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对林俊卿“咽音”理论的内涵及其创新价值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08-22 02:39

  本文关键词:对林俊卿“咽音”理论的内涵及其创新价值的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林俊卿 “咽音” 贝诺利氏效应 “发音管”


【摘要】: 林俊卿是位出色地医生、嗓音专家、声乐家。他创造出科学与艺术边缘的奇迹。其创建的“咽音”练声体系归纳了西方美声唱法的教学经验,将美声学派的声乐理论溶入了生理学、心理学、物理学、音响学、医学等相关学科的科学理论研究成果,揭去了“咽音”发声神秘的帷幕,改进了经验主义的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深入系统的研究了西方“咽音”的本质规律,将西方对“咽音”不自觉地认识和运用上升到科学的理论高度,并在实践过程中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系统的“咽音”练声步骤,建构起“咽音”发声的歌唱训练体系,推动了声乐实践及其艺术理论的革命性转变,是歌唱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本文以林俊卿的生平及其音乐贡献为切入点,借鉴历史学、民族音乐学、文化学、哲学、比较学等研究方法对林俊卿创建的“咽音”发声方法的理论Qg涵及其创新价值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分析林俊卿声乐理论著作及其“咽音”练声体系的构筑过程;介绍“咽音”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在声乐教学和嗓音治疗边缘学科方面的实践;通过声乐理论创新与科学相结合这一角度对林俊卿“咽音”理论的本质内涵、理论创新的内容、价值等方面进行系统全面的理论把握和实践的关照;探索在声乐教学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咽音”练声的方法,以弥补其不足与局限,为我国声乐艺术这一领域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和作出我的贡献,并为今后在这一领域做更深入研究的人做奠基的工作。
【关键词】:林俊卿 “咽音” 贝诺利氏效应 “发音管”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616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8
  • 第1章 绪论8-13
  • 1.1 选题理由及意义8-9
  • 1.2 相关研究综述9-12
  • 1.3 资料收集及研究方法12-13
  • 第2章 生命轨迹与音乐贡献13-17
  • 2.1 生命轨迹13-14
  • 2.1.1 少年时期的宗教音乐熏陶13
  • 2.1.2 青年时期的艺术经历13
  • 2.1.3 后期的声乐科学研究13-14
  • 2.2 音乐贡献14-17
  • 2.2.1 揭示“咽音”实质15
  • 2.2.2 完善“咽音”理论15-16
  • 2.2.3 构筑“咽音”体系16-17
  • 第3章 “咽音”发声方法的理论内涵17-30
  • 3.1 “咽音”发声方法的基本理论17-22
  • 3.1.1 “咽音”与呼吸17-18
  • 3.1.2 “咽音”与共鸣18-20
  • 3.1.3 “咽音”与咬字20-21
  • 3.1.4 “咽音”与感情21-22
  • 3.1.5 “咽音”与风格22
  • 3.2 “咽音”发声方法的本质内涵22-30
  • 3.2.1 承续西方“咽音”传统22-25
  • 3.2.2 衔接华夏歌唱神韵25-27
  • 3.2.3 融合中西声乐精华27-30
  • 第4章 “咽音”发声方法的理论创新和价值30-38
  • 4.1 “咽音”发声方法的理论创新30-32
  • 4.1.1 开拓人的嗓音机能的训练途径30
  • 4.1.2 创建科学系统的“咽音”发声方法30-31
  • 4.1.3 歌唱发音不正确的纠正方法31
  • 4.1.4 “咽音”发声方法与嗓音疾病治疗结合31-32
  • 4.2 “咽音”发声方法的价值32-36
  • 4.2.1 “咽音”理论研究的科学价值32
  • 4.2.2 “咽音”发声方法的教学价值32-34
  • 4.2.3 “咽音”发声方法的审美价值34-35
  • 4.2.4 “咽音”发声方法的文化传承价值35-36
  • 4.2.5 “咽音”发声方法的医学价值36
  • 4.3 运用传统声乐教学手段克服“咽音”发声局限36-38
  • 4.3.1 “咽音”发声方法在艺术应用方面的局限36-37
  • 4.3.2 结合传统声乐教学,发挥“咽音”功效37-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3
  • 致谢43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黎旋;;声乐教学中机理教学法的原理及应用[J];大舞台;2011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剑华;歌唱的机理教学原理及其实践应用探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716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716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f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