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IL-33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与意义

发布时间:2018-01-02 04:05

  本文关键词:IL-33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与意义 出处:《现代免疫学》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非小细胞肺癌 肺结核 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病 IL-


【摘要】: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和致死率高,是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和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其中以肺癌、肺结核、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为常见,且这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慢性炎症有关。IL-33是IL-1家族新成员,具有炎症因子的功能。研究表明,IL-33可通过与其受体ST2(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ST2)结合促进免疫细胞分泌IL-5和IFN-γ等细胞因子,参与体内多种疾病的免疫应答过程,与肺癌、肺结核、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研究IL-33在呼吸道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机制有望给患者带来新的诊疗策略。
[Abstract]:The incidence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and high mortality, is the main disease of serious harm to the life and quality of life, including lung cancer, tuberculosis, bronchial asthma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s the most common, and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ronic inflammation and the disease related to.IL-33 is a new member of the IL-1 family, with inflammatory factors fun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IL-33 can through its receptor ST2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 ST2) combined with promoting immune cells secreting IL-5 and IFN- gamma and other cytokines, immune response, are involved in various diseases and lung cancer, tuberculos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bronchial asthma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The mechanism of IL-33 in respiratory diseas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is expected to bring new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patients.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7165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31428005) 江苏省条件建设与民生科技专项资金项目(BL2014034)
【分类号】:R56
【正文快照】: IL-33是属于IL-1家族的一种细胞因子,其基因在皮肤、肺组织、胃肠道和脑组织中高表达。IL-33主要组成性表达于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其表达受机体损伤或感染后释放的炎症因子调控。IL-33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变态反应以及心血管肺部疾病中起重要调节作用。近年研究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樊慧婷;林洪生;李杰;祁鑫;裴迎霞;;Lewis肺癌荷瘤小鼠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及髓样抑制细胞与肿瘤生长的关系[J];现代免疫学;2009年05期

2 张伟;陈传辉;许飞;林耀广;;转染IL-10的树突状细胞对小鼠哮喘气道表达的影响[J];现代免疫学;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涂洪波;陈刘通;孙丽;廖晨;白莉;;二甲双胍对尼古丁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5年07期

2 廖雪梅;;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IL-33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2014年01期

3 邓旭;卢斌峰;蒋敬庭;;IL-33及其受体ST2在抗病毒和抗肿瘤免疫应答中的意义[J];临床检验杂志;2015年02期

4 杜云艳;罗英;杨春平;柳佳丽;万俊;王琨;;IL-33及其受体ST2与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探讨[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年09期

5 李杰;郭秋均;林洪生;;中医药对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4年07期

6 金林;赵芝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白介素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4年22期

7 杜云艳;罗英;万俊;杨春平;杨影;何榕洲;;IL-33及其受体ST2L在变应性鼻炎中的研究进展[J];天津医药;2015年07期

8 白琳;石桂英;高珊;杨亚军;高昆;张连峰;;IL-33转基因小鼠骨髓造血干/祖细胞向髓系细胞分化的能力增强[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4年03期

9 柯珂;余云熹;;黄芪注射液与白细胞介素2增强树突细胞抗肿瘤转移作用价值比较[J];亚太传统医药;2014年14期

10 涂洪波;白莉;;吸烟对肺血管重构的作用机制[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伍平;IL12-IFNγ通路因子基因多态性及表达水平与脊柱结核的相关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慧;4NQO诱发小鼠舌和食管癌模型的建立及其免疫抑制细胞(Treg、MDSC)的初步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刘李军;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大鼠肺组织YKL-40表达的影响[D];南华大学;2014年

3 徐志伟;IL-33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浙江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陈月,陈政良;树突状细胞免疫调控作用研究新进展[J];现代免疫学;2004年06期

