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评论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音乐评论“学会奖”、第五届“人音社杯”高校学生音乐书评征文评奖活动
本文关键词:中国音乐评论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音乐评论“学会奖”、第五届“人音社杯”高校学生音乐书评征文评奖活动
更多相关文章: 音乐评论学 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 高校学生 福建 学风 文风 书评 论文 议题
【摘要】:正主办:中国音乐评论学会、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时间:2012年12月地点:福建师范大学主要议题:关于音乐评论的学风和文风参会须知:请关注音乐评论事业在相关人士围绕会议主题撰写与会论文,并于2012年9月30日前将
【关键词】: 音乐评论学 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 高校学生 福建 学风 文风 书评 论文 议题
【分类号】:J604.6
【正文快照】: 主办:中国音乐评论学会、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时间:2012年12月地点:福建师范大学主要议题:关于音乐评论的学风和文风参会须知:请关注音乐评论事业在相关人士围绕会议主题撰写与会论文,并于2012年9月30日前将参会论文的电子文稿发至中国音乐评论网收稿信箱:ecmcnnet@yahoo.com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音乐评论学会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音乐评论“学会奖”评选活动的通知[J];中国音乐学;2008年01期
2 ;音乐评论培训班消息[J];音乐研究;2008年02期
3 庄春江;;时代呼唤音乐评论队伍的建设[J];音乐世界;1995年08期
4 ;中国音乐评论学会关于“首届中国音乐评论评奖活动”举办时间变更的通知[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中国音乐评论学会关于举办“首届中国音乐评论评奖活动”的通知[J];中国音乐学;2006年01期
6 王可;;回顾、自洽与展望——2009中国音乐评论高层论坛巡礼[J];音乐研究;2009年03期
7 周建明;;评音声之道 论乐人之德——中国音乐评论学会第二届年会暨首届“音乐评论学会奖”综述[J];人民音乐;2007年08期
8 韩巍;;中国音乐评论学会第二届年会会议综述[J];艺术研究;2007年04期
9 ;中国音乐评论学会第四届年会暨纪念施光南诞辰70周年逝世20周年学术研讨会[J];音乐研究;2010年01期
10 ;中国音乐评论学会第四届年会暨纪念施光南诞辰70周年逝世20周年学术研讨会[J];音乐研究;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河川;;沈阳市高校办学模式创新探究—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2 张艺昆;;民族化和个性化是边疆艺术院校音乐专业的生存之本[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3 蒋聪;;索引选题与社会需求调查[A];2010年中国索引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忠松;精心育桃李 年年香满园[N];中国艺术报;2005年
2 罗志云;畲家铜鼓敲起来[N];贵州民族报;2007年
3 孙雅艳;唱响支教之声[N];人民日报;2008年
4 张蕾;音教钢琴盛会长春召开[N];音乐周报;2006年
5 夏似飞;高校要发挥“人才库”“智囊团”作用[N];湖南日报;2008年
6 周静邋实习生 石鹏 朱斌斌;贵州歌手专场音乐会在京举行[N];贵州日报;2007年
7 记者 张颖;学生在校表现家长一目了然[N];福建日报;2006年
8 苗家生邋毕玉才;加大重点学科建设力度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N];光明日报;2007年
9 朱梦聪 本报记者 赵廷昌;“课桌文化”消失的背后[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章婧 本报记者 俞莹;把握中学生心理教师进课堂培训[N];贵阳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学忠;图的谱性质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史毅茜;[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段维军;人类语言交际中的“所言”[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黄荣;矩阵的Hadamard积与符号模式[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立伟;Banach空间的完全凸函数与逼近点算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冬威;α-烯酰基-α-氨/胺甲酰基二硫缩烯酮作为1,5-双亲电体的[5+1]成环反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洁;海派学习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延飞;级差含义:基于索绪尔系统思想的解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任斌;[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熊双平;随机微分系统与随机脉冲泛函微分系统的稳定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青松;我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课程编制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成妃;英汉语中“心”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3 马骅;青海师范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成绩与学习动机的调查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徐魁鸿;我国师范大学教师培养模式群的建构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芳;消退与重塑:我国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特色[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吴赛平;关于情感策略在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韦铁源;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学习策略及其教学意义[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春明;关于计算机音乐制作课程教学的思考[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9 丁明娟;高校德育的实效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宿卿;直述新闻与解释性新闻主位推进模式体裁对比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486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648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