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山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1 11:40
本文关键词:西和山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西和山歌 音乐特点 歌词特点 方言 演唱 保护措施
【摘要】: 西和山歌是陇南地区西和县的民间音乐,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经历了风雨沧桑,形成了它极为丰富的题材内容。从古至今,举凡劳动、时政、生活常识、儿女情长、祭祀礼仪、历史故事、游乐玩耍、天文地理等都成为它歌咏的对象。西和山歌分为放牧山歌、田秧山歌和一般山歌,只要人们走出家门,在山沟峡谷、田间地头、林间小路上都可放声歌唱。 在调式方面,西和山歌多使用五声羽、商调式和六声羽、商调式。以上、下两乐句组成的一段式为主要结构,体现为A+B模式,有的歌手为了强调所要表达的思想,还把下句重复一遍(即重尾)。西和山歌通常在句间加衬腔,使乐段的主体部分与尾声紧密相连,浑然一体。西和山歌节奏徐缓、平稳、单一,速度较慢,一般以2"4拍居多,4"4拍其次。歌者以“哎”起音,以起音上行至五度音调而后八度大跳形成富有特色的拖腔。旋律中有前倚音、后倚音、后滑音、颤音等装饰音,使歌曲婉转、优美,富有特点。 西和山歌的歌词以较为对称的二句式为主,并加有衬字、衬词、衬句。在押韵的方式上有一韵到底和中途换韵两种形式,大量地运用了赋、比、兴、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西和山歌具有了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 西和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区,音系比较简单,声母29个,韵母32个,声调4个。当地人通常将zh、sh、ch与z、s、c等声母不分,n与l不分,前后鼻韵母不分,把去声型读成平调型,声调中有连续变调的情况。这些语言上的差异影响、制约着西和山歌的形成和发展。 西和山歌一般用满口腔和平音等方法演唱。有经验的歌者力求以字带声,把咬准字头、吐圆字腹、收清字尾作为歌唱标准,以求字正腔圆。 西和山歌和其它地区的民歌一样,面临着日趋衰微的生存局面。所幸的是各级政府开始关注当地的音乐传统文化,各界人士、学者也纷纷把眼光投向了这些原生态民歌。只有发动全社会力量,全面搜集有关山歌方面的资料,定期举办各类型的山歌比赛,挖掘民间音乐人才,并不断开展学术研讨,只有这样,西和山歌才能更好的发展,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关键词】:西和山歌 音乐特点 歌词特点 方言 演唱 保护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607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绪论9-13
- (一) 课题之缘起与田野工作9-10
- (二) 西和山歌研究之历史回顾10-11
- (三) 方法选择与研究步骤11
- (四) 文本方式与结构安排11
- (五) 研究的范围及研究目的11-12
- (六) 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措施12-13
- 一、西和山歌概况13-31
- (一) 西和山歌的生成环境13-17
- 1、地理环境13-15
- 2、人文环境15-17
- (二) 西和山歌形成的原因、历史传承与现状17-25
- 1、形成的原因17-18
- 2、历史传承18-19
- 3、发展现状19-25
- (三) 西和山歌的种类与类别25-29
- (四) 表演环境与方式29-31
- 二、西和山歌的特点31-54
- (一) 音乐特点31-45
- 1、调式特点31-33
- 2、曲式结构33-36
- 3、衬腔特点36-37
- 4、节奏特点37-38
- 5、旋律特点38-45
- (1) 音阶特点38-40
- (2) 拖腔特点40-42
- (3) 旋法特点42-43
- (4) 装饰音特点43-45
- (二) 西和山歌的演唱方法45-49
- (三) 歌词特点49-54
- 1、句式特点49-50
- 2、歌词的押韵方式50-51
- 3、修辞手法的运用51-53
- 4、衬字特点53-54
- 三、当地方言对音乐及歌唱的影响54-62
- (一) 当地方言的特点55-56
- (二) 当地方言对山歌形成的影响56-58
- 1、方言音调与西和山歌形成之关系56-58
- 2、山区的习惯性语言对山歌形成的影响58
- (三) 方言的发音特点对歌唱咬字、吐字的影响58-62
- 1、方言发音对咬字的影响59
- 2、方言发音对吐字的影响59-61
- 3、方言发音对字尾的影响61-62
- 四、保护西和山歌之我见62-64
- (一) 全面搜集有关山歌方面的资料62-63
- (二) 举办各类山歌比赛63
- (三) 开展学术研究63-64
- 结束语64-66
- 主要参考文献66-68
- 后记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谢征,肖艳平;赣南客家山歌歌词艺术手法与风格特征探微[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严峥;皖西山歌形成之分析[J];六安师专学报;1999年01期
3 张智斌;;人文地理学视野中的陕北、陕南民歌之比较阐释[J];中国音乐学;2006年03期
,本文编号:830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830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