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语境下的高罗佩《琴道》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6 11:32
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在广泛研究中国古代琴学理论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古琴演奏体验,写成了《琴道》一书。该书分析了古琴音乐的特点、琴道与儒道释的关系等问题。表面看高罗佩对中国琴道有深刻和全面的认识,但仔细体会就会发现,他较多关注的是古琴作为文人雅致娱乐方式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古琴感通天地神人的神秘作用,以及古琴协调社会秩序、古琴作为伦理道德载体的作用。形成高罗佩对中国琴道接受"偏见"的原因,其一与他的个人生活观念有关,其二是因为高罗佩以明代中国为背景、以明代文人为主体来理解中国古琴。明代文人远离政治、追求诗酒风流的精神与追求自由、不愿受外在约束的精神品质得到高罗佩的认可。因此,他内心深处对功利主义的琴学思想是排斥的,也不能更为深入地领会中国琴道中的天地精神。高罗佩对中国琴道的认识体现了跨文化语境中,异域文化接受的视域融合性质。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18,(04)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
二
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罗佩与中国古琴文化[J]. 张萍,张华. 中国文化研究. 2010(02)
[2]走向“间性哲学”的跨文化研究[J]. 周宁. 社会科学. 2007(10)
本文编号:3286928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18,(04)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
二
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罗佩与中国古琴文化[J]. 张萍,张华. 中国文化研究. 2010(02)
[2]走向“间性哲学”的跨文化研究[J]. 周宁. 社会科学. 2007(10)
本文编号:32869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3286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