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丰美多彩的感官盛宴——评邝厚勤歌词的“通感”特色

发布时间:2017-10-01 20:25

  本文关键词:丰美多彩的感官盛宴——评邝厚勤歌词的“通感”特色


  更多相关文章: 通感 五种感官 歌词创作 审美享受 大湘西 鸣蝉 象征主义诗人 包谷酒 一朵朵 青年诗人


【摘要】:正邝厚勤的歌词丰美多彩,别具一格。他尤其擅长运用"通感"手法,意象缤纷,华丽芬芳,从而给人一种全方位、立体化的审美享受。这在当今歌词创作中并不多见。而通感一旦用好,确能妙处横生,而愿借此向词界做一推荐,并望共同探讨。"通感",源于西方诗论中的"感通说"。众所周知,人有五种感官,即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所谓"通感",即指这五种感官可以相互联通,交错
【关键词】通感;五种感官;歌词创作;审美享受;大湘西;鸣蝉;象征主义诗人;包谷酒;一朵朵;青年诗人;
【分类号】:J614.9
【正文快照】: 邝厚勤的歌词丰美多彩,别具一格。他尤其擅长运用“通感”手法,意象缤纷,华丽芬芳,从而给人一种全方位、立体化的审美享受。这在当今歌词创作中并不多见。而通感一旦用好,确能妙处横生,而愿借此向词界做一推荐,并望共同探讨。“通感”,源于西方诗论中的“感通说”。众所周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光文;论审美通感[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谢毅;简论通感生成机制中的几个因素[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刘珍;“通感”的认知性立体透视[J];宜春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唐桂兰,张清香;论通感的创造性本质[J];江淮论坛;2004年03期

5 范肖丹;通感类别及本质刍议[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年04期

6 谭娅;;通感之美 想象驰骋[J];当代经理人;2006年01期

7 赵亚莉;;通感——诗歌结构的发展环节[J];职业圈;2007年10期

8 彭玉康;;通感研究回望[J];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9 魏微;;通感的个人理解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启发[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年08期

10 田之章;;“通感”及其在写作中的运用[J];军事记者;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峰;刘心全;;异曲同工:汉英通感的形成机制与认知阐释对比[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周楠;;通感:中英文功能与特点的比较分析[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 王强;通感与中医[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2 何卫平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共通感:解释学与人文主义传统的结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文爽;“通感时代”:从环保出发的艺术设计[N];中国文化报;2013年

4 李梦莉;通感修辞的美学阐释[N];文艺报;2011年

5 山东省北镇中学 付志强;将通感艺术引入美术教学[N];中国教育报;2011年

6 吴华敏;大荒·通感·诗学[N];光明日报;2011年

7 本报实习记者 谭娜 万家欢 本报记者 于彤;达·芬奇用科学精神探索灵魂位置[N];北京科技报;2006年

8 鬼今;武侠:梦境与现实[N];经济观察报;2012年

9 卢春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康德为何关注共通感概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亚根 (黎族);在意象中追求诗的韵味[N];文艺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宇弘;英汉语通感认知模式对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李河成;审美共通感的现代政治哲学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钰;通感的多角度立体化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2 刘臻;英汉通感现象的认知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朱晶;论通感式隐喻[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谭娅;论通感的内涵及其在审美活动中的价值[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伟华;汉语通感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6 栾鸥;通感的认知阐释[D];黑龙江大学;2008年

7 连晶晶;通感隐喻的认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8 黄伟华;汉语通感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9 徐莹莹;论通感辞格产生的基础及类型[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10 马千;唐宋文学作品中关于“声”的通感浅析[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555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9555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d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