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影像学表型的临床治疗及疗效观察
本文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影像学表型的临床治疗及疗效观察
更多相关文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HRCT 表型 ICS+LABA+LAMA ICS+LABA
【摘要】:目的:1.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影像学表型个体化治疗的临床效果。2.据肺气肿程度和(或)支气管管壁增厚程度将慢阻肺分为不同的表型,观察ICS+LABA或ICS+LABA+LAMA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不同影像学表型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1.实验设计为前瞻,随机性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慢阻肺的诊断参照2013年慢阻肺全球倡议。标准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门诊及住院部符合C(高风险,症状少,肺功能3,--4级,急性加重≥2次/年,呼吸困难2级,CAT评分10分)、D(高风险,症状多,肺功能3~-4级,急性加重≥2次/年,呼吸困难≥2级,CAT评分≥10分)组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入组者胸部HRCT资料,并排除肺部有其它实质性疾病者,]HRCT图像重建后测量肺气肿像素指标-950(PI-950,即CT值-950HU的区域占整个肺体积的百分比),支气管管壁厚度/相邻肺动脉直径,并评估肺低衰减区(Low attenuation area,LAA)评分及分级[314];结合LAA评分和支气管管壁增厚程度分级[5]将患者分为A型、E型、M型三型,完成肺功能及支气管舒张试验检查,记录年龄、吸烟指数、CAT量表评分、肺功能相关数据(FEV1、RV/TLC、FEV1%Pre),检测C反应蛋白。2.选取我科符合C、D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143例,患者分为A型、E型、M型三型。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分别将三型随机分成两个治疗组,(A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60ug/4.5ug,每日两次),(B组)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噻托溴胺干粉吸入剂18ug,睡前吸入,每日1次)。分别于用药前,用药3个月后测定:肺功能指标(FEV1、RV/TCL、FEV1%Pre);检测C反应蛋白,并做慢阻肺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评价生活质量。结果:1.A型、E型、M型慢阻肺患者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A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噻托溴胺组(B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CAT评分、CRP水平的变化(1)一般资料:慢阻肺组共143例,男性136例,女性8例,年龄43-80岁,平均65.07-+7.98岁,吸烟者65例(90.28%),吸烟量1035.85±629.29支年,其中C组98人,占65.53%,D组45人,占31.47%。(2)A型A组和B组治疗前肺功能指标(FEV1、RV/TLC、FEV1%Pre),CAT评分、CRP无差异,治疗后两组FEV1改善值为(1.21±0.11,1.19±0.24),两治疗组间比较(t=1.929,P0.05)无差异,同组间治疗前后(P=0.001,P=0.01)有差异;治疗后两组RV/TLC改善值为(46.54±7.79,44.23±8.32),两治疗组间比较(t=1.051,P0.05)无差异,同组间治疗前后(P=0.007,P=0.033)有差异;治疗后两组FEV1%Pre改善值为(60.67±12.07,59.84±9.71),两治疗组间比较(t=1.362,P0.05)无差异,同组间治疗前后(P=0.043,P=0.037)有差异;治疗后两组CAT改善值为(9.20±3.70,7.29±4.03),两治疗组间比较(t=1.601,P0.05)无差异,同组间治疗前后(P=0.001,P=0.002)有差异;治疗后两组CRP改善值为(5.88±±4.39,5.78±±3.80),两治疗组间比较(t=0.492,P0.05)无差异,同组间治疗前后(P=0.028,P=0.001)有差异。单一支气管扩张剂或联合支气管扩张剂都能有效改善A型患者肺功能,CAT评分及CRP指标,两种治疗方案无明显差异。(3)E型A组和B组治疗前肺功能指标(FEV1、RV/TLC、FEV1%Pre),CAT评分、CRP无差异,治疗后两组FEV1改善值为(0.82±0.12,0.85±0.31),两治疗组间比较(t=0.344,P0.05)有差异,A治疗组治疗前后(t=-1.36,P=0.189)无差异,B治疗组治疗前后(t=-2.135,P=0.046)有差异;治疗后两组RV/TLC改善为(49.91±9.84,48.70±7.79),两治疗组间比较(t=2.251,P0.05)有差异,同组间治疗前后(P=0.046,P=0.02)有差异;治疗后两组FEV1%Pre改善值为(40.50±8.74,43.15±9.87),两治疗组间比较(t=-2.071,P0.05)有差异,A组治疗前后(t=-0.211,P=0.835)无差异,B组治疗前后(t=12.610,P=0.017)有差异;治疗后两组CAT改善值为(13.16±4.82,12.56±4.8),两治疗组间比较(t=-0.076,P0.05)有差异,同组间治疗前后(P=0.039,P=0.000)有差异;治疗后两组CRP改善值为(4.48±3.75,4.81±2.42),两治疗组间比较(t=0.677,P0.05)无差异,同组间治疗前后(P=0.020,P=0.001)有差异。