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普朗克钢琴组曲《纳泽尔之夜》的创作特点及教学探究

发布时间:2021-04-08 21:13
  弗朗西斯·普朗克(1899-1963)是二十世纪法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法国音乐家团体“六人团”(Les six)成员之一,同时他也是新古典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二十世纪音乐艺术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钢琴组曲《纳泽尔之夜》是普朗克最重要的一部钢琴独奏曲,由前奏曲,八个变奏,华彩乐段和终曲四部分组成,音乐风格独特新颖,结合了多种巴黎通俗音乐风格,如马戏团音乐,咖啡馆音乐,歌舞剧音乐以及卡巴莱音乐,把新古典主义风格音乐和法国浪漫的音乐风格充分的表现了出来,也展现了普朗克本人风趣诙谐,轻松流畅的作曲特点。本文希望通过对作品的分析与研究,了解其所处时代背景对其产生的影响,剖析普朗克的创作特征,并进一步研究这首作品的演奏手法与教学方法,以此展示作品的内涵与艺术价值,加深人们对普朗克及其钢琴作品的了解与认知。文章阐述了普朗克的生平及其作品的发展脉络,从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环境背景出发,对乐曲包含的各个音乐风格和作曲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并且结合自身实践结果,分析钢琴演奏的表现技巧与教学方法以及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与相应的解决办法,探寻能够准确表现普朗克组曲《纳泽尔之夜》音乐风格并符合其创作意图的演绎方式与教学方法。希望最后的成果可以为广大钢琴学习者和爱好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学位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624.1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弗朗西斯·普朗克的生平及创作
    第一节 弗朗西斯·普朗克的生平
        一、弗朗西斯·普朗克的成长历程
        二、弗朗西斯·普朗克的矛盾与信仰
    第二节 普朗克钢琴作品的发展概述
        一、创作早期(1916-1921)
        二、创作中期(1922-1937)
        三、创作晚期(1940-1959)
第二章 《纳泽尔之夜》的创作特点
    第一节 《纳泽尔之夜》的创作背景
    第二节 《纳泽尔之夜》的音乐特点
        一、第一部分:前奏曲
        二、第二部分:八个变奏
        三、第三部分:华彩
        四、第四部分:终曲
第三章 《纳泽尔之夜》的演奏分析与教学
    第一节 《纳泽尔之夜》的演奏教学提示
        一、前奏曲的演奏技巧教学
        二、八个变奏的演奏技巧教学
        三、华彩和终曲的演奏技巧教学
    第二节 《纳泽尔之夜》的教学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雪慧;普朗克钢琴作品中的新古典主义探微[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汪盛;普朗克钢琴新事曲的艺术价值[D];天津音乐学院;2013年

2 徐闵;弗郎西斯·普朗克十五首钢琴即兴曲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184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8184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5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