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弦歌”、“反琴”辨证——驳《孔子“弦歌”别解》

发布时间:2017-07-19 10:20

  本文关键词:“弦歌”、“反琴”辨证——驳《孔子“弦歌”别解》


  更多相关文章: 弦歌 孔子 庄子 清唱 反(返) 乐教 德性


【摘要】:"弦歌"非指不配乐之清唱,更非专指歌《诗》歌《书》;《书》不可歌或可诵。《庄子.让王》"反琴而弦歌"之"反"非训"翻"乃训"返",无非表示重新近琴弦歌。《庄子》述孔子"弦歌鼓琴"处非指孔子同一时刻既弦歌又鼓琴,而是综述之义,是弦歌、弹琴活动的合称,其关于孔子弦歌与鼓琴、槁歌与弦歌的记述也不构成排斥性的矛盾或否定。孔子完全可以做到一边弹琴一边咏唱,且处陈蔡之围时如此弦歌更显他沉着镇定的心灵境界及乐以象德的情怀。司马迁关于孔子"弦歌"的记载不是来自《庄子》而是来自《孔子家语》等,《庄子》的典故不可信,司马迁也视之为"寓言"而不信。《墨子》中的诵、弦、歌、舞三百如《毛诗传》中的诵、弦、歌、舞,实是指音乐表演方式而非指诗歌分类。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音乐学系;南京艺术学院;
【关键词】弦歌 孔子 庄子 清唱 反(返) 乐教 德性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乾嘉汉学的解释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1CZX030)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吴地乐舞的历史流变与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2YJA760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J609.2
【正文快照】: 《孔子研究》2009年第3期发表了苏州大学蒋国保教授《孔子“弦歌”别解》一文(以下简称《别解》),该文认为孔子的“弦歌”非“指弹琴歌唱”或“一边弹琴一边和着琴声唱歌”,而是指按一定的音律、音调却不配乐地唱《诗》《书》等儒经,曰“‘弦歌’就是指不用弹琴相伴的清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固也;赵灿良;;《孔子家语》分卷变迁考[J];孔子研究;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立平;;探索音乐艺术的美学特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2 杨育民;孔墨“爱人”思想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3 朱鹏飞;;柏格森:“理念”论美学到“生成”论美学的桥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陈望衡;;炫目的学术景观:美育的凸起——20世纪初社会转型之际美学现象考察之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朱安迪;;论文学创作的灵感[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江浩,李伟斌;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与美育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李道先,侯曙芳;试论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审美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陈望衡;美是一种价值的形容词——简评蔡元培的美本体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9 方大卫;;“诗是跟着时代又领着时代的”——朱自清新诗创作理论探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张爱红;;对中国传统美育思想“惯性”的质疑——兼论庄子美育的当代价值[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旭晓;;中国美学的历程与转向[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2 蒲晓业;;情感教育与当代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A];福建省高校辅导员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3 阴元铮;;艺术治疗的发生机制初探[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贺昌盛;;晚清民初“文学”学科的学术谱系——从“词章”到“美术”再到“文学”[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胡健;;梁启超美育思想新论[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6 荣光启;;“蜃景”中的真实——“诗的社会功能”随想[A];诗歌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孙伟民;;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对比解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红宇;福建钢琴音乐发展历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工;演进与运动:中国美术的现代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年

3 曾红;传统人格的结构转换和现代延伸[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骆冬青;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美学与文艺美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毓红;历时与共时:《文心雕龙》与《诗学》体裁理论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6 邓庆坦;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整合的可行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7 于平;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史纲要[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8 胡晓薇;道与艺——《庄子》的哲学、美学思想与文学艺术[D];复旦大学;2003年

9 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及其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晓生;“1917—1923”新诗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洋;民国前期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冰;《红楼梦》中茶”相关行为映射译者风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玲;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提高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4 李华;论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D];苏州大学;2010年

