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歌唱中字腔关系之辨证思维初识
发布时间:2017-09-21 20:21
本文关键词:汉语歌唱中字腔关系之辨证思维初识
【摘要】: 汉语的主要特征是具有丰富多采的声、韵、调、情,因此也极富音乐性,,也因此而存在汉语歌唱中的变化多端的“字”、“腔”关系问题。中国传统歌唱理论中的所谓“字”、“腔”,其“字”并非仅指书面的汉字,更包括从歌唱角度所指的“四声”、“五音”、“四呼”、“十三辙”……其“腔”主要指(因四)声(而产生的音乐)腔(调)。更包括咬字时因“阴、阳、上、去”自然存在的“腔”、咬字中的行腔(一字配多音)、字后形形色色的拖腔。故而,“字”、“腔”关系问题一直都是汉语歌唱界孜孜以求所不断专研的学术课题,并形成“字正腔圆”的老生常谈,更成为歌唱的重要审美原则和品判优劣的唯一标准。即按照我国传统意义上对“字”、“腔”的“字正腔圆”要求,演唱时要将“腔”的流动建立在“四声”的基础之上。但是,在实际歌唱当中,汉语的“字”、“腔”关系,绝非一个简单的“字正腔圆”所能涵盖,通过对不同作品中的不同字腔关系的透析,汉语歌唱中每每会相对的出现:字正腔圆;字不正腔圆;字正腔不圆;字不正腔不圆等等复杂的实情。
【关键词】:汉语歌唱 字腔关系 辨证思维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616.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前言6-8
- 甲、汉语艺术歌曲演唱的字腔关系8-23
- 一、"字正腔圆"的有意识追求8-16
- 1、"阴平"8-12
- 2、"阳平"12-14
- 3、"上声"14-15
- 4、"去声"15-16
- 二、"字不正腔圆"的有意识微调16-23
- 1、阴平字17-18
- 1)、单音节字17-18
- 2)、多音节字18
- 2、阳平字18-20
- 1)、句首阳平字18-19
- 2)、连续阳平字19-20
- 3)、句尾阳平字20
- 3、上声字20-22
- 4、去声字22-23
- 乙、汉语民歌演唱的字腔关系23-29
- 一、"字不正腔圆"的自在自为24-27
- 1、山西晋中民歌《绣荷包》24-25
- 2、云南弥度民歌《绣荷包》25-26
- 3、四川宜宾民歌《绣荷包》26
- 4、陕北民歌《赶牲灵》26-27
- 二、"字正腔不圆"的自在自为27-28
- 1、《奈何桥上等三年》27-28
- 2、云南弥度民歌《绣荷包》28
- 三、"字不正腔不圆"的自在自为28-29
- 丙、汉语通俗歌曲演唱中的字腔关系29-45
- 一、"字正腔圆"的有意识沿袭29-37
- 1、邓丽君29-30
- 2、李谷一30-34
- 3、刘欢34-35
- 4、毛阿敏35-37
- 二、"字歪腔破"的自在自为37-40
- 1、语言性的"字歪腔破"37-38
- 2、局部性的"字歪腔破"38-40
- 三、"字歪腔破"的有意识审美40-45
- 1、叫喊性的"字歪腔破"40-44
- 2、流派性的"字歪腔破"44-45
- 结语45-46
- 致谢46-47
- 主要参考文献47-49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萍;;浅析歌唱中三要素的重要[J];黑龙江史志;2008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红霞;陕北民歌与晋北民歌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茜;探究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中的“依字行腔”[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966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896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