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宗白华音乐美学思想试析

发布时间:2017-07-26 04:18

  本文关键词:宗白华音乐美学思想试析


  更多相关文章: 生命节奏 艺以载道


【摘要】:宗白华美学思想的中心在中国美学方面,中国音乐美学思想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宗白华的中国音乐美学不是孤立的,而是其美学思想的主干。总的看来,宗白华音乐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音乐的根本特征,音乐表现的是"道",不是个人的感情;音乐是中国哲学的象征。第二,音乐与建筑在艺术形式上虽不同,但都共同体现着中国艺术的共同特征。第三,音乐具有道德功用,但不是强制的,音乐是对人性本源性和谐的回归,是对心灵的陶养。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音乐系;
【关键词】 生命节奏 艺以载道
【分类号】:J601
【正文快照】: 宗白华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美学家,主要著作有《美学散步》《艺镜》《宗白华全集》等。与朱光潜先生合称为“美学的双峰”。宗白华主要的研究领域是美学和哲学,尤其以治中国美学而闻名于世。宗白华研究中国美学注重从艺术和哲学两个角度来阐述中国美学的特性,宗先生注重各门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磊;;论崇高美阐释的形态学维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王芳;;浅析宋元山水画之意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3 连晓红;;古典建筑与中国山水画程式的关系与影响[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马紫薇;曾素梅;陈保军;;《御题棉花图》的绘画艺术价值[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付晓鹏;刘桂林;田涛;周宁;杨艳丽;;油松苗木造型研究[J];北方园艺;2012年02期

6 干小倩;徐华;;“对话”视域下的“妙悟说”——兼论对创新的启示[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2期

7 高娃;;浅谈《书谱》创作主体论[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9期

8 吕锦;;浅析石涛“一画”论的美学思想[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12期

9 戴灿;;略析石涛画论中的“化”[J];长沙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10 张泽鸿;;沈括关于中国山水画的四个美学命题[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兴伟;;韩拙《山水纯全集》绘画美学思想中的“理”论[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秀萍;明清茶美学思想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2 贾云娣;董其昌书画禅实践与理论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3 徐林祥;镜与日:刘熙载文艺美学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4 袁学军;《芥子园画传》中的山水画法式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5 李小戈;广陵琴派的文化生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6 李知;现代视域下的中国传统味论[D];暨南大学;2008年

7 夏绍熙;老庄“自然”观念的产生和变化[D];西北大学;2009年

8 许继峰;现代中式家具和谐化设计系统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9 蒋烨;中国廊桥建筑与文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于永森;论豪放[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阳;罗大佑歌词的文学与商业价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丁韶敏;对贾又福山水画艺术特征的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3 吴琪;先秦儒家音乐与道德的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杨岚;开封潘杨湖景区建筑环境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5 薛贵清;不似之似[D];河南大学;2011年

6 王万发;生命、生态与形式之美的和谐交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耿灿;孙过庭书法情性观的美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胡雪梅;跨视域中的萨玛神原型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9 赵卿;书体在中国当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冯爱红;画道有法 用意为尚[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艳;;绘人生化艺术,构艺术化人生——浅谈宗白华人生美学观[J];大家;2010年02期

2 刘小枫;;湖畔漫步的美学老人 忆念宗白华师[J];读书;1988年01期

3 李衍柱;生命艺术化 艺术生命化——宗白华的生命美学新体系[J];文学评论;1997年03期

4 彭锋;宗白华美学与生命哲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陈望衡;宗白华的生命美学观[J];江海学刊;2001年01期

6 胡继华;守护古典艺术的余蕴——宗白华“气韵生动说”简论[J];美术观察;2005年06期

7 孔晓音;;宗白华小诗含蕴的“和谐”[J];文学教育(上);2009年11期

8 赵学存;;宗白华意境理论的结构分析与知识构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孙汉生;中国现当代美学中的古典情结[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10 管军;转型时代的宗白华——宗白华美学思想及方法论[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文风;;梁启超、宗白华美学的相似性及其启示[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2 张文涛;;对传统的发现和阐扬——宗白华美学思考的价值关怀[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宗白华;;忆郭沫若君[A];“郭沫若在重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4 宛小平;;简论方东美宗白华时空意识与西方时空意识的异同——兼论方宗俩先生以时空为形而上的艺术哲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郁慕镛;;我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一大缺陷[A];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6 李衍柱;;“天下同归而殊途”——谈中国现代文艺学建设的三种不同模式[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钟仕伦;李天道;;二十世纪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廖久明;;横站:青年郭沫若——以《论中德文化书》为例[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9 于惠平;;中国的孩子,读中国的故事——诵读经典,让孩子们亲近母语[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10 徐湘霖;;“纯素”之美与文人的“禅"意识[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利民 王朝洁;走近宗白华[N];中国文化报;2002年

2 林同华;“宗白华研究专家”究竟做了些什么[N];文汇报;2009年

3 萧湛;宗白华艺术意境的结构论[N];文艺报;2005年

4 袁李来 罗静;行云流水宗白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5 龚静;重新与宗白华一起散步[N];东方航空报;2000年

6 袁李来 罗静;行云流水宗白华[N];光明日报;2002年

7 李丽;宗白华的“散步”方式[N];文艺报;2001年

8 蒋述卓;宗白华与中国现代诗学[N];文艺报;2004年

9 宫承波;厚积殚思著新篇[N];中华读书报;2002年

10 丁辉;“著作等身”的文学时代[N];文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文风;宗白华与中国现代诗学[D];暨南大学;2003年

2 王进进;宗白华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5年

3 时宏宇;宗白华艺术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姜勇;宗白华美学与现代新儒学[D];吉林大学;2008年

5 田智祥;宗白华的精神人格与美学之路[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云亮;话语的转型[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7 唐善林;邓以蛰美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黎敏;《时事新报·学灯》:文化传播与文学生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O@同壮;庄子与中国现代美学[D];暨南大学;2007年

10 易存国;乐神舞韵:华夏艺术美学精神研究[D];东南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燕;宗白华的生命美育课程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靖;论宗白华诗画美学思想[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3 宋婕;宗白华美学与中国古典美学[D];延安大学;2010年

4 智小平;宗白华美学思想的生命观[D];内蒙古大学;2010年

5 李燕;宗白华意境论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林敏敏;从超二元对立角度浅析宗白华意境论[D];云南大学;2011年

7 王瑞;论宗白华对中国文化精神的美学探索[D];新疆大学;2008年

8 郭艳;宗白华人生美学观探要[D];苏州大学;2008年

9 蔺熙民;生命节奏——宗白华美学的形上感型[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10 王凡;“舞”:中国艺术的审美基型[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747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5747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7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