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音乐环境下齐梁乐府的新变
本文关键词:多元音乐环境下齐梁乐府的新变
【摘要】:南朝齐梁时代,源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多种音乐的并存、影响与互渗形成了多元化音乐环境,为乐府创作提供了繁荣、发展、新变的空间,成就了齐梁乐府创作在乐府史上的特殊地位。齐梁音乐的新变以流行新声为主导方向。乐府创作的新变也体现出明显的"新声化"特征,尤其反映在五言四句体式的运用上。除体式外,齐梁乐府的类型、主题、语言风格也产生了一定的新变。
【作者单位】: 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齐梁 多元化 音乐环境 乐府 新变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齐梁乐府诗音乐与文学关系研究”(09CZW023),项目负责人:王志清 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乐府诗学’研究”(11B103),项目负责人:王志清
【分类号】:I207.22;J609.2
【正文快照】: “音乐环境”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大体是指由音乐种类、音乐消费、宫廷制乐活动以及音乐观念等因素综合而成的某一时代的总体音乐局面。本文所谈“音乐环境”侧重于音乐种类这一要素。南朝齐梁时代,源自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音乐种类构成多元音乐环境,独立并存而又彼此影响和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炼农;关于《江南弄》和声的位置——黄翔鹏“曲调考证”文献补正一例[J];中国音乐学;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秋银;南朝士人隐逸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庄华峰;北朝时代鲜卑妇女的精神风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金仁义,张静;东晋皇室婚姻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金仁义;东晋南朝国婚之流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周烨;王僧虔:沉寂在历史中的音乐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傅刚;从《文选》选赋看萧统的赋文学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7 阎步克;南北朝的散官发展与清浊异同[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8 钟仕伦;萧绎思想体系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姚宏杰;关于道武帝早年身世的若干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葛晓音;;汉魏两晋四言诗的新变和体式的重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明正;;论汉乐府的贵族趣味和娱乐性[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2 廖群;;“对话式”与“表演式”——《诗经》、汉乐府初始传播方式的比较研究[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3 杨晓霭;;唐诗在宋代的歌唱与宋人的声诗观[A];唐代文学研究(第十一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为群;西晋诗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陈才智;元白诗派成立之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朱红;唐代节日民俗与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黄黎星;《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振龙;建安文人的文学活动与文学观念[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周少元;《钦定大清刑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孙尚勇;乐府史研究[D];扬州大学;2002年
9 胡建次;中国古代文论“趣”范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10 景盛轩;敦煌本《大般涅i镁费芯縖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宝莲;唐代叙事诗的发展综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章艳丽;沈约文学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庄筱玲;魏晋南北朝拟古诗初探[D];厦门大学;2001年
4 王勇茂;中国古代宇宙论的若干问题[D];西北大学;2000年
5 邹晓霞;南北朝边塞诗的审美形成论[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6 曾肖;南朝五言诗篇制的演变——兼论五言八句诗的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咏铃;爱情文学审美视野中的南朝乐府民歌[D];湘潭大学;2002年
8 冯根才;吴均论[D];厦门大学;2002年
9 冯淑华;《唐声诗》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君泽;王建其人其诗[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炼农;汉魏六朝乐府辞乐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古远清;从多元文化激荡到本土化甚嚣尘上——近20年来台湾文学理论批评发展概貌[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程倩;西方现代派对新时期小说的影响[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3 倪雅男;明清小说多元化文化建构[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3期
4 徐子方;明杂剧社会背景探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5 汪大钧,汪木兰;江西现代文学史纲[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6 徐卉;孙维;;中国诗学传统对诗歌翻译的影响[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6年06期
7 罗勇珍;;20世纪80年代以来宋元话本小说研究综述[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钱振云;;多元化中的混乱,混乱中的努力探索——对当下文学批评的若干看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9 吴树文;;李清照文学思想意识多元化成因的思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余礼凤;;近三十年诗歌史写作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怀荣;;《俳歌辞》的性质与表演特点考论[A];第三届乐府歌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许总;论陈子昂的风雅观[N];光明日报;2006年
2 何晓园;承前启后的唐诗议论[N];光明日报;2006年
3 周远斌;吴梅与《词学通论》[N];光明日报;2008年
4 王志东;略评陈子昂的“兴寄”说[N];光明日报;2003年
5 朱相远;试为阅江楼作序[N];文艺报;2007年
6 胡马;杜甫与王维:中国传统诗学的两个体系[N];中华读书报;2005年
7 王玉池;四绝双贤雅韵和[N];中国艺术报;2003年
8 朱砂;典故的运用(中)[N];云南经济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修磊;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杨站军;游移在激进与保守之间[D];上海大学;2007年
3 单芳;南宋辛派词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何剑平;敦煌维摩诘文学研究[D];扬州大学;2000年
5 归青;南朝宫体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雯;政治文化视角下的中国20世纪90年代乡村小说[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胡富成;鲁迅传记写作的历史与现状[D];吉林大学;2006年
3 朱殊;九十年代以来母女关系的女性书写[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冯岩松;鲁迅“直译”思想阐析[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5 陈力;转型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瑞云;齐梁诗歌创作中的游戏观念[D];河北大学;2004年
7 黄伟龙;齐梁咏物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8 林海非;齐梁寒士文人的仕进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申东城;齐梁初唐咏物诗比较论[D];安徽大学;2005年
10 林森;《文心雕龙》与齐梁文艺论争[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055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805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