2 赵丽华;任亚娜;聂晓绚;杨洁;高跞;刘袁媛;郭芳;范华骅;;调节性DC分泌的外体诱导免疫耐受功能的体外研究[J];现代免疫学;2008年01期

3 陈艳;符州;陈坤华;杨锡强;刘恩梅;王莉佳;李欣;;哮喘患者外周血DC参与Th2型偏移[J];现代免疫学;2008年03期

4 魏双燕;姜洁;南芳芳;成磊;;癌灶CD4~+CD25~+和CD8~+ T细胞亚群与卵巢浆液性癌患者生存期相关[J];现代免疫学;2008年04期

5 许飞;陈传辉;林耀广;张伟;;小鼠白细胞介素10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及对树突状细胞的基因修饰[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05期

6 曹雪涛;;肿瘤生长与转移中的免疫学问题[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燕;38例支气管哮喘临床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0年11期

2 金爱国,曾宝珠,凡秀云;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72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0年10期

3 刘爱华,姜勇;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机制研究[J];中国微循环;2000年01期

4 谷春华,王卫平,刘囡洁;截断疗法防治支气管哮喘的思路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0年06期

5 张保荣,苏东奎;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支气管哮喘48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0年06期

6 辛献运,粘芙蓉;定哮平喘方系列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0年04期

7 刘方洲,侯勇谋;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探讨[J];中医研究;2000年04期

8 江萍;阶梯式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J];首都医药;2000年10期

9 邱仪华,施鸿瑞,姜龙祥,张洪熹,杭晶卿;支气管哮喘的社区调查和预防[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0年04期

10 富海霞;;支气管哮喘的治疗[J];黑龙江医药;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军;姒惠;金桂玲;;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A];2003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韩晶;魏春华;;支气管哮喘治疗进展[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有奎;;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及治疗[A];全国中医内科肺系病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丽;;中西药结合配合脱敏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561例[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三次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许萍;;脉冲振荡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三次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耿秀娟;徐波;李双拾;郭春莲;;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骨桥蛋白和嗜酸细胞趋化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三次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李彬;张贵生;赖雁平;葛庚芝;;37例成人支气管支气管哮喘患者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摘要)[A];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任禄惠;倪莹莹;;静注硫酸镁治疗支气管哮喘17例报告[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9 毕秀芬;;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和治疗[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黎明全;;支气管哮喘与自身免疫[A];第一届全国变态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金伟;支气管哮喘与相似疾病的鉴别[N];中国医药报;2006年

2 李山;支气管哮喘试试这些药[N];医药经济报;2007年

3 唐语;对支气管哮喘不利的药物[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4 李典云;支气管哮喘选药膳[N];大众卫生报;2004年

5 记者 邵其珍;唱歌可预防支气管哮喘[N];兰州日报;2005年

6 黄绍荣;硫酸镁治疗支气管哮喘[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7 李军祥;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饮食宜忌[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8 ;支气管哮喘常识[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9 晓鱼;支气管哮喘护理[N];医药经济报;2010年

10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崔红生;支气管哮喘诊治思路与方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宏;支气管哮喘动态监测和症状感知模型的建立[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2 李春燕;基于肠道菌群结构与功能分析的支气管哮喘维、西医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3 韩军;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治疗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苏新明;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气道血管再生与重塑的基础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5 孙庆华;白介素-5、白介素-8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中的作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6年

6 孙培莉;酸性哺乳动物几丁质酶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7 尹小文;支气管哮喘患者症状、负面情绪及肺功能相关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8 胡斯明;调节性T细胞与Th17细胞在支气管哮喘中失衡表达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9 冯晓凯;我国支气管哮喘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10 彭丽萍;共刺激分子CTLA_4-Ig对支气管哮喘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明;吸烟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2 郭素娟;雾化吸入灭活草分支杆菌治疗慢性持续性中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刘震天;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外显子2/1密码子23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研究[D];江西医学院;2004年

4 徐劲松;应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研究外周血嗜酸细胞支气管哮喘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5 陈辉龙;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35水平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陈靖;海南省黎族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特征与危险因素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7 柴静;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8 傅安安;徐艳玲教授从五脏论治支气管哮喘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任庆娜;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10 王月明;热休克蛋白70在支气管哮喘中的研究进展[D];蚌埠医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13675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13675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d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