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车运动联合吸气肌肉锻炼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本文关键词: 肺康复 踏车锻炼 吸气肌肉锻炼 联合锻炼 运动能力 呼吸肌肉力量 出处:《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全球第四大死亡原因,是目前最常见的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慢性疾病之一。长久以来,COPD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近年来,综合管理已被视为管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最佳途径,而肺康复治疗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国外已通过多项大型随机对照研究证明了肺康复治疗在COPD管理中的有效性和科学性。2013年美国胸科协会(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ATS)和欧洲呼吸协会(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ERS)联合发表了肺康复治疗指南更新版指出肺康复治疗是基于对患者的周密评估和个性化定制的综合干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运动锻炼、教育和行为改变,旨在改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促进其对增强健康行为的依从性同时使患者能长期坚持这种有利健康的习惯。然而国内的肺康复治疗仍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地区尚未开展肺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以及相关研究。因此,在国内加强肺康复治疗研究并且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肺康复治疗已逐渐进入个体化治疗阶段,但在某些问题上仍然存在争议,其中与临床密切相关的是康复处方的制定,包括康复锻炼方式、方案以及强度等。肺康复治疗方式种类较多,选择不同方式锻炼直接影响锻炼效果。目前肺康复治疗主要集中在下肢肌肉锻炼。然而,由于COPD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限制,锻炼强度大小往往会因为在运动过程中呼吸困难症状的出现而受到限制。吸气肌肉锻炼能提升肌肉力量和耐力,降低运动过程中的呼吸困难症状,其康复效果已逐渐被广大学者所重视。然而,对于进行下肢康复锻炼时额外增加吸气肌肉锻炼是否可以提高肺康复治疗效果,目前仍不清楚。长久以来,肺康复治疗的效果评价都主要围绕症状、运动表现、生活质量这几方面做评价。COPD可对多系统产生影响。在评价康复效果时需要对患者整体健康状态做出综合评价,由于每种评价手段都存在一定缺陷,在对肺康复治疗效果评价时需要联合多个指标进行评价。因此,本研究将通过评估COPD患者康复后的肺功能、运动能力、呼吸困难症状与生活质量、抑郁与焦虑症状、营养状态等综合评价康复疗效。[目的]本研究将采用多种评价指标综合比较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下肢肌肉锻炼联合吸气肌肉锻炼与单纯下肢肌肉锻炼的效果,为优化肺康复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同时,通过对不同严重程度的COPD患者康复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为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本研究设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呼吸内科收集符合标准的稳定期COPD患者。记录COPD患者的基本资料和临床资料,包括静态肺功能、运动能力、呼吸困难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抑郁与焦虑症状评分、营养状态、BOD E旨数等。通过随机数字表发将患者分成3组,分别为对照组、踏车组、联合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肺康复锻炼。踏车组在医院门诊进行为期8周的下肢运动锻炼。联合组在医院门诊进行为期8周的下肢运动锻炼联合吸气肌肉锻炼。肺康复锻炼结束后再次进行整体测试,评价锻炼效果。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构成比)表示。试验前后的总体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协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果]一、肺康复前稳定期COPD患者的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共81名患者,其中73人完成整个康复锻炼计划。在73人中,对照组24人,踏车组24名,联合组25人。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组间的一般情况和临床资料如:静态肺功能、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运动能力、营养状态、焦虑和抑郁症状、呼吸肌肉力量等主要指标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二、肺康复后各组间静态肺功能比较比较肺康复后各组间静态肺功能指标FVC、FVC%pred、FEV1、FEV1%pred、 FEVi/FVC、MVV等,结果显示肺康复后各组以上指标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三、肺康复前后运动能力变化患者康复前的最大摄氧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O2max%pred)为64.69±18.57,与正常值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8.760,P=0.001)。无氧阈占预计值的百分比(AT%pred)为52.34+14.71与正常值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244,P=0.002)。对照组康复前后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踏车组和联合组6分钟步行距离、最大摄氧量(V02max)、VO2max%pred、最大公斤摄氧量(VO2max/Kg)、无氧闽(AT)、AT%pred等指标在康复后出现显著改善(P0.05)。肺康复后踏车组和联合组的6分钟步行距离、VO2max、VO2max%pred、 V02max/Kg、AT、AT%pred与对照组相比均出现显著改善(P0.05)。踏车组和联合组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四、肺康复后各组间呼吸肌肉力量比较结果显示经过肺康复锻炼后踏车组和联合组的最大呼气压力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踏车组和联合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最大吸气压力在三组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联合组的最大吸气压力最高,对照组最低。