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教学中和声听觉训练分析
本文关键词:视唱练耳教学中和声听觉训练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视唱练耳 和声 和声听觉 和弦听辨 和弦连接听辨 音乐作品
【摘要】:和声听觉训练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要从单个和弦听辨到和声连接的听辨训练循序渐进的进行,并且还要在单声部视唱中加入和声感的培养,增强和声音响的想象能力。和声听觉的训练更离不开与实际音乐作品的结合,因为音乐作品是作曲家音乐才能的体现,是对和声理论的终极实践。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关键词】: 视唱练耳 和声 和声听觉 和弦听辨 和弦连接听辨 音乐作品
【分类号】:J613.1-4
【正文快照】: 视唱练耳训练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对各种音乐现象进行的理论总结的指导下,训练人的听觉思维能力,使人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从而准确地理解并把握音乐的构成与情感、文化内涵。和声是基本音乐要素之一,是体现作曲家音乐风格的重要方面,通过对作曲家和声写作风格的研究,我们可以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姜秦丰;和声听觉教学分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可曼;;多声部音乐听觉能力的建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王宝军;林永日;;音乐表演专业视唱练耳教学内容的确立与实践[J];北方音乐;2009年12期
3 伊善斌;潘鸿泽;;音乐表演专业视唱练耳课程分级教学初探[J];北方音乐;2010年01期
4 张艺峰;黄兰;;和弦听辨与节奏听记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法[J];北方音乐;2010年07期
5 唐南;;大学音乐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研究[J];北方音乐;2010年12期
6 吕丽娜;;论视唱练耳在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7 吕丽娜;;论音乐的功能作用[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8 张莹;;浅析我国唱名法的选择与应用现状[J];成功(教育);2011年04期
9 杨丽莉;;论黄自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和声运用特征[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05期
10 张蒙;;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唱名法的探讨[J];大家;2010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颜双莉;;对和声教科书里 将“属十一”、“属十三”和弦列为高叠和弦的质疑[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丁铃;;和声写作与和声分析的教学平衡[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屠艳;亚纳切克的歌剧《卡佳·卡巴诺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2 任秀蕾;20世纪中国合唱创作思维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3 汪胜付;梅西安最后六部管弦乐作品的创作技法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9年
4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晓江;中国近代和声技法的调域类型及历史走向[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汀;试论练耳学习中音程教学思维的运用与实践[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2 齐迹;音乐记忆在视唱练耳学习中的应用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阎姝宏;对高师视唱练耳教学的探讨与思考[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孙晓璐;以“新课标”的要求分析上音版视唱教材[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5 郝丽莎;论和弦外音及其演进[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何怀兵;张坚声乐作品创作初探[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颖;作曲技法对音乐形象塑造的影响[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8 蔡悦;视唱练耳教学中现代音乐特殊节奏形态训练探析[D];内蒙古大学;2010年
9 杜爽;中国民歌元素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小宇;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弦结构及色彩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高飞;;视唱练耳教学中和声听觉的培养[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宋珂;;浅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和声听觉训练[J];考试周刊;2009年35期
3 关明恕;隗瑞贞;;和声听觉的快速反应[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4 伊·马雷舍夫 ,杨m8;论“音乐作品”概念的定义[J];中国音乐;1986年01期
5 张晓燕;;音乐作品与视唱练耳教学[J];辽宁高职学报;2007年12期
6 程南南;浅谈视唱练耳教学[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姚蒲怀;;提高视唱练耳水平的有效途径[J];中国音乐教育;2008年03期
8 熊克炎;有关视唱练耳教学的三个问题[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9 白翎;我院视唱练耳教学现状与发展──兼谈视唱练耳教学改革[J];艺术探索;1997年01期
10 杨日芳;;视唱练耳课教学反思[J];教书育人;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展;;具体音乐与电子音乐的相互渗透——电子音响型作品《Who’s Voice(1998)》的制作札记[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2年
2 李剑昌;;探访广东音乐之乡——台山[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王耀华;;理解和尊重多元音乐文化——跨文化音乐比较学的理论基础和特点[A];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习生 张洁;云艺举行首届视唱练耳教学实践音乐会[N];云南日报;2008年
2 于淼淼;多媒体扩展高师视唱练耳教学[N];音乐周报;2008年
3 徐维蔓;音乐作品《记着老百姓》在京首发[N];中华新闻报;2009年
4 毛颖颖;请音著协公示如何“一揽子”发钱[N];北京商报;2008年
5 沈丘北郊职高 程香丽;视唱练耳教学的重要性[N];周口日报;2009年
6 沈汝发;专家称要正视和重视网络歌曲的发展[N];中国改革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翟群;让优秀歌曲流行起来[N];中国文化报;2009年
8 记者 谌强;傅庚辰作品研讨会音乐会在京举行[N];光明日报;2009年
9 记者 瞿剑;商场背景音乐合法播放问题有望解决[N];科技日报;2010年
10 记者 伍华余;我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科尔沁原创音乐作品演唱会”举行[N];通辽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夏滟洲;西方作曲家的社会身份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2 车新春;19世纪上半叶的德意志音乐文化与民族主义思潮[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3 许琛;阿沃·帕特钟鸣音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4 韩锺恩;音乐意义的形而上显现并及意向存在的可能性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5 孙晓烨;赋格写作中十二音序列技法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6 周静;汉斯·威尔纳·亨策弦乐四重奏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7 张璐倩;黑格尔音乐美学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强;“双重乐感”理念下视唱练耳教学的初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2 蔡红华;教育发展新视野下对视唱练耳教学模式转型的探索[D];星海音乐学院;2010年
3 王成来;多媒体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有效应用[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4 张焱;论三大学习理论对高校视唱练耳教学模式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马驰;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能力测评体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雅婧;现代视唱练耳教学理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莫军梅;高师体验式视唱练耳教学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8 陈晓瑜;视唱练耳教学中听觉培养模式的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0年
9 蒋筱凡;陈洪《视唱教程》及其视唱练耳教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楠;李忷~映范萄а芯縖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653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765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