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科夫斯基对舞剧音乐的革新
本文关键词:柴科夫斯基对舞剧音乐的革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三部舞剧可谓家喻户晓,它们都是世界芭蕾演出中场次最高的作品,尤其是《胡桃夹子》几乎是各大歌剧舞剧院圣诞节必演的曲目。三部舞剧如此高的票房率除了舞蹈家的高超技巧引人耳目外,柴科夫斯基通俗、流畅、典雅的舞剧音乐风格同样深深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观众。本文即选取柴科夫斯基的三部舞剧音乐为研究对象,以柴科夫斯基对舞剧音乐的革新为主要线索,通过对三部舞剧的音乐戏剧结构、音乐内容、音乐语言及舞剧音乐体裁等方面的分析,最终阐明柴科夫斯基对舞剧音乐所做的贡献,从而进一步肯定其在舞剧音乐发展史上的地位。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着重关注柴科夫斯基对舞剧音乐革新的前提条件——先辈的探索为柴科夫斯基的革新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而时代机遇和舞剧音乐体裁本身的历史发展则为柴科夫斯基的革新创造了重要的时代和历史条件。第二章则首先分析了柴科夫斯基舞剧音乐丰富的内涵——这是柴科夫斯基对舞剧音乐革新的重要成果,接着论述柴科夫斯基创作出如此优秀且有丰富内涵的舞剧音乐的创作来源,主要提及柴科夫斯基的综合音乐创作观对其舞剧音乐创作的影响。 第三、四、五章是对柴科夫斯基具体革新手法的论述。柴科夫斯基的舞剧音乐具有独立的戏剧结构,音乐的发展与戏剧内容密切配合,同时,主导动机的贯穿及调性合理有效的布局所形成的戏剧结构力,更增强了整体音乐戏剧结构的完整性。柴科夫斯基的舞剧音乐还具有丰富的戏剧内容,如音乐承担了人物性格刻画、景色描写及表现戏剧冲突等戏剧功能。而在舞剧音乐语言的写作方面,柴科夫斯基通过主题的交响性发展、调性、配器、复杂节奏与复调等手法的综合运用,使得舞剧音乐语言呈现出明显的交响化态势。其对舞剧音乐体裁的革新则主要表现在提升它们的表现力方面,其中情节舞理论在音乐上的实现是柴科夫斯基对舞蹈音乐体裁革新的一大亮点。 最后,在结论中进一步总结了柴科夫斯基对舞剧音乐革新手法的各个方面,并于此基础上,提炼出柴科夫斯基对舞剧音乐革新的实质,并阐明其革新的重要意义,从而肯定柴科夫斯基舞剧音乐的价值。
【关键词】:柴科夫斯基 舞剧音乐 革新 音乐戏剧结构 音乐内容 音乐语言 舞剧音乐体裁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617.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1
- 前言11-15
-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11-12
- (一)、柴科夫斯基舞剧音乐显赫的历史地位11-12
- (二)、研究柴科夫斯基的舞剧音乐有助于正确认识和评价其人及其音乐12
- (三)、全面认知柴科夫斯基的舞剧音乐有助于提高大众的舞剧欣赏水平、重新审视舞剧音乐的创作标准12
- 二、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状况12-14
- (一)国外研究状况12-13
- (二)国内研究状况13-14
- 三、本文的研究视角与方法14-15
- 第一章 柴科夫斯基对舞剧音乐革新之前鉴15-24
- 第一节 先辈的探索15-21
- 一、"戏剧"概念的初步形成和"剧场艺术形式"的诞生15-17
- (一)"戏剧"概念的初步形成15-17
- 1,舞剧中"戏剧"要素的起源15-16
- 2,"戏剧意识"的萌芽16
- 3,"戏剧"概念的初步形成16-17
- (二)"剧场艺术形式"的诞生17
- 二、舞剧戏剧结构思想的提出与实现17-19
- (一)情节舞理论的探索18
- (二)情节舞理论的提出与实现18-19
- 三、舞剧音乐交响化、戏剧化思想的萌芽19-21
- (一)《吉赛尔》20
- (二)《葛蓓莉娅》20-21
- 第二节 时代机遇与历史必然21-24
- 一、改革的时代机遇21-22
- (一)欧洲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21
- (二)世界芭蕾中心的转移21-22
- 二、改革的历史必然22-24
- 第二章 柴科夫斯基舞剧音乐的内涵及创作来源24-35
- 第一节 柴科夫斯基舞剧音乐的内涵24-27
- 一、舞剧题材内涵的直接映射24-25
- (一)"善恶之争"的题材内涵24
- (二)"善恶之争"的音乐内涵24-25
- 二、现实主义表现力25-27
- (一)柴科夫斯基音乐创作中的总基调——"悲剧性"25-26
- 1,时代与社会生活的黑暗是悲剧性音乐风格形成的根源25-26
- 2,个人生活的不幸是悲剧性音乐风格形成的另一主要来源26
- (二)三部舞剧音乐反映了作曲家思想中"乐观向上"的一面26-27
- 第二节 柴科夫斯基舞剧音乐的创作来源27-35
- 一、舞剧音乐体裁形成的历史渊源27
- 二、柴科夫斯基的舞蹈音乐创作观27-31
- (一)作品融合大量的舞蹈因素28-30
- 1,创作初期的舞曲倾向28
- 2,成熟作品中的舞蹈因素28-30
- (二)舞蹈音乐创作风格30-31
- 1,柴科夫斯基作品中的舞蹈因素源自生活,又超越生活30-31
- 2,柴科夫斯基作品中舞蹈性质的音乐富有感情且具有深刻的内涵31
- 三、柴科夫斯基具有抒情性和戏剧性色彩的音乐创作观31-35
- (一)抒情性音乐创作观32-33
- 1,"旋律美"32
- 2,抒情的同时,兼具心理刻画32
- 3,音乐富于感染力32-33
