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山西境内唢呐现状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7-07-26 12:06

  本文关键词:山西境内唢呐现状与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唢呐 发展史 现状 思考 民俗


【摘要】: 本文从唢呐在中国的历史流变谈起,纵观唢呐在山西的发展衍变。融合民俗学、音乐史学等多学科知识为一体,从民间和专业两个层面深入探讨了唢呐的历史、现状及其在传统音乐发展中的历史进程,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强及唢呐艺人地位的提高等均促进了唢呐的发展,在发展新的表演形式、整理改编传统曲目和创作新曲等方面,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由于受到现代文学艺术的冲击、移风易俗(殡葬制度的实行、丧事婚礼的从简)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等,唢呐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否则可能被主流艺术边缘化。从乐器自身特点、大众审美取向、从业人员观念等几方面分析了导致山西唢呐生存现状的原因,就唢呐的现状与发展提出思考与建议,并进一步分析了唢呐进入市场后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通过唢呐艺术的创新,以达到与当地经济和文化发展相适应。在政府、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创新后的唢呐艺术,定会进一步提高其艺术水平,增大其艺术含量,以便巩固原有市场,并开拓新的市场。
【关键词】:唢呐 发展史 现状 思考 民俗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632.14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8
  • 第一章 唢呐的发展史8-15
  • 1.1 唢呐在中国的发展衍变8-10
  • 1.2 唢呐在山西的发展衍变10-15
  • 第二章 山西境内唢呐的生存现状15-31
  • 2.1 唢呐在民间的生存现状16-25
  • 2.1.1 晋北唢呐的生存现状16-19
  • 2.1.2 晋中唢呐的生存现状19-22
  • 2.1.3 晋东南唢呐的生存现状22-23
  • 2.1.4 晋南唢呐的生存现状23-25
  • 2.2 从民间唢呐艺人的角度看唢呐的生存现状25-28
  • 2.3 唢呐在专业院校及专业团体中的生存现状28-31
  • 第三章 对山西唢呐生存现状的思考31-40
  • 3.1 对唢呐生存现状的剖析31-36
  • 3.1.1 乐器自身特点31-33
  • 3.1.2 大众审美取向33-34
  • 3.1.3 从业人员观念34-36
  • 3.2 对唢呐今后发展的几点建议36-40
  • 附表140-41
  • 附表241-44
  • 附表344-47
  • 附表447-48
  • 附表548-51
  • 参考文献51-52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52-53
  • 致谢53-54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54-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城;迟震;;梨乡唢呐乐班的田野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解骏;;曲艺音乐中的扬琴[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项阳;;拓展“西安鼓乐”研究领域的一点思考[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桑建良;;小号演奏艺术的民族化特性探索[J];音乐研究;2006年01期

5 徐小明;半个世纪唢呐音乐艺术的发展[J];人民音乐;2002年08期

6 郭树荟;;从民间到专业化改编与创作中的竹笛艺术[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冯光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赵咏山;民族乐队艺术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音乐;1988年04期

9 傅利民;赣东北吹打乐社——“串堂班”研究[J];中国音乐;2004年02期

10 吴春福;常平的《弦风——为三弦与七位演奏家而作》评析[J];中国音乐;2004年02期



本文编号:5762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5762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e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