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督导治疗对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效果
本文选题:社区督导治疗 + 支气管哮喘 ; 参考:《广东医学》2014年01期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督导治疗对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效果。方法 110例成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由呼吸科专科医师一对一诊治并由专科护士给予相应护理教育,接受1年以上门诊随访。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由经专业培训的社区医护人员进行督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及1年后的肺功能、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及哮喘控制感知力(PCA)评分。结果两组各有50例患者符合条件纳入统计范围。经1年治疗后,两组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预计值百分比及ACT评分均有一定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改善的幅度更大,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1年治疗后,对照组患者PCA评分未见明显提高,而观察组患者PCA评分有显著提高,与入组时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督导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PCA水平,提高影响哮喘治疗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mmunity-supervised therapy on patients with remission bronchial asthma. Methods 110 adult patients with chronic bronchial asthm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ll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one-to-one by the respiratory specialist and the corresponding nursing education was given by the specialized nurses. 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more than one year. On this basis,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upervised by professional-trained community health care personnel. Pulmonary function, asthma control test (ACTs) and asthma control perception (PCA)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the time of admission and 1 year later. Results 5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were included in the statistical range. After one year of treatment, the percentage of FEV1 / FEV1 / predicted FEV1 / FEV1 / FEV1 / and the ACT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improved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the improvement was more significa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After one year of treatment, the PCA scor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not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ut the PCA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ntry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Community-supervised therap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PCA and improve the effect of asthma treatment.
【作者单位】: 广东省东莞市东坑人民医院内二科;广东省东莞市东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分类号】:R562.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吕燕华;赵海金;刘来昱;蔡绍曦;朱顺芳;梁振宇;吴月仙;;华南地区哮喘患者控制感知力及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张洋洋;马俊义;鲍洁;丁翠敏;韩靖雯;王瑜玲;袁雅冬;;石家庄城区门诊哮喘患者控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J];临床荟萃;2009年07期
3 李淑霞,张振路;哮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健康行为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清秀;;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09年18期
2 谭春琼;张红;;健康行为影响因素的护理研究进展[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年01期
3 许淑华;张晓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下降的相关问题及护理对策[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杨玉梅;张静;张金琴;;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哮喘儿童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哈尔滨医药;2009年05期
5 李翠淑;;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健康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6年09期
6 朱清文;方平安;周立智;;肝硬化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健康行为的相关性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7年03期
7 闫瑞红;刘蓉;张澜;;健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0年03期
8 邱昌翠;李维娜;邱丽芳;马思瑶;陈奕匀;刘丽芳;刘扣英;;支气管哮喘患者知识、信念和行为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1年01期
9 唐湘林;瞿云中;;COPD病人自我护理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1期
10 陈艳;林梅;;社区老年哮喘病的家庭护理指导[J];中外医疗;2009年3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永兵;健康素养对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身心健康及社会状况影响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菲;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段熙明;支气管哮喘患者不良情绪、心理状况与生存质量的相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赵文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4 张红;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健康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5 李彩红;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健康意识、健康控制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关系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6 徐娟;太原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临床护士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7 郎巍;沈阳市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8 周美玲;健康教育路径对PICC置管肿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早期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效果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9 余慧;化疗期乳腺癌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及自护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10 魏洪娟;中风病人自我护理能力、主观幸福感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计惠民,徐归燕;慢性疾病患者的自我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4年06期
2 钟发平;;哮喘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07年06期
