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族声乐与豫剧唱法之异同
本文关键词:浅析民族声乐与豫剧唱法之异同
【摘要】:民族声乐是在戏曲艺术的土壤里发展起来的,是传统戏曲繁衍的一个分支。豫剧就是民族声乐的重要源头之一。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在借鉴西方歌唱艺术的基础上,豫剧和民族声乐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本文从气息、咬字吐字、风格等方面对二者进行浅显的分析比较,希望能给声乐爱好者提供一点借鉴和启发。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数码学院;
【关键词】: 豫剧 民族声乐 渗透
【分类号】:J616
【正文快照】: 一、气息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把天地间万物之本元称之为“气”。赵景华在他的《歌唱的呼吸》中讲到:“从声乐艺术的层面上看,在我国古代的声乐论著中就有“夫气者,音之帅也”“善歌者必先调其气”之说等。它说明了“气”(气息)在歌唱中具有至关重要、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由此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雯;;豫剧演唱与民族声乐的联系[J];考试周刊;2010年30期
2 杨明新;浅谈戏曲唱腔与民族声乐的结合——我唱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J];戏剧文学;2004年10期
3 汪湖;中国音乐学院、湖南省文化局联合举办民族声乐训练班[J];中国音乐;1981年02期
4 吕呐;民族声乐训练班胜利结业[J];中国音乐;1981年04期
5 周大风;漫谈字正腔圆[J];中国音乐;1983年01期
6 任风秋;略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7 郭克俭;民族声乐男声的几种演唱模式[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8 廉明子;民族声乐艺术演唱综合能力刍议[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杨丽;浅谈民族声乐中字的演唱——兼谈我教学、演唱的一些体会[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朱红;;民族声乐的特性与发展[J];艺海;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晨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声乐的发展要坚持多样化审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金惠子;民族声乐文化的优秀传承者——黑力[N];音乐生活报;2011年
3 石惟正;我的民族声乐观[N];音乐周报;2000年
4 梁占峰;唱法与审美多元化[N];音乐周报;2004年
5 天水市歌舞团 杨涛;浅谈民族声乐与民族唱法[N];天水日报;2009年
6 金鹿;黄钟大吕中国流[N];中国文化报;2001年
7 记者 原中倩;良好个人修养是学艺的基础[N];海南日报;2009年
8 韩溪;站得再高些 想得再远些[N];文艺报;2000年
9 崔彦海;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与进步[N];中国艺术报;2009年
10 李道畅 毛建华;音乐报告剧《洪战辉》获好评[N];中国文化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岩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声乐发展脉络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谢菁;基于声乐演唱的艺术美探究中国民族声乐之“韵”[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任洁玉;从音响载体看我国20世纪80年代民族声乐发展状况[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4 王佳丽;京剧与民族声乐的相互融合[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5 葛静;从我国民族声乐教材中选析几首优秀曲目[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6 杨娴静;戏曲的咬字行腔在民族声乐中的具体运用[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7 郭晓芳;中国民族声乐的昨天、今天、明天[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秦缘;和而不同,多元并存[D];兰州大学;2011年
9 李响;高师民族声乐生态课堂构建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丽娟;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时代性特征[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201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720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