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气管切开时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研究
本文选题:气管切开 + 重型颅脑损伤 ; 参考:《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年19期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气管切开时机对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影响,为更好的救治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于医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6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不同气管切开时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患者实行早期气管切开,对照组患者实行晚期气管切开,对两组患者感染的病原菌进行分析,在手术前后检测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和血氧饱和度(SaO_2),对两组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估(GCS评分)并比较,同时检查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菌,主要感染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26.47%、23.54%;术前两组患者PaO_2、PaCO_2和SaO_2数据及格拉斯哥昏迷评估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改善有效率为82.05%,对照组有效率为65.52%;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也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过程中,应掌握好气管切开时机。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racheotomy time o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better treatment of patients.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68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 who were treated in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3 to August 2016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acheotomy time,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39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29 cases).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early tracheotomy,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ate tracheotomy, and the pathogens of infectio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examined for Pao _ 2, Paco _ 2) and Sao _ 2O _ 2. The Glasgow coma index (Glasgow coma index) and the GCS score were compared. At the same time, the improvement of pulmonary infection in the two groups was examined.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most of the pathogens of pulmonary infection were Gram-negative bacteria, and the main pathogens wer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accounting for 26.47 and 23.54,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data of Pao _ 2C _ 2 and SaO_2 and the assessment of Glasgow coma before operation.The improvement rate of pulmonary infe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2.05, the effective rate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65.52, the number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lso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 we should grasp the opportunity of tracheotomy.
【作者单位】: 儋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分类号】:R563.1;R651.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玉琼,王佑娟,李水英;酷似肺部感染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1例[J];中国全科医学;2000年05期
2 何礼贤,邓伟吾;我国肺部感染研究现状与思考[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年06期
3 王宇,沈丽,李霞,杨晓梅;72例嗜麦芽窄食单孢菌肺部感染的临床及药敏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4 董玲,吕心阳;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部感染26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03年11期
5 刘贵桃;肺部感染致肺型P波1例[J];临床医药实践;2004年06期
6 王甫忠,高燕渝,吕晓菊;奈特尔氏西地西菌肺部感染1例[J];华西医学;2004年03期
7 田洪英,丁文卿,高国政;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肺部感染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4年25期
8 范贵生;;老年人不典型肺部感染31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07年03期
9 郭凤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8年01期
10 谭清武;李庆华;王春英;唐静怡;;年龄对肺部感染并发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早期预测价值研究[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时凤丽;吴明;张延霞;兰玉凤;;902例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2年
2 范贵生;;老年不典型肺部感染31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感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瞿介明;;肺部感染诊治中的若干问题[A];华东地区第6届中青年呼吸医师论坛暨浙江省第29届呼吸疾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韩同喜;辛华玲;;老年患者医院内肺部感染临床分析[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齐激扬;余素飞;陈存国;泮慧俐;;老年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特点(附115例临床分析)[A];2005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陈秋美;;83例高龄患者医院内肺部感染的调查[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老年病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7年
7 杨运旗;孙兰英;;肺部感染诱发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临床分析[A];贵州省医学会内科学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专题讲座及论文汇编[C];2007年
8 黄晓英;徐建如;韩旭东;王亚东;张素燕;任轲;;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大会暨中华呼吸病学会呼吸生理和重症监护学组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小润;叶贤伟;李敏;韩婧;林洁如;张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肺部感染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李微;殷少军;陆卫东;林桦;张毅琴;樊美红;祝炜;陈维杰;董福轮;;综合分析肺部感染诱发高龄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临床特点[A];第三届江浙沪三地老年医学高峰论坛暨2012年浙江省老年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崔玉艳;天冷老年人要防肺部感染[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2 受访专家: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 师谭杰 采写:本报记者 叶芳 通讯员 庄文斌 吴军亮;老人“发蔫”应排查肺部感染[N];广东科技报;2009年
3 魏开敏;术后谨防肺部感染[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4 海满;痰热清联合抗生素防治脑出血微创术后肺部感染[N];健康报;2007年
5 程瑶;肺部感染夺走老命的头块“骨牌”[N];中国医药报;2004年
6 魏开敏;术后预防肺部感染[N];大众卫生报;2007年
7 ;肺部感染诊疗应遵循循证医学[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本报特约记者俞忠良;肺部感染后遗症怎治疗?[N];健康时报;2003年
9 宁在兰;中年人为何易患肺部感染[N];保健时报;2004年
10 ;肺部感染可能会导致哮喘[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炜芳;密度感知信号系统在铜绿假单胞菌致大鼠肺部感染中的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2 朱鸣;胃酸和胃内细菌的随龄变化及其与肺部感染关系的探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3 徐西琳;表达IL-17的正义质粒对小鼠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防御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王丹丹;固有免疫系统在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中的作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5 张健;老龄犬肺部感染启动左心衰竭心肌能量代谢障碍的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亚林;HIV合并肺部感染1例及相关文献复习[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2 胡晓亮;尘肺合并肺部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分析[D];青岛大学;2015年
3 张洪来;结肠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6年
4 徐立晨;肝硬化并发肺部感染近期死亡危险因素分析及相关风险预测模型比较[D];浙江大学;2016年
5 周玲;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易感因素分析[D];昆明医科大学;2016年
6 常婷婷;Th17/Treg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并肺部感染中的作用[D];郑州大学;2016年
7 钱庆芳;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合并肺部感染的急性轻中度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D];吉林大学;2017年
8 范振磊;19例肾移植受者术后肺部感染临床分析[D];昆明医学院;2011年
9 邵冰;重组白介素-17蛋白对小鼠铜绿假单胞菌急性肺部感染的干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雷艳梅;2007-2012年我院呼吸科肺部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62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1762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