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乐之统——论古琴的“超越性”进化
发布时间:2021-07-07 22:05
琴的超越性进化是"琴"脱离大众艺术被士人阶层的精神气质、价值标准、审美旨趣等"雅化"的过程。经宋明理学的濡染,以儒家立场的知识阶层对琴乐艺术空前广泛的参与为契机,琴学的理学概念化、琴乐艺术实践的理学功夫化日臻主流。在琴的超越地位更进一步得到巩固和确立的同时,琴与士人的文化共生关系在宋明理学规范的生活世界中也走向成熟。尤其在理学意识形态化和制度化之后,明代儒家立场的士人阶层确立了对琴的文化专属。回顾从先秦到17世纪中叶琴学名著《谿山琴况》诞生前古琴艺术发展史的重要契机,可梳理琴乐美学标准向"超越性"倾斜的过程及其因素,并试论在此"进化"表象下,实则士人从"乐器""道器"两个层面实现了与"琴"的文化共生。
【文章来源】:音乐探索. 2018,(04)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琴德”与“士品”
二、理学时代的琴与士
(一) “道”与“器”
(二) 以音应道———琴的理学功夫化的趋势
(三) 琴所忌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乐经》迷失考略[J]. 成相如.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11)
本文编号:3270456
【文章来源】:音乐探索. 2018,(04)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琴德”与“士品”
二、理学时代的琴与士
(一) “道”与“器”
(二) 以音应道———琴的理学功夫化的趋势
(三) 琴所忌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乐经》迷失考略[J]. 成相如.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11)
本文编号:3270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3270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