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黑龙江少数民族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1-01-12 12:45
  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如满族的颁金节、鄂伦春族的萨满、赫哲族的乌日贡大会、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朝鲜族的流头节、达斡尔族的说唱艺术乌钦、赫哲族的伊玛堪说唱艺术,等等。赫哲族的伊玛堪说唱艺术还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传承、发展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历史性课题,高校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高校有必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培养学以致用的人才,发挥自身在传承发展传统民族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作用,既满足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要,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校教学。 

【文章来源】: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11)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黑龙江少数民族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1. 赫哲族伊玛堪
    2. 达斡尔族乌钦
二、高校传承发展少数民族音乐非遗的重要意义
    1. 帮助大学生系统了解、认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提高音乐素养
    2. 帮助大学生掌握多元的民族音乐文化, 丰富民族音乐文化知识
    3. 增强大学生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责任感, 助力中国特色文化建设
三、高校如何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
    1. 合理设置少数民族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 实现以演促教促学
    2. 开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和实践, 办出特色, 带动学生就业
    3. 对音乐专业的教学内容适当改革, 使学生的素质满足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
    4. 丰富教师的民族音乐知识, 培养专业素质高的教师队伍



本文编号:29728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9728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a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