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钙粘蛋白异常表达与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
本文选题:E-钙粘蛋白 + 支气管哮喘 ; 参考:《中国药理学通报》2015年10期
【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呼吸系统疾病,多种因素介导该病的发生与发展,其中尤以E-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的异常表达最为关键。研究发现,Ecad是一种重要的细胞黏附分子,其主要功能在于维持细胞之间的结构完整性以及参与改善气道的重塑和免疫功能的修复。进一步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气道上皮细胞其粘膜屏障功能常常遭受破坏,且黏膜分子E-cad的表达明显降低,这表明E-cad的异常表达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生。该文对近年来E-cad的异常表达与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对E-cad异常表达介导支气管哮喘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进行概述,并对靶向E-cad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策略进行探讨,为临床的后续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
[Abstract]:Bronchial asthma is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people's lives,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 many factors mediate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isease, especially E- cadherin (E-cadherin, E-cad) expression is the key. The study found that Ecad is an important cell adhesion molecule, its main function is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the structure between the cells and improve the immune function and participate in the repair of airway remodeling. Further study showed that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airway epithelial cells in the mucosal barrier function is often destroyed, and mucosal molecular E-cad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suggesting that the abnormal expression of E-cad is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bronchial asthma. Research Progress on abnormal expression in recent years the E-cad and the bronchial asthma is reviewed in this paper, focusing o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he abnormal expression of E-cad mediated bronchial asthma development are summarized, and the target The strategy of E-cad for the treatment of bronchial asthma is discuss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follow-up study and treatment.
【作者单位】: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苏省中药药效与安全性评价重点实验室;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苏州市吴门医派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81473395,81373549,81073121)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No BK20141466)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江苏省儿童呼吸疾病(中医药)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JKLPRD201405)
【分类号】:R562.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雯;陈阳育;武宝梅;黄克武;王辰;;吸入糖皮质激素/长效β_2受体激动剂复合制剂治疗中、重度持续支气管哮喘的疗效研究[J];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09年02期
2 延光海;金光玉;朴红梅;郑明昱;李良昌;李光昭;;雷帕霉素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3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文嘉;赵海金;董航明;邹飞;蔡绍曦;;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增强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屏障功能[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2 张承彦;;CCN家族在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4年03期
3 唐焕新;魏娜;冯力;吴蔚;杜小梅;;糖皮质激素联合不同药物治疗中度持续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年19期
4 李燕;陆伟;;Wnt信号通路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在肺部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江苏预防医学;2015年01期
5 刘娜;牛超;胡晓燕;徐洁;刘恩梅;罗征秀;代继宏;彭东红;符州;;Wnt5a在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的异常高表达[J];免疫学杂志;2015年03期
6 吴海兰;辛晓峰;;上皮间充质转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气道重塑[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5年09期
7 段淑香;李晓燕;张红明;;抵抗素样分子α在血管重构及血管收缩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年10期
8 祝艳;冯华松;;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与肺纤维化的关系[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5年10期
9 曹健;林述凯;;颅咽管瘤中E-cadherin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年02期
10 郭思佳;查晓军;周海胜;;雷帕霉素对皮肤鳞癌细胞体外转移潜能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园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腹膜透析腹膜间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赖力;白花丹醌通过VEGFR2-RAS信号通路抑制肿瘤血管新生以及LGR4通过调节肿瘤干细胞促进乳腺癌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宋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肺纤维化形成中的机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4年
4 邓海静;Ac-SDKP抑制矽肺上皮-间质转化及其机制[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5 颜林枫;PMVECs的TRPCs表达变化在BLM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中的地位和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6 常云峰;镉致肺纤维化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7 刘伟;Antiflammin-1抑制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及其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8 梁敏锐;肺纤维化过程中肌成纤维细胞活化的调控机制及干预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9 徐潇;脂肪源性干细胞移植治疗皮肤光老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10 宋甲富;维生素D对中性粒细胞哮喘小鼠模型的炎症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于春艳;李洪岩;钟加滕;康劲松;张勇;孙连坤;;维生素K_3通过下调mTOR信号途径而诱导HeLa细胞自噬[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9年09期
