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合唱艺术演唱形式的审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7 19:17

  本文关键词:合唱艺术演唱形式的审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合唱艺术是群体意识的集中表现,它所展示出来是一种和谐的美,合唱艺术是一种精神文明,它所诉说的是人类心灵的感叹。合唱艺术美学是隶属于美学之中的一门学科,而演唱形式作为合唱艺术的重要分支,在美学理论上有着很大的研究必要。本文是针对合唱艺术演唱形式的研究。同时,对合唱艺术审美功能的研究,有利于人们通过对审美能力的提高,促进人类整体素质的提升,从而使社会得到整体进步。 在引言部分,笔者介绍了选择该题目的原因以及参考依据。在论述文章正文部分时,主要从三方面逐次进行分析,首先,简要的叙述合唱艺术演唱形式在西方以及中国的发展脉络;其次,简要的介绍目前合唱形式的常见分类手段,并提出本论文对于合唱艺术演唱形式的标准定义,即以田玉斌老师所提出的六种合唱形式理念(室内合唱演唱形式、歌剧合唱演唱形式、民歌合唱演唱形式、现代合唱演唱形式、流行歌曲合唱演唱形式、原生态合唱演唱形式)为依据,针对每种演唱形式的特点,从声部方位、人物角色、服装效果、灯光音响、场地特征结合图片展示和个案进行阐述分析;最后,依据汉斯立克关于音乐的美得观点,论述合唱艺术演唱形式审美研究的意义,并提出从合唱艺术演唱形式中审美功能的感性认识、审美体验、审美升华这三个阶段分别论述合唱艺术演唱形式审美功能中的凝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以及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 合唱艺术的演唱形式是多种多样,各有千秋的。但是,不管怎样的表现,它都是为了体现合唱艺术中的和谐美,作为大众性的参与形式,在现阶段社会的建设中,所起的作用更是不能忽视了。我们了解演唱形式的发展史,掌握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体会不同艺术形式所具有的另类的美并能挖掘出它所存在的社会审美功能,最后通过现阶段合唱艺术的形式与审美活动相结合的行为而创造出能对社会产生的巨大的正能量效益,这也就是我们研究合唱艺术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合唱艺术 演唱形式 审美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16.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第一章 合唱艺术演唱形式的发展概述11-17
  • 第一节 西方合唱艺术演唱形式的发展11-14
  • 第二节 中国合唱艺术演唱形式的发展14-17
  • 第二章 合唱艺术演唱形式的分类17-38
  • 第一节 合唱艺术演唱形式的维度17-20
  • 第二节 合唱艺术演唱分类形式20-38
  • 一、室内合唱演唱形式20-24
  • 二、歌剧合唱演唱形式24-27
  • 三、民歌合唱演唱形式27-30
  • 四、现代合唱演唱形式30-34
  • 五、流行歌曲合唱演唱形式34-36
  • 六、原生态合唱演唱形式36-38
  • 第三章 审美功能对于合唱艺术演唱形式的作用与影响38-48
  • 第一节 合唱艺术演唱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性38-40
  • 第二节 合唱艺术演唱形式中审美功能的三个阶段40-44
  • 一、感性认识阶段40-41
  • 二、审美体验阶段41-42
  • 三、审美升华阶段42-44
  • 第三节 审美功能对合唱艺术演唱形式的影响44-46
  • 第四节 合唱艺术的审美功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的积极作用46-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1
  • 附录51-52
  • 后记52-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汪健;论合唱艺术的独特性与包容性[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朱曦;;万法之法——关于合唱演唱中声音运用的探讨[J];歌唱艺术;2013年11期

3 田晓宝;;西方古典合唱中的“和谐”及其审美本质[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4 汪毓和;中国现代合唱音乐(1946—1976)[J];音乐研究;1989年02期

5 汪毓和;;中国合唱音乐发展概述(上)[J];音乐学习与研究;1991年01期

6 田晓宝;邓畅;;当下中国合唱概念的边界突破[J];人民音乐;2012年08期

7 蓬勃;;对话与交流:第五届世界合唱比赛扫描[J];艺术评论;2008年09期

8 钟家明;;关于合唱与审美的理论思考[J];音乐创作;2007年05期

9 冯俊;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哲学转向[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本文关键词:合唱艺术演唱形式的审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41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3141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d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