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现代传媒与“花儿”变迁

发布时间:2020-12-29 11:57
  “花儿”作为一种民俗文化,不仅深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且在任何特定时期都处于变化的过程中。传统花儿学研究往往将“花儿”这一民俗事象割裂在鲜活的日常生活之外,使得花儿学的当代性和现实取向难以实现。此外,由于时代变迁使“花儿”及其所生存的文化空间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花儿学研究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因此,花儿学应从孤立事象的研究转向面向“生活世界”的研究。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立足于当今“花儿”所处的时代背景,即当今一切文化均处于“媒介环境”中,并且传媒日益成为社会和民俗生活变迁过程中一支重要的力量这一主题进行具体阐述。论文主要选取了青海省互助县小庄村,甘肃岷县二郎山花儿会、康乐县莲花山花儿会及西宁花儿茶园作为个案调查的重点,分别从传媒反映花儿及其变迁、传媒影响花儿及其变迁、传媒容纳花儿及其变迁三个方面,论述了现代传媒与花儿变迁的关系,指出现代传媒加速了花儿变迁的速度和进程。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现代传媒与“花儿”变迁


村民对“花儿唱到庄子里”的态度

花儿,村民


家里唱花儿的原因,有19%的人认为,现在社会进步了,不应该还用传统的观念来束缚人;53%的人则认为,唱花儿可以赚钱,只要避开亲属就可以。另外28%的人则认为,别人都这么做,自己也就觉得无所谓。(如下图2所示)对于国家对花儿采取的一些政策,有一半以上的人知道花儿已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通过别人介绍知道的占犯%,通过文件、电视、收音机等知道的占18%。而对于歌手唱花儿挣钱,超过7成的人持赞成态度。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小庄村的人们价值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是哪些因素导致了这种变化?现代传媒在这种变化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对此,笔者对几个女歌手和她们的家人做了访谈。不赞成赞成16%默认63%图1、村民对“花儿唱到庄子里”的态度23转引自黄顺铭《拟态环境:主体建构与主体解读的多重意涵》,中华传播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

花儿,学生,途径


2008年3月20日,笔者对小庄村古城小学的2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在200名学生中,有156人听过花儿,其中在家听花儿6人,通过光盘听花儿的有98人,通过磁带听花儿42人。(如下图3)喜欢花儿的学生仅有26孽障,青海方言,意为“没出息”或“窝囊’,。27一挂,青海方言,意为“一直’,。28转引自《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加)菲利普·马尔商著,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场”视阈下花儿的创作和表演刍议[J]. 李言统.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2]民歌与当代大众文化——全球化语境中民族文化认同的危机及其重构[J]. 王杰.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6)
[3]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J]. 刘桂莲.  中国土族. 2006(04)
[4]试论花儿文化的历史定位与现代变迁问题[J]. 朱东生,朱师臣.  中国音乐. 2006(04)
[5]从音乐传播的视角思考原生态民歌的保护和传承[J]. 曾雪飞.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6(03)
[6]民间传统文化的现代命运[J]. 尹虎彬.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4)
[7]传播技术理论的现代历程及其文化反思[J]. 梅琼林.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4)
[8]“洮岷花儿”的现状与西北“花儿”的传承——甘肃省岷县二郎山“花儿会”田野调查[J]. 武宇林.  宁夏社会科学. 2006(03)
[9]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中国音乐文化[J]. 曾田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6(01)
[10]禁忌与狂欢——浅谈“花儿”的文化特征与社会功能[J]. 刘永红.  青海民族研究. 2006(01)



本文编号:29456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9456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b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