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吕剧与五音戏主体唱腔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2 18:06
本文关键词:关于吕剧与五音戏主体唱腔的比较研究
【摘要】: 王国维在他的《戏曲考源》中曾提出:“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从中可以看出,音乐在戏曲中的重要地位。唱腔,更是戏曲音乐的重中之重,从其历史发展过程,各自主要唱腔(吕剧以[四平腔]、五音戏以[悠板]为研究对象),两大唱腔的本体,以及两剧的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力求获得两剧种音乐发展的规律,为其以后的流传和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文章的第一部分是对吕剧和五音戏的历史发展过程作了一个概述。我认为,由于相似的生存环境使得两剧种的表现内容具有一定相似性,都已表现社会底层劳动人民家庭生活为主。 第二部分是对两剧种本体唱腔的分析比较。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着重从两大唱腔来自不同的母体方面入手,分别对[四平腔]和[悠板]进行了比较分析。 第三部分是我对两大剧种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一点思考。最后进行了一个总结。
【关键词】:吕剧 五音戏 主体唱腔 四平腔 悠板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617.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7
- 引言7-9
- 一、吕剧、五音戏的历史发展过程9-11
- 二、吕剧、五音戏的本体分析比较11-25
- (一) 对吕剧和五音戏主体唱腔求本溯源11-16
- 1. 吕剧主体唱腔[四平腔]与民歌《孟姜女》的渊源关系11-14
- 2、五音戏主体唱腔[悠板]与[姑娘腔]的渊源关系14-16
- (二) 两大主体唱腔音乐本体分析比较16-23
- 1、[四平腔]与[悠板]唱腔旋律旋法的比较17-18
- 2、[四平腔]与[悠板]唱腔所用音阶调式的比较18
- 3、[四平腔]与[悠板]唱腔生、旦腔派生方法的比较18-19
- 4、[四平腔]与[悠板]唱腔起腔的比较19
- 5、[四平腔]与[悠板]唱腔唱词结构的比较19-20
- 6、当地方言对[四平腔]与[悠板]唱腔影响的比较20-22
- 7、不同的演唱方法产生不同的唱腔特色22-23
- (三) 主体唱腔与伴奏之间的关系比较23-25
- 1、主奏乐器的比较23
- 2、文场乐队伴奏方法与唱腔间的关系比较23-25
- 三、两剧种现状之我见25-28
- 结语28-29
- 参考文献29-31
- 附录31-35
- 后记35-36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程长宁;;吕剧《补天》音乐创新观念探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3年03期
2 薛静;;临朐周姑戏及其发展现状研究[J];音乐时空;201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苏远尚;山东吕剧调查与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辛太鹏;临朐县吕剧艺术及音乐形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艺;淄博市五音戏剧院演员及其演出活动的调查与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4 王艳丽;五音戏在城乡的生存现状与创新变迁[D];青岛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022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902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