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特殊境遇与民歌中的女性形象
本文关键词:“走西口”特殊境遇与民歌中的女性形象
【摘要】:以男性演唱者为主的女性题材"走西口"民歌,通过以女性口吻第一人称抒情与叙事交融的方式进行歌唱,刻画并展示了晋西北三百多年的"走西口"移民潮中"留守妇女"独守空房的凄苦形象。透过这些哀怨缠绵的"走西口"民歌,从女性主义音乐批评的理论视角,揭露在旧中国农村中妇女在男权社会所遭受的摧残。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关键词】: “走西口”民歌 特殊境遇 女性形象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女性主义思潮伴随着西方女权运动而兴起。1949年,西蒙·德·波伏娃在其被誉为“女性主义的圣经”的《第二性》一书中提出了两个核心概念:其一,“女人是他者”,即女性是男性眼中的“他者”,将“女人”贬为“物”;其二,“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1]。波伏娃在她的“女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加俊;河曲民歌《走西口》背后的艰辛与辉煌[J];晋中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宋方方;;女性主义音乐批评在中国大陆的境遇与启示[J];人民音乐;2011年08期
3 闫天灵;“走西口”与晋陕内蒙古毗连带民歌圈的生成[J];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02期
4 叶嘉莹;;从女性主义文论看《花间》词之特质[J];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04期
5 郑宝华;张红梅;;女性主义视角下栖霞民歌中的女性形象分析[J];中国音乐;201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忠和;“走西口”历史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娜;谁是玩偶——再读《玩偶之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杨雪云;;女性的网络表达模式及其社会学解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戴媛;;撑起一片天空——《磨砺》之女性主义解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孙妮;;V.S.奈保尔《模仿者》的多重主题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彭珍珠;;《尤利西斯》与社会性别[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褚蓓娟;;海勒笔下的女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刘昀;;徘徊在理智与情感间的女性主义者——从小说《爱玛》看奥斯丁的矛盾心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8 杨六荣;;走出房间意象的女性漂泊写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9 赵静;;重返伊甸园——《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对工业文明的批判与人性的复归之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10 李娜;;“在路上:何处是归途?”——反思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写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珊珊;;绝望中的希望——浅析萧红短篇小说《手》[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2 凌静;;潮汕女村官参政过程、特点和困难研究[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3 方珏;;主奴关系与承认——论女性主义哲学的辩证方法[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吴荣兰;;从无声到有声——论《喜福会》中华裔女性自我身份的建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5 李萍;;当前我国农村离婚率趋高的社会学分析[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陈贤君;;利用基督征服世界——美国对华宣教运动中的殖民主义思潮及其流变[A];“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徐明宏;;夫妻同悦的理想与现实——论女性的性和家庭角色的转向[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熊兆飞;;文化差异下的中国色彩[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志华;张文;吴节;;产品的女性化隐喻设计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10 唐友东;;责任与愉悦——从《蝴蝶君》看东西方“性伦理”观差异[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辑)[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玲;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佳;黑泽明作品的美学特质及其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启示[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9 傅建安;20世纪中国文学都市“巫女”形象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志彬;当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岩;跋涉在路上—女性视域下的李少红影视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丽;论奥斯丁笔下的中老年女性人物[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沈敏;20世纪60年代至今美国电影中的女性主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高佳;自我发现历程—《藻海无边》与《野草在歌唱》中的身份危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吴燕;印度民族道路之探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李追坤;杨必译本《名利场》中的女性主义翻译表现及其意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孙笑晨;白色阴影下的回归—小说《黎明之屋》的后殖民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殷婷婷;黑白世界中的自我寻找——解读托尼·莫里森作品中的黑人身份认同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吕莹莹;论毛姆的自由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韩凤仪;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继波;人口与历史──内蒙古河套地区移民的历史考察[J];北方经济;2001年02期
2 安介生;清代归化土默特地区的移民文化特征——兼论山西移民在塞外地区文化建设中的贡献[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3 刘静;山西“丁戊奇荒”的应对措施[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王金香;洋务派与“丁戊奇荒”[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5 王建革;清末河套地区的水利制度与社会适应[J];近代史研究;2001年06期
6 王庆成;晚清华北村落[J];近代史研究;2002年03期
7 汤亚汀;社会性别与音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郝平;山西“丁戊奇荒”并发灾害述略[J];晋阳学刊;2003年01期
9 张艳丽;“丁戊奇荒”之际晋南地方官员的善后措施——以解州知州马丕瑶为例[J];晋阳学刊;2005年06期
10 赵英霞;“丁戊奇荒”与教会救灾——以山西为中心[J];历史档案;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伊春;;传统民歌中的女性形象探析[J];作家;2011年10期
2 彭园程;;浅析二胡作品《洪湖主题随想曲》中女性形象的艺术表现[J];大众文艺;2011年19期
3 黄东英;吕波;;中国流行歌曲中的女性形象研究——以大陆上世纪90年代为例[J];新闻界;2008年04期
4 于大雪;;汉族典范组合中女性形象的表现特征及存在价值[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10期
5 闫妍;;试论中国古典舞女性形象的塑造[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陈超;;《红色娘子军》的改编与叙事变迁——兼论其女性形象的嬗变[J];文艺争鸣;2010年06期
7 玲玲;;李宇春的故事才开始[J];流行歌曲;2011年01期
8 李林;;斗转星移 命运依旧——《小芳》歌词的女性主义解读[J];阅读与写作;2006年11期
9 李国民;;古代民歌中敢爱敢恨的大写女性[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3期
10 周世琼;;傣族失爱情歌中的女性形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本报记者 张欢;香港城市当代舞团身体写《女书》[N];音乐周报;2008年
2 于烈;舞蹈之神 民族之魂[N];文艺报;2007年
3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许自强;观之明霞散绮 诵之行云流水[N];音乐生活报;2010年
4 振亚;花鼓灯的新风采[N];安徽日报;2000年
5 李承祥;一部中国芭蕾的历史记忆[N];中国艺术报;2009年
6 特约撰稿人 龙云;遭遇陕北民歌[N];陕西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方方;对美国20世纪末西方音乐研究中女性主义批评的审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永梅;近现代科尔沁叙事民歌中女性形象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2 廉虹;回族女性的“花儿”与“花儿”中的女性[D];新疆大学;2009年
3 乌日娜;论表现女性形象的蒙古族民歌[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美丝;香港流行曲歌词中的女性形象(1985—2000)[D];暨南大学;2001年
5 张纯静;中国大陆流行歌曲中的女性形象研究(1996-2006)[D];西南大学;2008年
6 辛其其格;科尔沁女性形象民歌的内涵与艺术特征探析[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许剑如;当代流行乐歌词中的女性意涵探微[D];厦门大学;2007年
8 胡琼芳;当代流行爱情歌词中女性形象的评价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琼;上海早期流行歌曲的女性主题(1927-1949)[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彭园程;浅谈二胡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艺术塑造[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751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775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