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歌羽调式腔核的构成及其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5 09:22
本文关键词:四川民歌羽调式腔核的构成及其特征研究
【摘要】:对四川民歌歌腔的核心音调进行研究,从运动状态上来讲,是对羽调式腔核形成结构进行的研究。其研究主要从四川民歌调式种类、腔核的构成、歌腔的特征、调性的思维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民歌歌腔,是歌唱者对歌词的情绪感知进行情绪抒发过程,反映为民歌旋律中的结构样式。而歌腔的结构样式便显现出可变性的结构特征,这变化的出现是歌唱者情绪变化的动态过程。在这动态结构中,构成歌腔的音序结构样式及依附于情绪基础上的音型时值长短,是分析、探究不同民歌歌腔的重要观测项。
【作者单位】: 攀枝花学院人文学院;
【关键词】: 四川民歌 羽调式 结构 腔核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引言核腔是蒲亨强先生于1986年提出的,至今在学术界里存在争议。其争议的焦点集中在对民歌中“核腔”的定性及核腔构成原理的方式上。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他的“核腔”称为“腔核”。本人认为,蒲文“核腔”理论的不足之处在“腔”上,无论是“核腔”还是“腔核”,它都有一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苏文婷;“核腔”——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统一[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2年02期
2 蒲亨强;巴蜀音调论[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杨咏;江西羽调民歌的音调特征初探[J];中国音乐;2004年03期
4 蒲亨强;关于“核腔”问题的商讨——答施王伟先生[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施王伟;“核腔”两问题─—与蒲亨强先生商讨[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开颖;蒲亨强;彭华;;西北民歌悲剧性特征研究现状及其应用于音乐创作的四时期与三流派[J];电影评介;2008年17期
2 苏文婷;;“核腔”理论实践应用分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胡晓东;;巴渝民歌的语音学初探[J];音乐研究;2012年02期
4 刘芬;;核腔理论运用领域研究综述[J];神州;2011年20期
5 陈开颖;;黄土悲歌的沉思与遐想[J];宜宾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6 肖s,
本文编号:5432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543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