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演唱声音的可塑性训练
本文关键词:音乐剧演唱声音的可塑性训练
更多相关文章: 音乐剧 可塑性 声音 真声 训练体系 人物形象 音域 科学规范 角色化 中声区
【摘要】:正演唱声音的可塑性,即演唱声音的包容性(包容多种风格)、灵活性、可变化性。它不是随意性,而是在具备一定科学规范的发声基础上,在发声技术处理方面的变化。在音乐剧中,通过角色化的演唱来彰显人物个性,从而更准确、更生动地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已经成为当代音乐剧演唱的主流。因此,音乐剧的演唱完全是随剧目、体裁、
【作者单位】: 上海音乐学院;
【关键词】: 音乐剧 可塑性 声音 真声 训练体系 人物形象 音域 科学规范 角色化 中声区
【分类号】:J616
【正文快照】: 唱声音的可塑性,即演唱声音的包容性(包容多种风格)、灵活性、可变化性。它不是随意性,而是在具备一定科学规范的发声基础上,在发声技术处理方面的变化。在音乐剧中,通过角色化的演唱来彰显人物个性,从而更准确、更生动地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已经成为当代音乐剧演唱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布莱克;安德鲁·劳伊德·维伯;薛范;;意外的歌 音乐剧《歌声舞影》选曲[J];歌曲;2008年06期
2 恰尔斯·哈特;理恰德·斯梯戈;安德鲁·劳伊德·韦伯;薛范;;夜的音乐[J];歌曲;1996年09期
3 唐风;蔡琴·果陀·《天使不夜城》[J];两岸关系;2001年04期
4 ;碟片CD[J];家用电器;2006年05期
5 周映辰;;音乐剧音乐的风格属性和取向[J];人民音乐;2007年03期
6 杨晨;;心在音乐中飞翔——我的《音乐之声》[J];西南航空;2010年12期
7 张名河;孟庆云;;二泉吟——音乐剧《茉莉花》选曲[J];歌曲;2011年03期
8 何华;跨越古典与流行——闲话音乐剧[J];视听技术;1997年04期
9 居其宏;“四大名剧”与中国市场——音乐剧《悲惨世界》上海演出观后[J];人民音乐;2002年09期
10 郭克俭;对《中国音乐剧123》的三点质疑[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超;;歌唱的艺术处理[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张凤岚;;关于童声演唱方法的探讨[A];不老的长江——第二届长江沿岸城市群众文化发展论坛论文选[C];2001年
3 彭铁飞;付志华;;为振兴我国民族声乐而努力[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4 刘述贵;;流行歌唱嗓音的科学施教[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李春阳;;对民间歌曲生存与流传的文化学思考[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6 刘建洲;;论戏曲音乐的改革与创新——兼谈戏曲音乐的创作方法[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天璐;《音乐之声》再让音乐剧升温[N];中国文化报;2004年
2 白炜 罗君;中国音乐剧不缺人才缺管理[N];中国文化报;2005年
3 李云;音乐剧热潮下的中国机遇[N];中国文化报;2005年
4 巍子;我们的音乐剧在哪儿?[N];音乐周报;2005年
5 刘小龙;音乐剧在中国:繁华中的冷思考[N];中国文化报;2005年
6 李韵;对国产音乐剧再宽容些[N];光明日报;2004年
7 王寅;音乐剧《地下铁》:挑战几米迷[N];南方周末;2004年
8 詹晓南;中国舞台如何制作音乐剧[N];人民日报;2004年
9 李俊梅;《雪狼湖》的启示[N];文艺报;2005年
10 杨大林;电影与音乐剧[N];音乐周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傅显舟;音乐剧歌曲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2 江东;中国古典舞发展历程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脱强;浅析黄金时期音乐剧的音乐创作特征[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2 陈大阳;音乐剧的艺术特征以及对声乐教学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多;音乐剧演唱的多元风格[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冬梅;韦伯音乐剧的音乐艺术特征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刘翔;音乐剧《芝加哥》经典唱段的演唱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6 吴娟;音乐剧的形成、发展及其演唱风格[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7 唐婷婷;音乐剧演唱特点对传统声乐教学的启示[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8 章丹丹;声乐训练与戏剧台词[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9 宋赛;民族声乐表演与音乐剧歌曲表演异同[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10 汪涛;论20世纪音乐剧的发展历程及其美学特征[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6685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668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