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鲁艺歌曲研究
本文关键词:延安鲁艺歌曲研究
【摘要】: 延安鲁艺歌曲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一面鲜明旗帜,它所高扬的抗战思想和它的民族化、大众化、革命化特征,使其具有杰出的现实意义和广泛影响。本文通过对延安鲁艺音乐系及其歌曲创作发展过程的梳理,考察其形成、发展的原因,探求其文化渊源,试图全面的了解延安鲁艺歌曲地方方面面。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对延安鲁艺音乐系的创立及其每一届的教育概况做了简单阐述。第二章是对延安鲁艺歌曲创作的系统梳理,将其发展过程分为三个时期,通过谱例、资料对延安鲁艺音乐系师生在不同时期创作的歌曲进行整理,并对部分作品进行了分析、讨论。第三章将延安鲁艺的大合唱作品进行初步的梳理并加以讨论。第四章对延安鲁艺歌曲创作的客观环境及其主观因素进行考察。第五章探讨了延安鲁艺歌曲的文化渊源,并力图对延安鲁艺歌曲做一个客观的历史评价。通过对延安鲁艺歌曲文化渊源的思考,阐述延安鲁艺歌曲与中国共产党根据地文化传统、抗日歌咏运动及国立音专之间的关系,探讨延安鲁艺歌曲创作的思想来源和技术来源。客观阐述延安鲁艺歌曲在中国抗战歌曲中的地位,并指出了延安鲁艺歌曲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延安鲁艺 延安鲁艺歌曲 抗战歌曲 大合唱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605
【目录】:
- 摘要2-5
- 绪言5-9
- 第一章 延安鲁艺音乐系及其歌曲概况9-16
- 第一节 延安鲁艺音乐系的创立9-10
- 第二节 延安鲁艺音乐系的概况10-16
- 第二章 延安鲁艺歌曲的创作分期16-42
- 第一节 初创时期(1938 年4 月——1940 年4 月)16-29
- 第二节 “提高”时期(1940 年4 月——1943 年2 月)29-37
- 第三节 普及时期(1943 年2 月——1945 年11 月)37-42
- 第三章 延安鲁艺的大合唱歌曲42-49
- 第四章 延安鲁艺歌曲创作的主客观因素及其特征49-55
- 第一节 延安鲁艺歌曲创作的客观环境49-51
- 一、抗战形势的需求49-50
- 二、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政策50-51
- 第二节 延安鲁艺歌曲创作者的主观因素51-52
- 一、创作者的自我追求51
- 二、创作者的自身条件51-52
- 第三节 延安鲁艺歌曲的特征52-55
- 一、以抗战为原动力52-53
- 二、扎根于民间音乐53
- 三、歌唱现实题材53-55
- 第五章 延安鲁艺歌曲的文化渊源及历史评价55-64
- 第一节 文化渊源55-59
- 一、根据地的文艺传统与延安鲁艺歌曲55-56
- 二、救亡歌咏运动与延安鲁艺歌曲56-58
- 三、国立音专与延安鲁艺歌曲58-59
- 第二节 历史评价59-64
- 一、延安鲁艺歌曲是中国抗战歌曲的一个组成部分60-62
- 二、延安鲁艺歌曲的历史意义62-64
- 结语64-66
- 附录1:延安鲁艺歌曲目录66-76
- 附录2. 鲁艺音乐系学员名单76-77
- 附录3. 鲁艺音乐系教员名单77-78
- 附录4:参考文献78-84
- 后记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英;;浅谈抗战歌曲的演唱特点——以《松花江上》为例[J];黄河之声;2011年14期
2 方引晴;;抗战歌曲《杜鹃花》的故事[J];两岸关系;2011年07期
3 万梅红;;心灵的震撼与历史的回响——对抗日救亡歌曲思想内容的思考[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居其宏;;论陈田鹤20世纪30—40年代的艺术歌曲创作[J];音乐研究;2011年05期
5 宁静;;听王昆讲那过去的事情[J];流行歌曲;2011年05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云起;;难以忘却的一首抗战歌曲[A];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思考——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论文集(四)[C];2005年
2 ;芮杏文同志鼓励老战士继续团结奋斗把劲头用到建设两个文明上 四千新四军老战士聚会纪念抗战胜利[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第二届年会纪念特刊[C];1985年
3 ;评价与建议[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第二届年会纪念特刊[C];1985年
4 汪渡兴;;司今老师,你在哪里啊[A];老兵话当年(第十辑)[C];2006年
5 刘烽;;延安时期的歌声[A];抗日战争与延安文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和二届年会隆重举行 二届年会开幕式[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第二届年会纪念特刊[C];1985年
7 后文洙;;“民先队”战斗在敌后[A];老兵话当年(第四辑)[C];2003年
8 ;讨论热烈 各抒已见[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第二届年会纪念特刊[C];1985年
9 傅明皙;;抗战的号角 历史的瑰宝[A];铁军雄风——纪念新四军建军6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10 闻信;;牢记历史 开创未来——《抗日战争与延安文艺》研讨会记述[A];抗日战争与延安文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延生;中国早期抗战歌曲[N];中国艺术报;2005年
2 李运抟;打捞逐渐远去的历史[N];文艺报;2011年
3 向延生;演剧队抗战歌曲的传播者[N];中国艺术报;2005年
4 潮汐;东北抗战歌谣的时代作用[N];吉林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蒋锦璐;让历史天空永驻澎湃之音[N];广西日报;2011年
6 靳宏伟 张建军;洪钟大吕出陵川[N];太行日报;2010年
7 记者 邹声文、李斌;“爱我中华———抗战歌曲大联唱”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朱又可;“共产党的钱不能要,国民党的钱也不能要”[N];南方周末;2010年
9 沙林;感动世界的13首二战老歌[N];中华读书报;2005年
10 熊进、特约通讯员 刘广波;学习革命英烈 培育战斗精神[N];解放军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唐晓飞;延安鲁艺歌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2 金晶花;中国朝鲜族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歌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万梅红;战争与歌声[D];山东大学;2008年
4 樊右伟;东北抗战时期歌曲创作史料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5 翟颖慧;新音乐运动的先行者[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玲娜;1935-1945年间延安音乐文化结构的生成与发展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7 杨苑;陈田鹤的歌曲创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冰谊;用军歌培育军人战斗精神[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丹;从《申报》《北洋画报》管窥黎锦晖的歌舞演艺活动[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605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860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