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歌唱思维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7-05-04 09:04
本文关键词:论歌唱思维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声乐教学是一门融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为一体的学科,是一项师生真诚合作,默契配合的双边活动。“教”与“学”二者的关系恰如人们常说的“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那样。“领”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诱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自觉性与独立性。尤其在声乐教学中,许多抽象的声音概念和感觉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不能仅靠讲解奏效的,还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去动脑思考,进而激发学生丰富的思维活动,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住正确的声音观念和歌唱状态,从而更充分地为演唱服务。因此,思维对人们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声乐艺术的学习及演唱过程中,思维贯穿其始终。这种思维由于声乐艺术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是建立在一般性的思维基础之上又有别于一般性的思维,即歌唱思维。本文首先从界定歌唱思维的概念入手,把歌唱思维的特征分为四大类,并以这些特征为依据,通过具体阐述和实例分析,对歌唱思维的每一特征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细致的研究。 本文除序言与结语外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声乐教学中歌唱思维的想象性研究。想象性是歌唱思维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本部分在心理学对想象性概念的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对歌唱思维的想象性下定义,详尽地描述了它在歌唱艺术活动中的表现特征,如显现形象、情景交融,以及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在发声技巧训练、歌曲内容理解、作品表现、缓解学生歌唱紧张情绪方面,应该如何启发学生个体的歌唱思维的想象性,并进而结合具体实例作一论证。 第二部分,声乐教学中歌唱思维的情感性研究。情感性是歌唱思维的内部动力。本部分以心理学中的情感性概念为论据,经由对歌唱思维的情感性的界定,进一步对它在歌唱艺术活动中的表现特征如“动情”,以及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在发声技术技巧、歌曲演唱、演唱的心理素质方面如何诱导学生个体歌唱思维的情感性的具体运用,结合具体实例作了详细阐述。 第三部分,声乐教学中歌唱思维的创造性研究。创造性是歌唱思维的实质性 特征。本部分在心理学对创造性概念的解释的基础上,通过对歌唱思维的创造性 下定义,对其在歌唱艺术活动中的表现特征:行腔的新颖性、艺术形象的新颖性 两个方面进行了实例分析,并对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在声乐演唱方面如何鼓励学生 个体歌唱思维的创造性的具体运用结合实例作一阐述。 第四部分,声乐教学中歌唱思维的审美性研究。审美性是歌唱思维的一个具 有集合性质的特征。本部分在心理学审美性概念的基础上对歌唱思维的审美性下 了定义,对其在歌唱艺术活动中的表现特征:直觉判断力和审美的个性化两个方 面进行了实例分析,并对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在歌唱技巧及表现作品方面如何培养 学生个体歌唱思维的审美性的具体运用,结合实例进行阐述。
【关键词】:歌唱思维 想象性 情感性 创造性 审美性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J616
【目录】:
- 中文摘要2-4
- 英文摘要4-7
- 序言7-10
- 一、 声乐教学中歌唱思维的想象性10-17
- (一) 歌唱思维的想象性在歌唱艺术活动中的表征11-14
- (二) 歌唱思维的想象性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14-17
- 二、 声乐教学中歌唱思维的情感性17-25
- (一) 歌唱思维的情感性在歌唱艺术活动中的表征18-20
- (二) 歌唱思维的情感性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20-25
- 三、 声乐教学中歌唱思维的创造性25-30
- (一) 歌唱思维的创造性在歌唱艺术活动中的表征25-28
- (二) 歌唱思维的创造性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28-30
- 四、 声乐教学中歌唱思维的审美性30-36
- (一) 歌唱思维的审美性在歌唱艺术活动中的表征31-32
- (二) 歌唱思维的审美性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32-36
- 结语36-39
- 注释39-40
- 参考文献40-43
- 后记43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祥玲;;声乐教学中歌唱思维的运用探微[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善虎;论声乐演唱中的感觉与思维[D];武汉音乐学院;2008年
2 王云亮;声乐教学中发声技能个性化培养的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2年
3 彭莉;声乐演唱艺术中的思维及其培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论歌唱思维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47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344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