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肖邦钢琴作品中和弦外音的使用
本文关键词:论肖邦钢琴作品中和弦外音的使用
【摘要】:在肖邦钢琴作品中,和弦外音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调节和丰富了音乐的音响色彩,还加强了音乐华丽流动的叙述特性。本文将通过大量实例的分析,从而解析肖邦钢琴作品中和弦外音的使用特色及意义。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音乐系;
【关键词】: 和弦外音 肖邦 和弦结构 色彩 流动
【分类号】:J624.1
【正文快照】: 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著名的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尽管他的一生十分短暂,但却给世界留下了大量宝贵的音乐财富。他所创作的钢琴作品至今依然是世界各国钢琴家们在音乐会上演奏的保留曲目,同时也是最受民众喜爱的音乐作品。肖邦是一位特殊的音乐家,这个“特殊”主要体现在肖邦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扬廷;西部音乐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大有可为[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杨菁;伍润华;;标题与形象的虚实处理——李斯特《塔索:哀诉与凯旋》的音乐形象分析[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向莅;;论表现主义艺术与表现主义美学之间的关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4 周静;欧洲早期复调音乐宗教和世俗的融和[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5 彭永启,董蓉;阅读与思考——关于新版格劳特《西方音乐史》及其历史写作[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张映兰;;音乐史上“新音乐”概念之辨[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7 王瑞;浅谈文艺复兴音乐与中世纪音乐的关系[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8 焦静;肖邦《~#c小调谐谑曲》音乐学分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陆志成;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美学简析[J];美与时代;2005年10期
10 屠艳;;在机遇与奋发中繁荣——中国当代西方音乐史研究述论(1978—)[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秦川;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与演奏的五度关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2 相西源;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主题构造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3 黄志鹏;我国音乐科技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田晓宝;论西方古典合唱艺术的和谐与崇高美学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周雪丰;钢琴音乐的力度形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6 叶松荣;断裂与失衡[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如春;蒂皮特四部交响曲作曲技术分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8 赵仲明;西方音乐研究在中国(1980-2000)[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力;巴托克《第三、第四弦乐四重奏》分析与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2 徐璐;美国作曲家塞缪尔·巴伯钢琴作品创作技法的分析与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3 周天星;和声思维在复对位写作中的运用[D];河南大学;2003年
4 杨健;音乐表演的情感维度[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5 高拂晓;深沉的情感 生命的震撼[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颖;明清唱乐记录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蕾蕾;论肖邦谐谑曲[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吴所畏;《春之祭》之节奏研究及其在西方现代音乐创作中的影响、发展与变异[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马骅;论普契尼歌剧中女性人物的性格刻画[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10 蔡麟;论海顿音乐中的喜剧性——以海顿弦乐四重奏为例证[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智强;;论肖邦钢琴协奏曲的风格特征[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韩笑;;试谈如何理解肖邦《F大调第二叙事曲》的音乐内容[J];大众文艺;2011年11期
3 刘哲;;肖邦《降b小调谐谑曲》的音乐语言特征[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4 杨永国;;玛祖卡舞曲的民族情感及特征解读[J];文艺争鸣;2011年12期
5 魏安石;;浅析肖邦夜曲的艺术特色[J];价值工程;2011年24期
6 邹园园;;论肖邦作品的创作背景与风格[J];大众文艺;2011年12期
7 申莉娜;;肖邦夜曲“戏剧性”特征形成的社会基础[J];文艺争鸣;2011年12期
8 张丹宁;;肖邦圆舞曲的节奏特点及演奏方法——以作品Op.18、Op.34 Nr3为例[J];大舞台;2011年07期
9 张志学;;浅析肖邦钢琴音乐的精神特点[J];艺术教育;2011年08期
10 赵毅超;;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J];黄河之声;2011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铁宏;;论和声写作的程序[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赵汉宁;;浅析肖邦钢琴叙事曲作品23[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3 甘璧华;;21世纪中国“传统和声教学”的问题与应对[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邹承瑞;;“四部和声写作”要领[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刘康华;;和声教学中调性扩张技巧的深化与功能关系的拓展[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张宝华;王进;;斯波索宾小组《和声学教程》利弊考[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刘冬云;;高校音乐专业键盘和声技术训练之我见[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丁冰;;共同课和声教学的核心——理解[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颜双莉;;对和声教科书里 将“属十一”、“属十三”和弦列为高叠和弦的质疑[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白丹;;如何进行幼儿钢琴启蒙教学——浅谈幼儿钢琴教学之体验[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龙;肖邦+爵士=小曾根真[N];音乐周报;2010年
2 记者 江珍妮;肖邦可能患有癫痫[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3 金钊;触摸肖邦[N];人民日报;2010年
4 施芳;感受“波兰的符号”[N];人民日报;2011年
5 吴丹;“每个时代都有他们需要的肖邦”[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6 特约记者 林达;“这十年,我离肖邦的音乐更近了”[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7 张克新;谁说肖邦只能抚慰?[N];音乐周报;2010年
8 龚蓓;再现肖邦[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吴房;奥尔森的肖邦之美[N];音乐周报;2010年
10 区听涛 编译 本报记者 李瑾;同为纪念厚此薄彼[N];音乐周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涛;论肖邦钢琴作品中和弦外音的美学意义[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2 郝丽莎;论和弦外音及其演进[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张蕾蕾;论肖邦谐谑曲[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黄因;肖邦钢琴作品及演奏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5 李霞;瞬间的色彩[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莹;艺术·技术·人生——肖邦钢琴练习曲解读[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赵冬梅;肖邦练习曲(作品10)的技术课题研究及其与肖邦其他钢琴文献技术课题的对应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马遥;肖邦钢琴练习曲(作品10)之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潇尹;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演奏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10 袁伟;肖邦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7697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769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