2 吴苗苗;苑玉和;陈乃宏;;mTOR信号通路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1年11期
3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疗效判断标准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年05期
4 王雯;王辰;;《2006年全球支气管哮喘防治创议》解读[J];中国临床医生;2007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燕;38例支气管哮喘临床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0年11期
2 金爱国,曾宝珠,凡秀云;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72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0年10期
3 刘爱华,姜勇;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机制研究[J];中国微循环;2000年01期
4 谷春华,王卫平,刘囡洁;截断疗法防治支气管哮喘的思路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0年06期
5 张保荣,苏东奎;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支气管哮喘48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0年06期
6 辛献运,粘芙蓉;定哮平喘方系列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0年04期
7 刘方洲,侯勇谋;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探讨[J];中医研究;2000年04期
8 江萍;阶梯式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J];首都医药;2000年10期
9 邱仪华,施鸿瑞,姜龙祥,张洪熹,杭晶卿;支气管哮喘的社区调查和预防[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0年04期
10 富海霞;;支气管哮喘的治疗[J];黑龙江医药;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军;姒惠;金桂玲;;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A];2003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韩晶;魏春华;;支气管哮喘治疗进展[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有奎;;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及治疗[A];全国中医内科肺系病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丽;;中西药结合配合脱敏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561例[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三次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许萍;;脉冲振荡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三次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耿秀娟;徐波;李双拾;郭春莲;;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骨桥蛋白和嗜酸细胞趋化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三次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李彬;张贵生;赖雁平;葛庚芝;;37例成人支气管支气管哮喘患者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摘要)[A];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任禄惠;倪莹莹;;静注硫酸镁治疗支气管哮喘17例报告[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9 毕秀芬;;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和治疗[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黎明全;;支气管哮喘与自身免疫[A];第一届全国变态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邵其珍;唱歌可预防支气管哮喘[N];兰州日报;2005年
2 陈金伟;支气管哮喘与相似疾病的鉴别[N];中国医药报;2006年
3 李山;支气管哮喘试试这些药[N];医药经济报;2007年
4 唐语;对支气管哮喘不利的药物[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5 李典云;支气管哮喘选药膳[N];大众卫生报;2004年
6 黄绍荣;硫酸镁治疗支气管哮喘[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7 李军祥;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饮食宜忌[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8 ;支气管哮喘常识[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9 晓鱼;支气管哮喘护理[N];医药经济报;2010年
10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崔红生;支气管哮喘诊治思路与方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宏;支气管哮喘动态监测和症状感知模型的建立[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2 李春燕;基于肠道菌群结构与功能分析的支气管哮喘维、西医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3 韩军;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治疗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苏新明;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气道血管再生与重塑的基础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5 孙培莉;酸性哺乳动物几丁质酶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6 孙庆华;白介素-5、白介素-8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中的作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6年
7 尹小文;支气管哮喘患者症状、负面情绪及肺功能相关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8 胡斯明;调节性T细胞与Th17细胞在支气管哮喘中失衡表达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9 冯晓凯;我国支气管哮喘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10 彭丽萍;共刺激分子CTLA_4-Ig对支气管哮喘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明;吸烟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2 郭素娟;雾化吸入灭活草分支杆菌治疗慢性持续性中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刘震天;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外显子2/1密码子23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研究[D];江西医学院;2004年
4 徐劲松;应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研究外周血嗜酸细胞支气管哮喘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5 陈辉龙;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35水平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陈靖;海南省黎族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特征与危险因素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7 柴静;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8 傅安安;徐艳玲教授从五脏论治支气管哮喘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任庆娜;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10 王月明;热休克蛋白70在支气管哮喘中的研究进展[D];蚌埠医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1754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1754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