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曲家安捷列斯的代表作《音乐会组曲》的作品特征与演奏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18 11:14
本文关键词:法国作曲家安捷列斯的代表作《音乐会组曲》的作品特征与演奏分析
【摘要】: 本文通过对法国著名作曲家、巴扬演奏家弗朗克·安捷列斯(Franck Angelis)的代表作品《音乐会组曲》进行详细、深刻、全面的阐述并加以剖析,试图挖掘出作品本身所携带的有关于本专业的发展在法国作曲家笔下的深刻体现,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相辅相成进行一定现实演奏价值意义的分析。 第一部分深刻分析了作品的创作背景,及乐曲内涵。在音乐的本体分析中论述了作品的题材特征,在结构上体现了套曲与单章组合的原则,并按照乐章的顺序将全曲的各种有特点的音乐语言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曲式方面,全曲的三个部分各不相同,涉及曲式结构小到乐段,大到复合曲式;在和声的运用方面,也根据各个乐段所要表现的不同思想内容,选用不同的和声语言与之对应,如复合功能的和声、加外音的和声、四度和声等多种现代和声技法:在复调技法方面不乏锐意创新,力求兼收并蓄,既不忘“返古”,又不失“现代气质”;在调式方面频繁的转调,乐句的不可分性都体现了二十世纪音乐创作的特点;另外在作品节奏方面运用也独具风味,作曲家大量使用复节拍,创造性地形成自己的节奏语言,使得作品中浓郁的民族特色得以张现。 第二部分笔者从演奏的角度对乐曲中出现的大量的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技术难点加以分析,如大段的抖风箱、三行乐谱的正确演奏、快速跑动的右手与不规则节奏的左手的完美结合、变音器的使用以及持续低音的创作技巧等。笔者力图通过详尽的分析与讲解,以昭示演奏者更加完善的理解和正确的演奏,并希望大量的专业作曲家可以更好的借鉴和创作出更多更适合巴扬演奏的优秀作品,以促进我国在巴扬的专业领域的创作不断繁荣,,演奏层次不断提升。 第三部分从更加立体的角度概述了作为现当代的新兴器乐——巴扬的发展与结构特点,并挖掘作品所携带的艺术价值及创作意义,除了将巴扬的演奏特性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并将现代音乐的创作技法与传统的和声、东方的民族色彩、法国的流行爵士乐加以融合,在演奏状态从机械的物理过程转化为人为理念加以控制的生动的美感过程中,体味一种发于理,而深乎于理的表演境界,并在此基础上架构中西融合的审美理念,以达到巴扬演奏个性化的升华。 最后,笔者得出了分析安捷列斯《音乐会组曲》的意义。
【关键词】:巴扬 安捷列斯 音乐会组曲 风箱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624.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2
- (一) 安捷列斯及其创作9-10
- (二) 时代造就人物,人物繁衍作品10-12
- 第一章 《音乐会组曲》——一部巴扬音乐创作风格的集大成之作12-17
- 一、作品简介12
- 二、作品分析12-15
- (一) 第一乐章12-13
- (二) 第二乐章13-14
- (三) 第三乐章14-15
- 三、现代巴扬记谱法的特点显现与正确解读15-17
- (一) 三行乐谱的写作15
- (二) 特殊的谱面标记15-17
- 第二章 演奏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如何让乐器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17-24
- 一、“器乐化”的风格是乐曲演奏的关键17-19
- (一) 音域的纵深把握与复调的音乐性思维的极大满足17-18
- (二) 变音器的使用18
- (三) 八度距离的把握及正确演奏18-19
- (四) 转调旋律的写作既顺应指法又方便演奏19
- 二、“旧法新用”19-22
- (一) 风箱的使用技巧19-21
- (二) 完美的左右手的结合21-22
- 三、如何正确地把握和理解作品的技术特点22-23
- (一) 纵横交错的“大融合”22
- (二) 清丽脱俗的长短句与声部的叠加22-23
- (三) 不规则的节拍与快速律动23
- 四、结语23-24
- 第三章 作品的艺术潜质与其所包含的创作意义24-28
- 一、乐曲创作中的艺术性、表现性24-25
- (一) 优美的旋律和入耳的人性化乐音体系24
- (二) 运用内心听觉指导和检验演奏24-25
- 二、对于作品创作意义的深刻挖掘25-28
- (一) 现代音乐发展的趋势25
- (二) 《音乐会组曲》创作中的深刻文化内涵25-26
- (三) 作品的“多样化”创作特点26-28
- 余论28-30
- 参考资料30-32
- 附录32-34
- 致谢34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克森;佐罗塔耶夫三重奏《回旋随想曲》的音乐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574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557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