5 蒿佳杭;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钢琴艺术之文化特征[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詹雪;高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和审美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莹;学堂乐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宋东文;刘天华“顾及民众”观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蒋宏;先秦情诗与古希腊情诗比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张慧;汤显祖评《花间集》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宁镇疆;;英藏敦煌写本《孔子家语》的初步研究[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年02期

2 李传军;《孔子家语》辨疑[J];孔子研究;2004年02期

3 王承略;论《孔子家语》的真伪及其文献价值[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蒙;;“以庄解王”,“以王解庄”——《庄子的奔腾》后记[J];出版广角;2011年08期

2 傅佩荣;;庄子“鱼乐”的启发[J];法制资讯;2011年07期

3 洋洋兔;;宁做自由之龟[J];金色少年;2011年09期

4 邓联合;;庄子为什么这么穷 想法多 脾气大 与现实格格不入[J];八小时以外;2011年08期

5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J];党的建设;2010年01期

6 语伞;;庄子:与时间对坐[J];草原;2011年09期

7 廖艳;;大鱼在庄子的逍遥游里化而为鸟(外二首)[J];广西文学;2011年06期

8 王晓燕;;怀念之羊[J];文学与人生;2011年06期

9 亢霖;;孔子的老弟是庄子[J];读者(原创版);2007年05期

10 韩焕忠;;亦为南华鸣不平——李屏山居士的护庄论[J];中国道教;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慧;;王船山对精神自由的祈向[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2 张梅;;《庄子》的语言艺术——卮言——从庄子的立言态度与立言方式谈起[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3 金尚理;;逍遥:庄子人学思想解读[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4 任增辉;;《庄子-内篇》的心理分析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徐卫红;;绝弃“仁义”之后——老、庄的道德教育在哪里?[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谭佛佑;;庄子与道家教育思想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郭继民;;对“技”的另一种认识——从庄子与西方后现代哲学贯通的角度[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8 张晓芒;;庄子“辩无胜”新探[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9 伍德勤;;论老庄积极的道德观在中小学德育中的渗透[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尚永亮;;闻一多与庄子[A];闻一多研究集刊(纪念闻一多诞辰100周年)[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张弘;王蒙,与庄子共舞:读庄子,给现代生活“去火”[N];南方日报;2010年

2 通讯员邢振江;上庄子村农民环卫队“下岗了”[N];昌吉日报(汉);2011年

3 本报记者 谭华;“心如涌泉、意如飘风”的庄子[N];光明日报;2011年

4 记者 马洁 通讯员 杨俊智;范庄子村的示范效应[N];天津政法报;2011年

5 靳瑞霞;庄子识人之“九征”法[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6 王蒙;与韩国读者共享庄子[N];中华读书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木佳;王彦华村企共建要双赢[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李建新 王鼎;新庄子村私家车“排长队”[N];宁夏日报;2011年

9 黄卫星;庄子和孔子的隐退思想[N];咸宁日报;2005年

10 李宾;经典图读·庄子[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雪霞;文学庄子探微[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时晓丽;庄子审美生存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3 周群华;《庄子》散文评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钟华;思与诗的对话[D];四川大学;2004年

5 赵凤远;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窦可阳;接受美学与象思维:接受美学的“中国化”[D];吉林大学;2009年

7 胡真;先秦思想与中医养生理论相关性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8 林光华;魏晋玄学“言意之辨”的诗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石了英;台港及海外华人学者美学视野下的庄子阐释[D];暨南大学;2010年

10 梅珍生;晚周礼的文质论[D];武汉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强;生命的困境和超越的自由——试论庄子的“逍遥游”[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黄大鹏;多恩与道家美学比较[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会芳;庄子与济慈:“物化”论与“客体感受力”[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高深;论庄子对语言局限性的认识与超越[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5 彭昊;庄子思想对儒家思想的融通[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晨霞;竹林七贤庄学接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陈永杰;庄子人生哲学的现代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秦晓慧;试论《庄子》言与道的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岳贤雷;《庄子·齐物论》“因是”解[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艳艳;德性与情欲的悖立与整合[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5623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5623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7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