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民族歌剧《第一百个新娘》
本文关键词:解析民族歌剧《第一百个新娘》
【摘要】: 歌剧《第一百个新娘》创作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主要曲作者王世光先生,是现代中国的著名作曲家,歌剧《第一百个新娘》是王世光先生成功和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戏剧作品。歌剧取材于新疆民间传说,富有新疆地方民族的喜剧情趣和浓郁的维吾尔族音乐风格,音乐融合民族音调素材与西方材创作技法,亦较多运用西洋歌剧的表现手法,是一部特色鲜明,并在中国民族歌剧创作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意义的艺术作品。 本文分四部分探讨了歌剧产生的背景,歌剧内容和音乐,及歌剧的艺术特色,并尝试总结了本歌剧对中国民族歌剧创作的启示及其在中国歌剧发展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关键词】:歌剧 中国歌剧 民间传说 维吾尔族音乐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617.2
【目录】:
- 内容提要3-4
- ABSTRACT4-7
- 前言7-8
- 第一章 歌剧《第一百个新娘》产生的相关背景8-13
- 第一节 歌剧《第一百个新娘》产生前的中国歌剧发展回顾8-11
- 第二节 《第一百个新娘》产生前少数民族题材歌剧创作的探索11-12
- 第三节 王世光与《第一百个新娘》12-13
- 第二章 《第一百个新娘》的戏剧构成13-19
- 第一节 家喻户晓的故事题材13-15
- 第二节 明朗生动的情节安排15-16
- 第三节 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16-18
- 1 智慧诙谐的阿凡提16-17
- 2 美丽纯真的阿依斯汗17
- 3 贪婪愚蠢的国王17-18
- 4 其他次要人物18
- 第四节 具有民族风格的语言18-19
- 第三章 《第一百个新娘》的音乐特色19-25
- 第一节 新疆民间歌曲素材19-20
- 第二节 木卡姆音乐结构形式20-22
- 第三节 多声部形式的运用22-25
- 一 重唱的运用22-24
- 二 合唱的运用24-25
- 第四章 《第一百个新娘》的艺术特点与价值25-28
- 一、歌剧题材的传承性与时代性26-27
- 二、歌剧创作的民族性与创新性27-28
- 结语《第一百个新娘》在中国歌剧史上的意义28-30
- 注释30-31
- 参考资料31-34
- 谱例34-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青松;赵艳;;格桑梅朵的民间传说[J];今日民族;2011年06期
2 满新颖;;20世纪上半叶中国歌剧的历史特征[J];人民音乐;2011年09期
3 戈晓毅;;中国歌剧的教育价值及教育手段的戏剧化思考[J];剧影月报;2011年04期
4 梁益姣;;试论中国民间传说中杜鹃鸟意象的文化意蕴[J];文学教育(上);2011年08期
5 刘倩;;论中国歌剧与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差异——以歌剧咏叹调《不幸的人生》和艺术歌曲《故园恋》为例[J];沈阳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杨永华;周田坤;;经典歌剧《小二黑结婚》的幕后故事[J];党史纵横;2011年08期
7 张辽艳;;浅论中国歌剧创作的发展历程[J];大舞台;2011年08期
8 韦金玲;;试论民间传说在壮族师公宗教舞蹈中的民族心理特色[J];艺术教育;2011年09期
9 陈媛媛;;试从歌剧《伤逝》看中国歌剧的未来发展趋势[J];北方音乐;2011年08期
10 李静;;民间传说与19世纪的爱尔兰[J];外语研究;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逢春;;从民间传说看宝鸡名称的由来及“鸡”的形成与寓意[A];“宝鸡建城历史与得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秦世森;;从民间传说中寻觅大禹在禹城的足迹[A];禹城与大禹文化文集[C];2002年
3 韩晓时;;旅游名胜中的民间传说[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8——辽海讲坛·第六辑(民俗卷)[C];2010年
4 周长楫;;清水祖师民间传说的特点与作用[A];闽台清水祖师文化研究文集[C];1999年
5 曾震中;;玉皇在武夷山民间传说中的地位初探[A];闽台玉皇文化研究[C];1996年
6 徐华龙;;鱼的灵性[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7 陈许;;评托尼·莫里森及其创作[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8 李振中;;除夕夜故事[A];《今古中国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定中;;平陆柏树岑与山神庙[A];古典园林建筑艺术学术论坛会议材料[C];2009年
10 ;水浒寻踪[A];水浒争鸣(第九辑)——2006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兰英;周小燕:为了中国歌剧的光荣与梦想[N];中国艺术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赵忱;中国歌剧不甘寂寞[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刘群生 专家 王祖皆 蒋力;研讨多元现状 振兴中国歌剧[N];中国信息报;2008年
4 江水;2008中国歌剧论坛在京举行[N];中华新闻报;2008年
5 记者 刘小飞 通讯员 李熙杰 李辉;为人民放歌 与时代共舞[N];郴州日报;2008年
6 王祖皆;齐心合力实现中国歌剧繁荣[N];音乐周报;2008年
7 本报实习记者 蔡萌;郭淑珍:中国歌剧人才要自己培养[N];中国文化报;2009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董大汗;迪里拜尔:梦圆中国歌剧[N];中国艺术报;2009年
9 记者 谢志娟;中国歌剧研究会西北联盟成立[N];甘肃日报;2009年
10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沈渭滨;民间传说与历史文化[N];文汇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满新颖;中国歌剧的诞生[D];厦门大学;2006年
2 毕旭玲;20世纪前期中国现代传说研究史[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覃慧宁;一个“中间圈”的“世界”[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李永平;包公文学及其传播[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建军;比较文化视野下的世界华裔文学新大陆:中亚东干文学[D];兰州大学;2009年
6 廖海波;世俗与神圣的对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陈旭清;心灵的记忆:苦难与抗争[D];浙江大学;2005年
8 贯井 正;《三国志演义》诸葛亮形象生成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张文德;王昭君故事传承与嬗变[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俞晓红;佛教与唐五代白话小说[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培;解析民族歌剧《第一百个新娘》[D];河南大学;2007年
2 李历;从歌剧《伤逝》看中国歌剧的发展[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邓雅娟;中国歌剧中女性形象的嬗变[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顾娜;新世纪(近十年)中国歌剧女性角色演唱表演艺术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润涛;浅论中国歌剧中的男高音声部[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6 郭婧;“悲剧”—“英雄”—“爱情”从《白毛女》和《苍原》女主人公艺术形象的分析中微观中国歌剧女性形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7 阿荣;动画艺术对蒙古民间传说与故事的传播优势[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谭淡;济宁城南运河沿岸民间传说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郭朝霞;探析中国歌剧《木兰诗篇》的艺术特征[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揭晓旭;《洪湖赤卫队》的艺术特征及它对中国歌剧发展的启示[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304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730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