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临床效果
本文选题:无创正压通气 + 急性肺损伤 ; 参考:《广东医学》2014年14期
【摘要】: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肺损伤(AL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因各种病因发生ALI的患者50例,分成A、B两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系统治疗,此外B组给予高流量氧疗,A组早期行NIPPV支持,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变化、血气分析、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例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例数、死亡例数、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1)通气前两组患者PaO2、pH、PaCO2及RR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2 h后PaO2、PaCO2、RR水平与通气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48 h与脱机24 h后PaO2、pH值、PaCO2及RR水平均较通气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进展为ARDS例数、VAP例数、死亡例数、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IPPV治疗ALI可有效减少气管插管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临床病死率,且具有一定经济学价值。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V)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lung injury (Ali).Methods 50 patients with ALI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A (n = 25) and group B (n = 25).Patients in both groups were given routine systemic therapy, and group B received NIPPV support at the early stage of high flow oxygen therapy. The patients' condition, blood gas analysis and progression to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 dea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ime and hospital stay.Results (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aco _ 2 and RR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ventilation.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ao _ 2 Paco _ 2C _ 2C _ 2C _ 2 and Pao _ 2 PCO _ 2P _ (0.05) after 2 hours of ventilation. Paco _ 2 and R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ventilation at 48 h after ventilation and 24 h after weaning.The forme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same period. The progression of ARDS in group A was as follows: (1)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ARD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A (P < 0. 05),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number of deaths, the time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he duration of hospitalization and the cost of hospitaliz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group B (P 0.01).Conclusion NIPPV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ate of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shorten the hospital stay, and reduce the clinical mortality.
【作者单位】: 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分类号】:R56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德斌,刘树芬,张劭夫,蒋永艳,陈秋华;血清铁蛋白水平预测急性肺损伤发生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999年04期
2 王和枚,丁日高,阮金秀;急性肺损伤的中性粒细胞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2年06期
3 张芳,钱桂生,汪晓莉,吴学玲,雷撼;脂多糖致大鼠急性肺损伤肺组织中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及活性变化[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4 朱运奎,张绍仪,张世范,高伟,贾树斌,刘庭忠;山莨菪碱对高原内毒素急性肺损伤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94年03期
5 段德卿,简化眉,曾广泳;创伤性急性肺损伤42例诊治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1997年05期
6 傅祖红,姚虞蓉;NAC对急性肺损伤治疗保护作用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9年04期
7 张琪琳,丁玉妹,肖中;急性肺损伤所致低氧血症的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J];中国急救医学;2002年10期
8 朱光发;核因子-κB与急性肺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2年02期
9 高晓玲;氧自由基在急性肺损伤发病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2年06期
10 夏小萍,曾因明,徐福涛;己酮可可碱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iNOS和NO的影响[J];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桂生;;SIGIRR对小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武庆平;金胜威;刘东;桂平;尚游;冯丹;姚尚龙;;急性肺损伤研究新思路抗炎和促炎症消退相结合[A];2010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胥武剑;董宇超;朱莹;洪伟峻;宁允叶;蔡在龙;李强;;Nogo-B在小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保护性作用及其可能机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谢衬梨;萧正伦;黎毅敏;莫红缨;赵一菊;;生长素释放肽对急性肺损伤小鼠核因子-κB和纤溶系统的干预作用[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皋源;王云霞;李玟;邓羽霄;王祥瑞;;羟乙基淀粉130/0.4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TLR4表达的影响[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刘宁;顾勤;郑以山;;急性肺损伤小鼠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的表达规律及其对肺部炎性反应的影响[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董丹江;郑以山;顾勤;;NK细胞在急性肺损伤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sTREM-1的相关性研究[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魏凯峰;;急性肺损伤中西医发病机制及中医治疗研究[A];中医药防治感染病之研究(九)——第九次全国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孙军;高忠和;方陈;杨玲;韩忠朝;;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SC)治疗急性肺损伤(ALI)[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三次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赵智刚;唐忠志;刘非凡;程青;杨剑虹;彭森;陆卫华;邬明;;N-乙酰半胱氨酸对急性肺损伤组织的保护作用[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Calfactant在儿科急性肺损伤中的疗效[N];医药经济报;2005年
2 熊学莉邋通讯员 曾理;急性肺损伤早诊早治降低病死率[N];健康报;2008年
3 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主任 王立祥邋孙鲲 整理;控制ARDS要五早[N];健康报;2008年
4 白毅;我国防化研究获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2年
5 曾理;感染是导致ALI/ARDS的主要因素[N];中国医药报;2008年
6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治疗[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7 曹东义、王生茂、郭双庚、王振瑞、王丽;炎症反应是外感热病共同的病理基础[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8 冯友根;弹性蛋白酶抑制剂西维来司钠[N];中国医药报;2004年
9 ;拉扎碱类药预防肺损伤研究近况[N];中国医药报;2003年
10 李斌;“吸入”一氧化氮可明显改善非典症状[N];人民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鑫;汽化吸入全氟化碳对行机械通气肺损伤小猪肺外脏器的保护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2 戢新平;体位改变对兔油酸型急性肺损伤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3 黄泽清;骨形态生发蛋白-4在酸吸入致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探讨[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4 李波;小鼠急性肺损伤时期促炎症消退介质脂氧素的变化及调节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李洪霞;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中炎症介质/抗炎介质失衡机制及白介素10、地塞米送的保护作用[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6 樊毫军;腹腔或静脉注射全氟化碳对大鼠急性肺损伤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7 朱峰;丙酮酸乙酯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8 肖贞良;GRKs参与大鼠急性肺损伤发生机制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9 高伟;经气管灌注脂多糖致老龄大鼠急性肺损伤时肺蛋白质组变化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10 宋琳;携带缺氧诱导有丝分裂因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肺损伤的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晓玲;胆红素对抗内毒素诱导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2年
2 赵晓巍;不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减轻急性肺损伤模型通气机相关肺损伤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3 张秀敏;不同诱因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肺内外炎症动态变化[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4 陈小莉;雷米普利对急性肺损伤时核因子-κB活性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05年
5 简文;山莨菪碱治疗创伤性急性肺损伤分子生物学机制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6 何发明;小潮气量通气对油酸型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7 程瑾;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己酮可可碱在盐酸诱导的兔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8 陈刚;急性肺损伤(ALI)患者肺泡灌洗液及血清中角细胞生长因子(KGF)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变化的意义[D];苏州大学;2006年
9 蒋德生;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对急性肺损伤时核因子-κB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8年
10 李冰冰;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灌洗对家兔盐酸误吸性肺损伤治疗效果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521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1752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