单一支气管扩张剂能改善患者RV/TLC, CAT评分,CRP指标,联合支气管扩张剂改善E型患者肺功能,CAT评分优于单一支气管扩张剂组,CRP两治疗组无明显差异。(4)M型A组和B组治疗前肺功能指标(FEV1、RV/TL、FEV1%Pre),CAT评分、CRP无差异,治疗后两组FEV1改善值为(1.02±0.14,1.04±0.21),两治疗组间比较(t=0.66,P0.05)无差异,同组间治疗前后(P=0.002,P=0.001)有差异;治疗后两组RV/TLC改善值为(49.54±8.30,44.66±7.75),两治疗组间比较(t=2.204,P0.05)有差异,同组间治疗前后(P=0.022,P=0.029)有差异;治疗后两组FEV1%Pre改善值为(52.46±11.21,53.47±8.01),两治疗组间比较(t=-2.151,P0.05)无差异,同组间治疗前后(P=0.036,P=0.03)有差异;治疗后两组CAT改善值为(13.33±3.61,10.26±4.93),两治疗组间比较(t=-2.440,P0.05)有差异,同组间治疗前后(P=0.049,P=0.001)有差异;治疗后两组CRP改善值为(8.77±4.19,4.96±2.83),两治疗组间比较(t=3.85,P0.05)有差异,同组间治疗前后(P=0.022,P=0.000)有差异。单一支气管扩张剂或联合支气管扩张剂都能有效改善M型患者肺功能,CAT评分及CRP指标,在改善RV/TLC及CAT评分,CRP指标上联合支气管扩张剂优于单一支气管扩张剂。(5)A治疗组A型、E型、M型治疗前FEV1、RV/TLC、FEV1%Pre、CAT评分、CRP均有差异,与我科前期研究结果相符,FEV1治疗后三型改善值差异(F=40.852, P=0.000), RV/TLC治疗后改善值差异(F=1.224,P=0.123),FEV1%Pre治疗后改善值有差异(F=6.609, P=0.002), CAT治疗后改善差异(F=8.935, P=0.000), CRP治疗后改善值差异(F=7.152,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单一支气管扩张剂而言,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CAT评分、CRP指标,且在改善FEV1, FEV1%Pre及CAT评分上A型优于M型和E型,在改善FEV1, FEV1%Pre, CAT评分上M型优于E型。在改善CRP指标上A型,M型优于E型。(6)B治疗组A型、E型、M型治疗前FEV1、RV/TLC、FEV1%Pre、CAT评分、CRP均有差异,与我科前期研究结果相符,FEV1治疗后三型改善值差异(F=20.06, P=0.030), RV/TLC治疗后改善值差异(F=15.83,P=0.045),FEV1%Pre治疗后改善值差异(F=4.419, P=0.016), CAT治疗后改善差异(F=8.116,P=0.001), CRP治疗后改善值差异(F=5.327,P=0.306)。对于联合支气管扩张剂而言能更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CAT评分、CRP指标,在改善FEV1,FEV1%Pre上A型,M型,优于E型,在改善RV/TLC、CAT评分上M型优于E型。2.A组或B组FEV1改善值分别与PI-950、支气管管壁厚度/相邻肺动脉直径的相关性、治疗后CAT评分、CRP改变值的相关性(1)基线资料及临床指标:研究对象为第一部分A组(75例)和B组(68例)的慢阻肺患者,经ICS+LABA治疗后,统计用药后FEV1改善值:30ML(15例),改善30-40ML(18例),40-50ML(31例),改善50ML(11例);经ICS+LABA+LAMA治疗后,统计用药后FEVl改善值:30ML(9例),改善30~40ML(14例),40-50ML(28例),改善50ML(17例)。(2)A组FEVI改善值与PI-950 (r=-0.534, P=0.000)成负相关,与支气管管壁厚度/相邻肺动脉直径程度(r=-0.554,P=0.000)呈负相关性。FEV1改善值与治疗后CAT量表评分(r=0.474,P=0.002)呈正相关,与CRP改变值(r=0.209,P=0.189)不相关;B组FEVI改善值与PI-950 (r=-0.531, P=0.000)成负相关,与支气管管壁厚度/相邻肺动脉直径程度(r=-0.558,P=0.000)呈负相关性,FEV1改善值与CAT评分改善值(r=0.522,P=0.004)呈正相关,与CRP改变值(r=0.358,P=0.172)结论:1. A型患者较其他两型临床症状轻、生活质量高、肺气肿不明显、支气管管壁增厚不明显,A型对单一支气管扩张剂或联合支气管扩张剂的疗效均明显,且两种治疗方案间疗效无明显差异。2. E型患者的病情较重、生活质量差、肺通气明显减退,表现为小气道陷闭,单一支气管扩张剂能改善患者气道陷闭,及生活质量,改善FEV1, FEV1%Pre效果不佳,联合支气管扩张剂更能改善E型患者气道陷闭情况及生活质量。提示对于E型患者需要更大剂量或多种作用途径药物联合治疗。3. M型患者较其他两型气道炎症明显。单一支气管扩张剂和联合用药后反应佳,但联合用药疗效更好,联合用药两者机制不同,能舒张各级气道,有效提高抗炎作用,解除气道痉挛。4. A型、E型、M型经单一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后,A型对单一支气管扩张剂的反应优于M和E型,M型的患者对单一支气管扩张剂的反应优于E型。A型、M型对激素的反应优于E型。5. A型、E型、M型经联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后,A型、M型FEV1,FEV1%Pre优于E型,M型FEV1、RV/TLC、CAT改善明显优于E型。M型患者气道炎症导致气道重塑、外周气道是气道重塑的主要部位,M3受体主要分布于大气道。联合用药能舒张各级气道,有效改善肺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且疗效优于E型。6. 患者对治疗的疗效可能与肺气肿比例与气管壁增厚程度程度有关。FEV1改善值与CAT改善值呈正相关。7. HRCT在慢阻肺的病情评估,疗效评估、随访、预后判断和疗效预测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HRCT 表型 ICS+LABA+LAMA ICS+LABA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63.9
