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音乐审美的认识价值和非认识价值
本文关键词:略论音乐审美的认识价值和非认识价值
【摘要】:以往人们对于音乐审美的研究,往往关注于音乐的精神价值、主观情绪等方面。心理学的研究将价值分为认识价值和非认识价值,为音乐审美价值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启示和方向。文章通过对音乐审美的认识价值和非认识价值的讨论,概括出音乐非认识价值的两个特征以及音乐认识价值的六个特征。强调指出,在进行音乐审美分析时,应同时关注音乐的非认识价值和认识价值,如此才能更全面、更准确、更客观地发现并挖掘音乐之美。
【作者单位】: 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西安体育学院体育艺术系;
【关键词】: 音乐 审美价值 认识价值 非认识价值
【基金】:2010年度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音乐教育专业实践类新课程开发研究”(10K044)
【分类号】:J601
【正文快照】: 在人类的审美世界中,艺术往往居于核心地位。审美价值是艺术的一项重要特征,这正如敏泽所说,“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其根本特征和价值根源在于审美。审美价值是艺术的其它社会价值的安身立命之所。离开了艺术的审美特征和价值,艺术的任何社会价值都将无所依托。在这样的思想指导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书瀛;价值与审美[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干才;“实践”范畴生成考略[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2 于长丰,徐进;逻辑力学原理——大统一理论·引力理论[J];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1999年03期
3 高振强;人的虚拟存在与现当代哲学的新视界[J];河北学刊;2003年01期
4 张凌聪;近十年文艺反映论论争概观[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5 俞吾金;论恩格斯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差异——从《终结》和《提纲》的比较看[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6 胡铁生;奥尼尔的社会悲剧观——兼评社会悲剧《长日入夜行》[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7 马捷莎;对真理定义的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2年11期
8 叶险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历史性与当代性[J];教学与研究;2005年09期
9 周文文,龙迪勇;人的本质与存在——兼谈海德格尔对马克思的误读[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10 陈林刚;;效果历史与辩证法[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晶;科学创新的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宁;评价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耘;论阿多诺否定美学的涵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青;洛克哲学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矛盾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侯一夫;试论黑格尔费尔巴哈与现代人类学思维范式创生的逻辑关联[D];黑龙江大学;2002年
5 周蓓;多学科渗透的音乐课程综合观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6 苑国华;实践的主体性特征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D];河南大学;2004年
7 王梦湖;关于“后新时期”文艺观念变革的若干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晓;评现代主知主义道德教育思潮[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袁健;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价值取向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苗燕;文化产业化与文艺价值再认识[D];河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叶一舵;论心理辅导与咨询中的“价值参与”[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罗小平;当代音乐学中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动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年03期
3 范蔚;自我价值感培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黄希庭,杨雄;青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的编制[J];心理科学;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音乐理论家王承祖[J];杉乡文学;2011年07期
2 徐林;;论学堂乐歌的发展及历史意义[J];黄河之声;2011年13期
3 姚传志;;论《自豪吧! 各族儿女》的审美价值[J];考试周刊;2011年53期
4 曹天;;巴洛克时期音乐与中国同时期音乐比较[J];歌海;2011年04期
5 左洁;;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读后浅谈[J];北方音乐;2011年07期
6 ;《黄河之声》约稿函[J];黄河之声;2011年13期
7 罗成琰;;原生态民歌的审美价值[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8 刘春江;;谈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价值[J];北方音乐;2011年08期
9 刘凌飞;;浅论贝多芬与德彪西笔下的月光[J];成功(教育);2011年07期
10 刘葳;;新时期音乐理论新进展[J];电影评介;2011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缪杰;;在实践中培养自己一专多能——群众音乐干部业务素质刍议[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2 杨勇;;对位法还是复调[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陈蜜;;社会音乐工作者必须挑起普及与提高两副担子[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4 戴德;;在乐趣中成长——谈谈“和声与曲式分析课”的教学探索[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潘定华;;略论业余乐队建设的重要性[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6 赵维平;;亚洲的音乐史料及其历史研究状况[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7 赵敏俐;;前言[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夏一雷;;初探《乐记》[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9 郑刚;;师人长技 济时之需——评新版《调性和声及二十世纪音乐概述》[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王治远;;前言[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宝强;音乐理论:请注明你的有效性[N];音乐周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张婷;李元庆:为音乐理论研究耕耘一生[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记者 孙娜;马可音乐理论研讨会举行[N];徐州日报;2006年
4 抒真;好书当读 后学得益[N];中国艺术报;2007年
5 安瑞;愿戏曲音乐之树“长春”[N];音乐周报;2004年
6 杨瑞庆;《音乐语言论》评析[N];音乐周报;2008年
7 孙焕英;呼唤“李凌式乐评”[N];中国文化报;2006年
8 乐工;音乐理论期刊发展不容乐观[N];音乐周报;2006年
9 刘辉;教材要兼顾学术与实践[N];音乐周报;2008年
10 张弦;他见证了中国音乐百年发展的巨大成果[N];中国艺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中余;阿伦·福特音级集合理论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2 林苗;中国新教赞美诗集《普天颂赞》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3 金桥;萧友梅与中国近代音乐教育[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庆红;黑衣壮山歌文化的内涵与现代审美价值[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惠;音乐剧《剧院魅影》的音乐特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3 郑晓阳;歌剧《茶花女》中薇奥莱塔人物形象的艺术魅力论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春燕;论莫扎特对歌剧戏剧性的重新建构及其审美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鲁立;莱蒂“主题的过程”分析法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6 华娟;论古希腊音乐思想的“理”与“情”[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峰;论苏联音乐思想对中国音乐理论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武宁;音诗绘峡湾[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戴晨[?;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的音乐美学思想[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廖双双;西洋基本乐理教材在中国的阶段性衍变及其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040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904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