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AECOPD呼出气冷凝液中标记物的检测与临床意义

发布时间:2018-03-10 17:39

  本文选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切入点:急性加重 出处:《浙江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背景与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治疗前后呼出气冷凝液(EBC)中生物标记物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20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50-85岁,平均年龄(71±10)岁。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治疗前后EBC中白三烯B4和IL-6水平,并常规测定外周血炎症指标、肺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CAT),分析EBC中白三烯B4和IL-6水平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经治疗后,EBC中白三烯B4及IL-6表达水平分别为20.79±2.27ng/L、0.39±0.18ng/L,较治疗前 22.64±3.01ng/L、0.60±0.36ng/L 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白三烯B4和IL-6水平与患者肺功能、外周血炎症指标及CAT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可通过动态检测EBC生物标记物(白三烯B4、IL-6)水平,评估呼吸道炎症状态及临床治疗效果。
[Abstract]:Background & AIM: to analyze the change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bio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Methods: twenty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There were 15 males and 5 females aged 50-85 years with an average age of 71 卤10 years. The levels of leukotriene B4 and IL-6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detected b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Pulmonary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eukotriene B4 and IL-6 levels in EBC and other clinical indexes.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leukotriene B4 and IL-6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 after treatment was 20.79 卤2.27 ng / L 0.39 卤0.18 ng / L,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22.64 卤3.01 ng / L, 0.60 卤0.36 ng / L, respectively). The ratio of peripheral blood neutrophils to C reactive protei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but the levels of leukotriene B4 and IL-6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Conclusion: the level of EBC biomarker (leukotriene B4 + IL-6) can be measured dynamicall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COPD).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56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殳家豪,王海山,顾秋萍,杨益人,王琳,顾锡安,张如午;呼出气中苯的测定方法研究[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1年06期

2 傅凯勤,倪波,胡宣扬;呼出气监测的采样技术探讨[J];劳动医学;1992年04期

3 王海山;试论呼出气监测方法的研制应遵循的原则[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1998年06期

4 崔玉涛,樊寻梅;呼出气二氧化碳的监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年07期

5 张建全;柳广南;钟小宁;;呼出气中冷凝物的测定和意义[J];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2005年02期

6 苏红,柳广南,钟小宁,陈一强;呼出气中一氧化氮的测定和意义[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5年01期

7 工卫;气管内注入戫化合物后大鼠呼出气中忝的含量[J];广东职业病防治;1980年01期

8 肖赞英;张立藩;陈希陶;;呼出气氢含量测定的临床应用[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84年01期

9 叶伟;张玉明;;呼出气中1,2-二氯乙烷含量测定意义的探讨[J];职业卫生与病伤;1986年01期

10 黄振华,邬梁根,周世忠;呼出气中苯、甲苯监测初探[J];劳动医学;198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明华;韩克斯;古力巴哈尔;李梅;陈丽萍;;呼出气二氧化碳容量分析曲线健康成人测定结果[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2 谢维佳;王广发;;吸烟对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呼出气凝集液过氧化氢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3 蒋才玉;郑劲平;关伟杰;高怡;安嘉颖;虞欣欣;刘文婷;刘清霞;;中国南方人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正常值调查[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陈建荣;;呼出气冷凝液检测技术在呼吸系统危重病诊治中的研究进展[A];“2008灾害创伤与急救新进展”学术交流会学术论文集[C];2008年

5 顾言;陈建荣;;呼出气冷凝液检测技术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周为;柯会星;李洋;;呼出气一氧化碳的规范检测及其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7 王新茂;陈亚红;;呼出气硫化氢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三次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孙云;陈亚红;朱瑞霞;常春;朱红;梅静静;姚婉贞;;社区居民呼出气硫化氢水平的影响因素及与NO的相关性[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杨晓丽;蒋萍;;超重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及呼出气一氧化氮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10 李恩有;;人体呼出气标记物在麻醉药监测中的应用[A];2010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冬梅;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2 刘洁;呼出气一氧化氮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的应用与评价[D];复旦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景竹;呼出气一氧化氮在支气管哮喘治疗前后变化及与肺功能关系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2 王少飞;戒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的影响研究[D];承德医学院;2013年

3 陈洁;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AECOPD患者中的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4 林丽泉;结合呼出气、影像及风险因素的肺癌早期诊断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5 罗娇;乙型肝炎患者呼出气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分析(EESI-MS)的初探[D];南昌大学;2016年

6 江剑华;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小儿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D];苏州大学;2016年

7 范宜楚;呼出气冷凝液中TNF-α和IL-1β与肺功能和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8 邱月皎;用于糖尿病人呼出气丙酮探测的气敏传感器[D];山东大学;2017年

9 董肖琦;AECOPD呼出气冷凝液中标记物的检测与临床意义[D];浙江大学;2017年

10 段继仙;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943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15943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3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