【目录】: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5-6
- 摘要6-11
- Abstract11-17
- 前言17-20
- 研究方法20-26
- (一) 研究设计20
- (二) 研究对象和分组20-21
- (三) 主要实验仪器和实验试剂21
- (四) 实验方法21-25
- (五) 统计分析25-26
- 结果26-43
- 讨论43-50
- (一) 慢阻肺患者影像学表型与临床43-46
- (二) 慢阻肺患者影像学表型与气道炎症指标46
- (三)慢阻肺影像学表型及稳定期基础治疗用药46-50
- 结论50-51
- 参考文献51-55
- 文献综述55-62
- 参考文献60-6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62-63
- 致谢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瑞雪;杨道文;;苦味中药疑为新的支气管扩张剂[J];中医学报;2014年01期
2 刘艳萍;唐冬良;刘艳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的疗效观察[J];东南国防医药;2003年01期
3 余秋影;表面激素合支气管扩张剂长期吸入治疗慢阻肺的临床观察[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5年03期
4 曾大雄;熊维宁;徐永健;;支气管扩张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08年01期
5 王卫;陈燕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新型支气管扩张剂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年02期
6 诸荣恩;支气管扩张剂的应用[J];江苏医药;1983年01期
7 苏渊;;支气管扩张剂合并用药优于单一药物治疗[J];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84年01期
8 张玉勤;;新的强力支气管扩张剂[J];国外医学情报;1984年08期
9 Pratter MR ,陈巍 ,胡秋平;预测慢阻肺疾病对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的反应[J];冶金医药情报;1989年04期
10 ;支气管扩张剂的使用及护士的作用[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曹淑芳;吴玉婷;邓青南;;不同剂量普米克与支气管扩张剂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哮喘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一次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秦慧;李燕芹;赵旭霁;查琼芳;刘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呼气流速受限、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及深吸气量的变化[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3 张雅囡;邱洁;张锦;陈娟;谭海;郑西卫;;宁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险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4 冯润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物研究进展[A];第十二届山东省药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况九龙;;COPD ICS+LABA联合治疗[A];华东地区第6届中青年呼吸医师论坛暨浙江省第29届呼吸疾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杨锋;支气管扩张剂:慢阻肺患者的“护身符”[N];大众卫生报;2009年
2 孙晔;首个透皮吸收型支气管扩张剂在我国上市[N];中国医药报;2007年
3 编译 李勇;COPD新药开发呈多样性[N];医药经济报;2014年
4 董欢霁;支气管扩张剂+激素用药—— COPD平喘治疗的两大法宝[N];医药经济报;2006年
5 闻讯;联合治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耐量[N];医药经济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李颖;我国2/3慢阻肺患者治疗期控制不佳[N];科技日报;2014年
7 白春学;慢阻肺治疗关键在规范[N];健康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尚志文 胡晓震;慢阻肺:每年夺走100万人生命[N];沈阳日报;2010年
9 姚克勤;春天治慢阻肺不能见好就收[N];衡阳日报;2006年
10 袁秉;被忽视的慢阻肺[N];大众卫生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宇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影像学表型的临床治疗及疗效观察[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2 董光超;稳定期COPD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深吸气量变化的Meta分析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姚景江;多层螺旋CT评价COPD气道大小与气流受限相关性的初步探讨[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335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1133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