- (二)戏剧性音乐创作观33-35
- 1,对戏剧的热爱33
- 2,作品中的戏剧性33-35
- 第三章 柴科夫斯基对舞剧音乐戏剧结构的革新35-59
- 第一节 音乐戏剧结构特点35-45
- 一、戏剧结构35-36
- 二、音乐戏剧结构36-45
- (一)整体布局36-37
- (二)矛盾发展各阶段的布局37-45
- 1,矛盾开端37-38
- (1)"舞曲音乐为主、哑剧音乐为辅"的音乐戏剧结构37-38
- (2)哑剧音乐段落虽少却主次分明38
- 2,矛盾发展阶段("戏中戏")38-40
- (1)"首尾呼应"的音乐戏剧结构38-39
- (2)强调高潮部分的音乐结构布局39-40
- 3,矛盾发展的高潮40-43
- (1)"逻辑性强"的音乐戏剧结构40
- (2)"新娘圆舞曲"主题的贯穿情况40-43
- 4,矛盾结局43-45
- (1)"戏剧性"的结构布局43
- (2)精心布局的舞曲音乐43-45
- 第二节 主导动机贯穿形成戏剧结构力45-55
- 一、单主题贯穿形成结构力46-53
- (一)总括全剧46-47
- 1,序曲中天鹅变形主题的寓意46-47
- 2,序曲的音乐结构布局及功能意义47
- (二)场景描写与结构呼应47-48
- (三)预示和形成矛盾高潮48-51
- 1,矛盾高潮的预示48-49
- 2,矛盾高潮的形成49-51
- (四)预示和形成结局51-52
- 1,结局的预备51
- 2,结局的形成51-52
- (五)总结52-53
- 二、双主题贯穿形成结构力53-55
- (一)双主题依次陈述体现"善战胜恶"的主题思想53-54
- (二)双主题叠置体现"善恶争斗"的主题思想54-55
- 第三节 调性的贯穿与对比形成戏剧结构力55-59
- 一、调性的贯穿与对比形成结构力55-56
- (一)伴随主导主题的调性贯穿形成戏剧发展的主线55-56
- (二)调性对比揭示矛盾冲突对比56
- 二、单调性的持续与贯穿形成结构力56-59
- (一)全剧的调性布局56-57
- (二)降E大调在全剧中起的结构力作用57-59
- 1,展开戏剧矛盾的开端57
- 2,营造戏剧矛盾的高潮57
- 3,戏剧矛盾的结局57-59
- 第四章 柴科夫斯基对舞剧音乐内容及语言的革新59-85
- 第一节 丰富的戏剧内容59-69
- 一、人物性格的刻画59-63
- (一)通过人物对话或心理描写来完成性格的刻画59-62
- 1,奥捷塔"忧郁内敛,却不向命运低头"的性格特征59-60
- 2,奥捷塔"温柔、天真活泼"的性格特征60-62
- (二)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来完成性格的刻画62-63
- 1,对德罗瑟迈厄人物形象的刻画62
- 2,对"老鼠与士兵之战"场面的描写62-63
- (三)特定音调代表特定的人物形象63
- 二、景色描写63-68
- (一)借景抒情、渲染气氛63-65
- (二)借景拟人65-66
- (三)交响性音画场面66-68
- 三、戏剧冲突68-69
- (一)恶魔动机与天鹅动机的"交替"形成戏剧冲突68-69
- (二)恶魔动机与天鹅主题变形的"叠置"形成戏剧冲突69
- 第二节 交响化的音乐语言69-85
- 一、主题重现与交响性发展69-73
- 二、调性的戏剧功能73-75
- (一)调性在古典变奏舞曲中的结构力作用73-74
- (二)调性在人物和事件安排中的戏剧功能作用74-75
- 1,相似、相近的人物或事件的调性安排74
- 2,对立的人物或事件的调性安排74-75
- 三、配器特色75-78
- (一)依据题材内容确定配器风格75-76
- (二)利用配器进行人物和场景的刻画与描绘76-77
- (三)特殊音色效果的运用77-78
- 四、复杂节奏与节拍的运用78-82
- (一)用复杂节拍塑造特定的人物形象78-79
- (二)用复杂节奏塑造特定的场景79-80
- (三)其它的复杂节奏现象80-82
- 1,切分节奏、节拍置换效果80-81
- 2,用新的节奏型模糊圆舞曲三拍子的基本节奏81-82
- 五、复调手法的应用82-85
- 第五章 柴科夫斯基对舞剧音乐体裁的革新85-100
- 第一节 赋予舞剧音乐体裁以新的特性85-93
- 一、赋予古典舞曲以丰富的情感和鲜明的形象性85-88
- (一)赋予慢板舞曲以丰富的情感85-86
- (二)赋予古典变奏舞曲以鲜明的形象性86-88
- 二、扩充了性格舞曲的类型、并赋予其丰富的形象性88-92
- (一)扩充了性格舞曲的类型89-90
- (二)赋予性格舞曲以细腻的描绘性90-92
- 三、赋予哑剧音乐以生动的描绘性和抒情性92-93
- 第二节 新的舞剧音乐体裁联结方式93-100
- 一、古典舞曲和哑剧音乐的自然转换与衔接94-95
- 二、古典舞曲和哑剧音乐的融合——情节舞理论在音乐上的实现95-100
- 结论100-104
- 一、纵观柴科夫斯基对舞剧音乐的革新100-101
- (一)对舞剧音乐戏剧结构的革新100
- (二)对舞剧音乐内容及语言的革新100
- (三)对舞剧音乐体裁的革新100-101
- (四)赋予舞剧音乐以丰富的内涵101
- 二、柴科夫斯基对舞剧音乐革新的实质101
- 三、柴科夫斯基对舞剧音乐革新的意义101-104
- (一)改变了舞剧音乐的创作观念和创作标准102
- (二)开启了情节舞音乐创作的开端102
- (三)标志着舞剧音乐创作新时代的到来102-104
- 参考文献104-107
- 一、中文参考文献104-105
- 二、英文参考文献105-107
- 附录一;《天鹅湖》剧情107-110
- 附录二;《睡美人》剧情110-114
- 附录三;《胡桃夹子》剧情114-117
- 后记11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朝辉;张歌;;浅论柴科夫斯基“抒情——心理”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9期
