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至世纪末中国歌剧女性角色演唱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4 16:00
本文关键词:20世纪80年代至世纪末中国歌剧女性角色演唱艺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中国歌剧发展到今天已经走过了八九十年的坎坷历程。纵观20世纪中国歌剧艺术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以女性角色音乐创作与表演为主线审美原则的历史贯穿,似乎已成为中国歌剧独具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征,与西方歌剧以男性角色塑造为主的审美原则形成了鲜明迥异的对照,这种颇为有趣的声乐文化现象,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思考。 郭建民教授说:“歌声是最真实的历史,文献是最理性的记忆,音像是最生动的画面”。学习历史,以史为鉴,才能走得更远。本文将沿着前人的步履,对20世纪80年代至世纪末中国歌剧女性角色的塑造和演唱艺术特色,进行客观和理性的梳理。其中,作者将以五部经典歌剧《伤逝》、《原野》、《党的女儿》、《屈原》、《苍原》为范例,并对其中女主角扮演者——优秀歌剧演唱家殷秀梅(饰子君)、万山红(饰金子)、彭丽媛(饰田玉梅)、王静(饰婵娟)、幺红(饰娜仁高娃)的演唱艺术进行分析、论述与研究,从中探寻到:中国歌剧女性角色演唱艺术的多元特点和艺术规律,希望通过研究借鉴这些历史特点与规律,为当下不太景气的中国歌剧表演艺术带来某些启迪与帮助。 全文分成六部分: 引言,主要阐述研究20世纪80年代至世纪末中国歌剧女性角色演唱艺术的学术意义。为方便讨论,作者谨将限定研究范围的时间段用“本时期”来代替。 第一章,陈述目前国内有关论著和论文的研究现状,同时对20世纪中国歌剧及其女性角色演唱艺术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 第二章,有所侧重地对本时期各部经典歌剧作品中女性主人公的人物形象进行文化背景、性格角色、音乐塑造方面的分析。 第三章,对本时期经典歌剧中五位歌剧表演艺术家殷秀梅(饰子君)、万山红(饰金子)、彭丽媛(饰田玉梅)、王静(饰婵娟)、幺红(饰娜仁高娃)的演唱艺术分别进行研究分析,这是本文的重点,分成五部分。 第四章,综合评价五位歌剧演唱艺术家的演唱艺术,并依据她们演唱艺术特色所展现出来的文化多元性和复合性对本时期中国歌剧女性角色演唱艺术进行整体性梳理。 结论,重申对本时期中国歌剧女性角色演唱艺术进行系统历史贯穿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并就当代中国歌剧发展现状进行简要探讨和展望。
【关键词】:中国歌剧 女性角色 演唱艺术 审美特征 综合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61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第一章 本时期中国歌剧女性角色演唱艺术研究状况和历程回顾11-15
- (一) 有关论著的研究成果11-14
- 1、《20 世纪中国民族声乐文化引论》11-13
- 2、《歌剧综合美的当代呈现.》13
- 3、《声乐文化学》13-14
- (二) 有关论文的研究成果14-15
- 1、期刊论文14
- 2、硕士学位论文:(以下均见于中国知网)14-15
- 第二章 经典歌剧女性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分析15-22
- (一) 文化背景15-17
- 1、文革时期的思维影响15-16
- 2、80年代以后的文化背景16-17
- (二) 性格角色17-18
- 1、《伤逝》女性主人公性格角色17
- 2、《原野》女性主人公性格角色17-18
- 3、《党的女儿》女性主人公性格角色18
- 4、《屈原》女性主人公性格角色18
- 5、《苍原》女性主人公性格角色18
- (三) 音乐塑造18-22
- 1、《伤逝》女性主人公音乐塑造19
- 2、《原野》女性主人公音乐塑造19-20
- 3、《党的女儿》女性主人公音乐塑造20
- 4、《屈原》女性主人公音乐塑造20-21
- 5、《苍原》女性主人公音乐塑造21-22
- 第三章 对本时期五位歌剧表演艺术家的歌剧演唱艺术分析22-43
- (一) 殷秀梅(饰子君)的歌剧演唱艺术22-26
- 1、殷秀梅简介22-23
- 2、殷秀梅饰子君角色演唱所体现的演唱艺术23-26
- (二) 万山红(饰金子)的歌剧演唱艺术26-30
- 1、万山红简介26
- 2、万山红饰金子角色演唱所体现的艺术魅力26-30
- (三) 彭丽媛(饰田玉梅)的歌剧演唱艺术30-36
- 1、彭丽媛简介30
- 2、彭丽媛饰田玉梅角色演唱所体现的演唱艺术30-36
- (四) 王静(饰婵娟)的歌剧演唱艺术36-37
- 1、王静简介36
- 2、王静饰婵娟角色演唱所体现的演唱艺术36-37
- (五) 幺红(饰山鬼、娜仁高娃)的歌剧演唱艺术37-43
- 1、幺红简介37-38
- 2、幺红饰山鬼、娜仁高娃角色演唱所体现的演唱艺术38-43
- 第四章 本时期中国歌剧女性角色演唱艺术多元性和复合性的综合评价43-45
- 结论45-47
- 文献索引47-49
- 参考文献49-51
- 后记51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顾娜;新世纪(近十年)中国歌剧女性角色演唱表演艺术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管箫;歌剧《屈原》中著名唱段的演唱特点和音乐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阚志伟;追求自由爱情,歌唱人性解放[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杨霞;《伤逝》中子君主要唱段的演唱分析与艺术处理[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20世纪80年代至世纪末中国歌剧女性角色演唱艺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63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306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