾抒冰;;论当今西方音乐史领域的几个核心问题[J];音乐研究;2013年04期
3 何宽钊;;浪漫主义和声的文化-美学阐释[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孙国忠;;西方音乐史学:观念与实践[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杨燕迪;;音乐作品的诠释学分析与文化性解读——肖邦《第一即兴曲》作品29的个案研究[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梁全炳 ,姚曼华;肖邦《降B小调奏鸣曲》(作品第35号)[J];钢琴艺术;2002年12期
7 速如s
本文编号:27458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745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