2 廖西琳;;谈柴科夫斯基钢琴作品的演奏方法[J];艺术教育;2011年09期
3 黄晓晴;;《四季》如歌——柴科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的音乐特征分析[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毕思粤;;“第十四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品析[J];钢琴艺术;2011年09期
5 孟令帅;;亲历“第十四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J];钢琴艺术;2011年09期
6 郭成龙;;《叶甫盖尼·奥涅金》:从诗体小说到抒情歌剧的衍变[J];艺术评论;2011年09期
7 张爱和;;DECCA推出两款新“柔板”[J];视听技术;2009年08期
8 常桦;;遨游在浪漫情怀与理性技巧之间——李斯特练习曲介绍(十一)[J];钢琴艺术;2011年07期
9 莫莉;;柴科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的艺术分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10 崔鹤同;因为努力,所以杰出[J];基础教育;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齐海东;;我是怎样讲授《交响乐欣赏》课的[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陆小玲;;音乐的情感表达与理解[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张蓉;;俄罗斯民族乐派歌剧浅析[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4 孙佳宾;;论音乐审美记忆结构中的感觉记忆[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雷霆;;读邵燕祥的《五十弦》[A];邵燕祥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曹鹏;;坚守音乐阵地,鞠躬尽瘁[A];我与新中国60年[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晓和;托尔斯泰与柴科夫斯基[N];音乐周报;2006年
2 李瑾;欧美音院留学攻略[N];音乐周报;2010年
3 蒋雄达;柴科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N];音乐周报;2004年
4 许渌洋;看不清的《叶甫盖尼·奥涅金》[N];音乐周报;2010年
5 杨大林;悲怆的展开[N];音乐周报;2002年
6 陈立;忧伤“皇后”[N];音乐周报;2003年
7 史珊;140年光荣传统造就教学深度[N];音乐周报;2007年
8 张馨月;厦门爱乐成立11周年[N];音乐周报;2009年
9 卜大炜;吕嘉棒舞俄罗斯风情[N];音乐周报;2009年
10 杨大林;《悲怆》的呈示[N];音乐周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明虹;20世纪俄罗斯宗教音乐创作之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琦;柴科夫斯基对舞剧音乐的革新[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2 钱沁青;浅析指挥技术在柴科夫斯基“悲剧三部曲”中的运用比较[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3 伦立君;柴科夫斯基《儿童曲集》和声技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豫川;柴科夫斯基《歌曲六首》OP.6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5 王婧;柴科夫斯基音乐中的悲剧性再探[D];河南大学;2011年
6 王吉利;论柴科夫斯基交响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和声艺术风采[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瑶;论柴科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8 范晓荣;柴科夫斯基音乐及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D];山西大学;2008年
9 赵婷;柴科夫斯基舞剧音乐《胡桃夹子》钢琴组曲演奏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10 邓雯;柴科夫斯基交响曲中“圆舞曲”的哲理意蕴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柴科夫斯基对舞剧音乐的革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52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315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