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玉树后庭花》的历史与形态

发布时间:2017-08-23 01:30

  本文关键词:《玉树后庭花》的历史与形态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古代音乐体裁 清乐大曲 文人音乐 隋唐俗乐


【摘要】:《玉树后庭花》的创作来自陈朝后主后期,是陈后主及其后宫集体创作而成的,因其音乐魅力而流传至隋唐,作为唐宫的一部有影响的"清乐大曲"被日本遣唐使带至东亚。它在唐代诗文中有着不同的评价。通过对乐谱解译成果的音乐本体解析,我们发现其音乐之美的旋律和结构之特色。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
【关键词】中国古代音乐体裁 清乐大曲 文人音乐 隋唐俗乐
【基金】:2010年教育部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中国古代俗乐史》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0YJC760068)
【分类号】:J609.2
【正文快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1326这是唐·杜牧《泊秦淮》诗中所言及的陈朝大曲《玉树后庭花》。这部从南北朝时陈朝传到唐朝的乐舞因其伴随着陈朝后主叔宝(583—589在位)衰败直至亡国,由此被冠以“亡国之音”而受到人们的指责。但它依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恒展;;《毛大福》本事考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1期

2 李锋;;从《穷汉词》看蒲松龄的“惧贫”情结[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3 王军明;;《凤阳士人》情爱模式的叙事伦理学诠释[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4 洪树华;;宋前文言小说中的冥婚及其文化意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王鹤鸣;;宋代谱学创新[J];安徽史学;2008年02期

6 商兆奎;邵侃;;唐代农产品价格变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7 袁传璋;;曹操《短歌行》剩义拾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章玮;李军;;李白墓迁青山谷家村原因刍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陆生发;;浅谈“鬼才”与道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10 杨鉴哲;;李白山水诗的独特魅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金坤;李莹;;江苏大地至爱至悲的千古绝唱——《华山畿》爱情意蕴审美及故事发生地新考[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刘凤鸣;;登州在唐代中日关系中的重要地位[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3 王慧;;楚辞莲荷意象研究[A];中国楚辞学(第十三辑)——2007年中国溆浦屈原及楚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戈春源;;寒山寺与社会的和谐互动[A];中国·苏州——首届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2007)[C];2007年

5 黄楼;;唐宣宗朝地方政局初探[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6 赖瑞和;;论唐代的检校郎官[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7 于赓哲;;唐代人均食盐量及盐的使用范围[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8 杜文玉;梁丽;;五代时期畜牧业发展状况初探[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慧智;儒经及其经学阐释对杜诗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师敏;圆仁的入唐求法及其对日本文化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4 兰云贵;硕士研究生学术生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向东;“晋州官伞”乐舞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贝维静;滇桂民族手工造纸技术多样性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刘俊玲;文明传播视野下的汉代河西开发[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璇;宋代茶文化与宋代士大夫意识[D];江南大学;2010年

9 杜娴婷;性别角色认同视角下的女着男装现象[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10 栗志亮;唐代女子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凌风;;新文人音乐的品格与余其伟的演奏艺术[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2 蒲亨强;道教与文人音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3 费邓洪;对一种主“静”的音乐美学观的探讨[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4 李卫;;拨动历史的弦——清乐图鉴[J];中华文化画报;2008年05期

5 陈晶;汉代古琴音乐家及作品综述[J];艺术研究;2002年04期

6 尹萍;;论中国音乐中“淡”的审美取向[J];作家;2010年04期

7 徐艳萍,苏前忠;中国文人与传统音乐的不解之缘[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郑聪;;试析中国文人音乐的审美特征[J];作家;2011年14期

9 胡志平;;胡琴曲中的新文人音乐——刘天华二胡曲审美特色初探[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10 吉勒贝尔·胡日 ,张东晓;民族音乐研究及其演奏——如何演奏并再出口传音乐[J];中国音乐;1993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记者王红玉;澳门举办中国乐器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2 徐蕾;领略中国音乐神韵[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3 张佳林;“有意思吗”之中外之别[N];音乐周报;2010年

4 李江(省艺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重新审视民族音乐文化观[N];河北日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袁柳 (源流);古琴在无锡的“热”与“冷”[N];无锡日报;2009年

6 ;林谷芳:一位禅者的文化关怀[N];中国文化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吴丹;古琴的“第二春”[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戴微;江浙琴派溯流探源[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曼;“语言尽头”的中国文人音乐[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2 秦红梅;宋代文人音乐的审美特征[D];山西大学;2007年

3 张斌;中晚唐文人音乐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4 黄慧;晚明江南琴坛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桃;瞿小松“新潮音乐”的新文人精神[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6 杨青;论唐代“边地大曲”[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尚琰;武德贞观时期音乐文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孙兆磊;“留白”手法在中日近现代音乐作品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9 张莉;唐元和时期音乐文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侯榕育潇;魏晋文人音乐特点形成原因浅析[D];兰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222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7222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7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