3 孙宝清,赖克方,李靖,罗炜,钟南山;广州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常见吸入变应原调查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4年03期
4 孙宏伟;宋玉萍;王艳郁;;支气管哮喘伴发抑郁与人格、应对和社会支持的关系分析[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8年03期
5 母双,何权瀛;支气管哮喘患者系统教育和管理效果评估[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5年02期
6 苏楠;杨萌;徐静;陈欣;林江涛;;门诊支气管哮喘患者控制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7年02期
7 高丽红,李萍,张俊娥,万丽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机体功能状态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3年04期
8 娄晓宁;吴洁;胡红;王炜芳;;北京地区部分哮喘患者症状控制现状的初步调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年05期
9 孙宏伟;宋玉萍;王艳郁;庄娜;李萍;;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情绪状况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0年01期
10 徐东,温娟,赵秀荣,阮晓云;哮喘教育在哮喘患者中的初步应用及评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阮祥信;张清;侯新垓;柯红;田秀文;张冰景;金景莲;;高压氧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2 孔晓梅;;让哮喘患者自由呼吸[J];人人健康;2009年09期
3 张安成;饮酒对支气管哮喘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1997年02期
4 周良楣;张瑞祥;;支气管哮喘[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75年03期
5 伦志勇;梁燕芳;梁景强;;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核因子-κB及IgE的表达及其意义[J];山西医药杂志;2010年02期
6 卜校山;;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进展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7 刘志尧,邓西平;哮喘患者头发中锌、铁、铜、钙元素变化的探讨[J];中国医师杂志;2001年S1期
8 张晓平;;顽固性支气管哮喘的诊治思维[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1991年12期
9 宋玉萍;孙宏伟;王艳郁;;支气管哮喘与情绪的研究进展[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12期
10 王树蕃;;三硝基甘油解除持续哮喘一例[J];江西医药;196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晶;;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三次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王廷杰;李红兵;王平飞;张雪漫;;浅析支气管哮喘的现状和临床[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3 何忠明;;支气管哮喘临床控制相关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三次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江玲;王永兴;敬梅;南萍;谢晓燕;;痰液中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等水平对吸入肝素防治支气管哮喘的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一次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诸葛宝忠;季海生;任兴斌;;哮喘患者淋巴细胞CD44分子及血浆中sCD44V6的检测及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6 刘中娟;王燕;李建英;林嘉友;;哮喘患者血清RANTES测定的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7 何忠明;李鸿霞;韩美荣;李敏;雷清生;;支气管哮喘临床控制与睡眠呼吸障碍的关系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三次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毕秀芬;;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和治疗[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李报春;徐兴祥;;呼气峰流速在评价支气管哮喘病情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一次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李报春;徐兴祥;吴丽星 ;张宇飞;;呼气峰流速在评价支气管哮喘病情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郑灵巧 通讯员 杨威;哮喘患者病情有效控制率仅6%[N];健康报;2010年
2 北京朝阳医院药师 冯文利 周虹;哮喘患者如何正确使用吸入剂[N];保健时报;2009年
3 郑杨;哮喘患者少吃“胀气食物”[N];健康时报;2006年
4 张军;哮喘患者提高认识很重要[N];中国医药报;2008年
5 记者 黄X;英国研究人员称一些哮喘患者不宜多用缓解性药物[N];经济参考报;2010年
6 陆志城;让哮喘患者少“掏腰包”[N];医药经济报;2003年
7 颜秋雨;两千万哮喘患者急需规范化治疗[N];健康报;2006年
8 新美;哮喘治疗需要新策略[N];中国医药报;2006年
9 通讯员 陈步伟 记者 夏冰冰;规律治疗才可控制哮喘[N];医药导报;2008年
10 史盛明;哮喘患者的饮食调理[N];河北科技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宏;支气管哮喘动态监测和症状感知模型的建立[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2 吴小慧;支气管哮喘相关基因的多态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佟万成;热休克蛋白70、90α、90β mRNA在支气管哮喘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4 韩军;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治疗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李开艳;Th17细胞亚群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发病机制及TLR2对Th17细胞分化的调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弘;变应性鼻炎与哮喘气道炎症的异同及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7 宫兆华;哮喘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紊乱及补肾益气药对其调节作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李风森;支气管哮喘免疫、内分泌紊乱的中维西医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7年
9 克丽别娜·吐尔逊;异常黑胆质性哮喘ECP、IgE、FEV_1和β_2-AR、IL-4、IL-13基因多态性及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10 胡海洋;平滑肌祖细胞参与哮喘气道重塑的探索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宝龙;济南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药物治疗现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吴晓琴;IL-4受体α链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相关性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3 王金东;舍曲林辅助治疗伴有抑郁的青少年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血清IL-4变化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陈敏;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标记物的监测在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应用[D];昆明医学院;2010年
5 李飞;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维生素D与支气管哮喘易感性及其相关表型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6 姚彬;IL-8、IL-10和IFN-γ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及周围血单个核细胞中表达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1年
7 崔艳芝;支气管哮喘与小气道炎症[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8 杜瀛瀛;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功能学变化与糖皮质激素受体亚单位表达[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9 武虹艳;TGF-β_1、T-bet、GATA-3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李燕;白细胞介素(IL)-18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8060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1806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