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曲《山村小景》的创作特征及演奏技法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632.11
【图文】:
演奏指法为全按作 5,结合笔者的演奏经验,在实际演奏过程中,E 调竹笛音色清丽,既能表现华丽嘹亮的高音,也能够清晰表达乐曲中沉稳的低音,收放自如。整首乐曲的节拍类型为 4/4 拍子,在不同的段落根据乐曲的情绪而有所变化和起伏,田园风格的引子部分是极其自由辽阔的散板,热情的小快板节奏轻快怡人,优美的慢板部分节奏变化较为多变,渐慢与恢复原速相辅相成,华彩部分的节奏自由随性,时而慢起渐快,时而稍快后又渐慢,紧紧地牵动着聆听者的思绪,十分引人入胜。一、引子引子部分为 E 宫调式,以一个极为安静的长音“3”弱起,低沉而又委婉,紧随其后登场的是一连串打音和五连音,轻巧而又宁静,时而紧凑清脆,时而高亢悠扬,轻巧的打音再配上快速但又清楚干净的三连音,给乐曲的开篇营造了一种朦胧且又自然的氛围,神秘而又清晰,让听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段引子为散板,节奏较为自由辽阔,充满了田园风情。
刘森先生来到了郊外山顶上,群山环绕,黎明初现,俯瞰着映入眼帘的万里长城和崇山峻岭,天色未亮,一片灰蒙。笔者认为,此时正值黎明时分,但等到晚些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天空会是一片明亮的景象,所以隐藏在这种静谧的朦胧感之下的,一定是作者心中的一份朝气与希望。刘森先生以第一视角切入到深秋清晨的山景之中,将其所见所想融入到创作之中,是情景交融的真切表达。二、小快板在两小节乐队热闹紧凑的间奏过度句之后,乐曲正式进入了小快板,这一段的调式主要为 B 徵调式。热烈而又欢悦的旋律一下子将听众带到了另一番热闹的景象之中,这一乐段的开头两个音是中音“1”和高音“1”,八度大跳加切分音,使得旋律的风格走向也随之有了新的转变,为这一段落奠定了欢愉的总基调,从朦胧的神秘感突然转为热情直白。在学习演奏这首曲目之初,笔者认为这样的旋律走向非常自然优美,但却不知道作者为何要运用如此强烈的对比,想必此时天色已完全明亮,太阳的光芒照射在苍茫的大地上,繁忙的一天又要开始了,刘森先生的心情也沉浸在一片欣欣向荣之中。
图 2.3 谱例片段 3三、慢板热请洋溢的情感消退之后,小快板告一段落,乐曲便正式进入了恬静怡人的慢板,这一段为清乐调式转 B 徵六声调式,节奏的变化和起伏也更能反映出作者的内心情感,十六分附点音符加上长音,犹如在诉说着故事一般平缓舒畅,每一小节的结束犹如标点符号一般抑扬顿挫,小节末尾的长音前加上的三度复滑音,使乐曲听起来显得格外深情,两次渐慢后乐曲恢复原速,听起来感觉充满了力量,就像是劳动人民在田地间挥洒着汗水辛勤的耕作着。笔者在实际演奏中总结出,这段慢板的创作极为优美,演奏时非常容易融入进乐曲的情感之中,由此可以更充分地表达旋律的歌唱性,旋律上行时力度可缓慢增强,下行时可稍作渐弱处理,这种旋律间的强弱对比使得乐曲演奏出来更加富有诗情画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宗科;;当代中国竹笛音乐发展脉络[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2 胡亮;;钩沉与断想:当代(1949—2009)中国竹笛表演艺术发展史述评[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3 胡亮;;当代中国竹笛改良的追溯与反思[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4年02期
4 许双毅;;论我国南北竹笛的演奏风格与融合[J];大舞台;2013年06期
5 李直;;浅析刘森先生对笛子演奏技法的创新(3)[J];乐器;2012年12期
6 李直;;浅析刘森先生对笛子演奏技法的创新(2)[J];乐器;2012年11期
7 李直;;浅析刘森先生对笛子演奏技法的创新(1)[J];乐器;2012年10期
8 李志鹏;苟晓辉;;再说刘森风格的艺术魅力[J];乐器;2011年08期
9 孟建军;;闲谈笛律——与笛子演奏家刘森一席谈[J];乐器;2010年08期
10 丁磊;;从《山村小景》看刘森的“新派”笛艺演奏风格[J];乐器;2010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田甜;竹笛演奏技巧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年
2 张文雅;论竹笛演奏艺术的“技、韵、情”[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年
3 王鹤;中国传统竹笛演奏技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4 李昂;论陕北民歌题材竹笛作品中“器乐演奏声腔化”显现及演奏法[D];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
5 明阳;刘森笛子艺术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
6 赵越;将中华才艺引入泰国汉语教学[D];广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64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764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