五、肺康复后各组间呼吸困难症状、生活质量及抑郁与焦虑症状比较结果显示肺康复后踏车组和联合组除BODE指数外,呼吸困难症状、生活质量、以及抑郁与焦虑症状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踏车组和联合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六、肺康复前后营养状态改变患者在康复前通过生物电阻抗技术获得的BMI为21.62±3.18,显著大于正常值(t=8.393,P=0.001)。FFMI为16.40±2.34,与正常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48,P=0.152)。其中BMI低于正常值的患者有10人(13.70%,10/73),FFMI低于正常值的患者为16人(21.92%,16/73)。肺康复后三组间BMI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肺康复后踏车组和联合组的FFMI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踏车组和联合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七、呼吸肌肉功能低下患者进行康复锻炼的效果评价根据最大吸气压力是否下降,将参与康复锻炼患者分成两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的静态肺功能、运动能力、呼吸困难症状、生活质量、抑郁与焦虑评分、营养状态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最大吸气压力是否下降,将参与联合锻炼患者分成两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的静态肺功能、运动能力、呼吸困难症状、生活质量、抑郁与焦虑评分、营养状态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八、营养不良患者进行肺康复锻炼的效果评价根据去脂体重指数是否正常,将参与康复锻炼患者分成两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各指标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进行肺康复治疗后稳定期COPD患者运动能力、呼吸肌肉功能、营养状态、呼吸困难症状和生活质量以及抑郁与焦虑症状等指标均获得显著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踏车锻炼联合呼吸肌肉锻炼与单纯下肢锻炼比较,可增加吸气肌肉力量,但联合锻炼改善其余指标的优势不明显。呼吸肌肉力量下降患者进行联合锻炼对提升康复效果的作用不明显。肺康复锻炼一定程度上改善了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但患者的营养状况对康复锻炼疗效的影响不大。
[Abstract]: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 COPD ) is the fourth largest cause of death in the world . It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hronic diseases with high prevalence , high mortality and high disability .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cluded static lung function , exercise capacity , dyspnea score and life quality score , depression and anxiety symptom score , nutrition status and BOD E . The percentage of the oxygen - free threshold in the predicted value ( AT % 1 2 ) was 52.34 + 14.71 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normal valu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t = - 3.244 , P = 0.002 ) .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P0.05 ) .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P0.05 ) . The FFMI was 16.40 卤 2.34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FMI ( t = 1.448 , P = 0.152 ) . There were 10 patients ( 13.70 % , 10 / 73 ) in which BMI was lower than normal , 16 in FFMI ( 21.92 % , 16 / 73 )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MI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P0.05 )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P0.05 ) .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6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斌,卢永军,顾宇彤,蔡映云;改良阈压力负荷吸气肌锻炼仪的临床价值[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1年02期
2 张睢扬,郭先健,毛宝龄;124例健康成人吸气肌强度和耐力测定[J];生理科学;1989年06期
3 张睢扬;毛宝龄;郭先健;;健康成人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气肌强度和耐力与肺功能的联系[J];贵州医药;1991年05期
4 王兴旗,李淑英,于明忠,蔡映云,钮善福;阈值压力吸气肌锻炼装置设计及性能测定[J];中华物理医学杂志;1998年03期
5 叶尔肯;热依汗;刘欣;阿合买提江;;33例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与吸气肌强度的关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年S1期
6 肖欣荣,罗炎杰,陈文彬,袁玉如,何太灵,曾继军;吸气肌储备功能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7 肖欣荣,罗炎杰,陈文彬,袁玉如,,何太灵,曾继军;吸气肌张力时间指数与呼吸功能的测定[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5年02期
8 刘艳玲;马全胜;王寒明;冯静;戴峰;;第三颈椎(C3)损伤患者的肺功能康复1例[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年S1期
9 张莉;;慢性心衰病人呼吸急促的机制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0年12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罗裕文;踏车运动联合吸气肌肉锻炼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2 帅贞瑜;北京体育大学男大学生吸气肌抗阻训练对肺功能及通气无氧阈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491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1449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