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不同液体容量复苏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探讨

发布时间:2018-05-13 18:07

  本文选题:液体复苏 + 内毒素血症 ; 参考:《山东医药》2015年11期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液体容量复苏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各10只,A、B、C、D组制备内毒素性ALI模型,以氧合指数≤300 mm Hg时为模型制备成功;E组不制备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开始液体容量复苏,并将此时作为零时,A组经股静脉注入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溶液、B组注入氯化钠溶液、C组注入6%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D组不注入任何液体,E组注入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注射内毒素前及注射内毒素1、3、6 h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并于液体复苏后6 h采集大鼠股动脉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和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并行血气分析,记录Pa O2和乳酸(Lac)水平,计算氧合指数;随后处死大鼠,取肺组织,测定肺湿干重(W/D)值;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按照Mikawa的方法进行肺损伤评分。结果与E组比较,A、B、C、D组W/D值、肺损伤评分及TNF-α、SP-D、Lac水平升高,MAP、Pa O2和氧合指数降低;与D组比较,A、B、C组W/D值、肺损伤评分及TNF-α、SP-D、Lac水平降低,MAP、Pa O2和氧合指数升高;与B组比较,A、C组W/D值、肺损伤评分、TNF-α、SP-D、Lac水平降低,MAP、Pa O2、氧合指数升高;与C组比较,A组Lac水平降低;P均0.05。结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溶液、氯化钠溶液、6%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三种液体容量复苏均能有效减轻大鼠内毒素性ALI,且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溶液效果较其余两种更显著,其机制可能与维持肺内SP-D水平、调节SP-D抗炎作用从而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有关。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preventive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of different fluid volume resuscitation on acute lung injury induced by endotoxin in rats and to explore its possible mechanism. Methods 50 healthy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5 groups (n = 10 each) to establish endotoxin-induced ALI model. After the successful preparation of the model, the recovery of liquid capacity began. At this time, group A was injected with hypertonic sodium chloride hydroxyethyl starch 40 solution through femoral vein at 00:00. Group B was injected with sodium chloride solution. Group C was injected with 6% hydroxyethyl starch 130 / 0.4 solution. The changes of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P) before endotoxin injection and 6 h after endotoxin injection were observed, and femoral arterial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6 h after fluid resuscitation. Serum TNF- 伪 and pulmonary surfactant protein DSP-DX were detected by ELISA method, and blood gas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he levels of PaO2 and Lactol lactate were recorded and the oxygenation index was calculated, then the rats were killed, lung tissues were taken, lung wet and dry weight (WR / D) values were measured and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lung tissues were observed by HE staining, and lung injury scores were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Mikawa. Results compared with group E, W- / D, lung injury score and TNF- 伪 SP-DU Lac level in group A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E. Compared with group D, WPA / D value, lung injury score and TNF- 伪 SP-DLac level were decreased, WPA / D value and WR / D value in ANF- 伪 SP-DLac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group D, and WPA / D value in ANF- 伪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A (P < 0.05), 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D (P < 0.05). Compared with group C, the level of TNF- 伪 SP-DU Lac decreased the level of MAPPA O _ 2 and the oxygenation index increased, and the level of Lac in group A decreased by 0.05 compared with that in group C. Conclusion three kinds of liquid volume resuscitation of hypertonic sodium chloride hydroxyethyl starch 40 solution and sodium chloride solution 6% hydroxyethyl starch 130 / 0.4 solu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endotoxin induced ALI in rats, and the effect of hyperosmotic sodium chloride hydroxyethyl starch 40 solution i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of the other two solutions. The mechanism may be related to maintaining the level of SP-D in the lung and regulating th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SP-D.
【作者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071530)
【分类号】:R56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俞敏;田兆方;;急性肺损伤时损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计朋;闫建国;韩金芬;唐成和;钱燕;;ω-3PUFAs对LPS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前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年01期

2 蒋健;王仁生;张雪燕;胡凯;;放射性肺损伤小型猪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D mRNA的表达[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3 孟庆雪;刘玉芬;刘静;吴迪;;肺表面活性蛋白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4年03期

4 李瑞;谢志;刘江伟;钱建辉;钱若筠;张琼;杨向新;杨帆;;COX-2在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肺损伤的相关性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14年03期

5 田芳;韩波;段梅;;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TNF-α、IL-6及半乳凝素3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年10期

6 王文龙;孙子凯;徐丽华;朱萱萱;;固本咳喘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病理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年10期

7 陈坤;李文放;林兆奋;;乌司他丁使用剂量和时间与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8 石计朋;黄丽密;钱燕;尚云;;脂肪乳剂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中细胞因子IL-1β和IL-6的影响[J];临床儿科杂志;2014年03期

9 陈文龙;周从阳;舒维;谢姝;;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大鼠百草枯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4期

10 赵新云;孔辉;王晶晶;闫晓培;刘汶睿;曾晓宁;解卫平;;法舒地尔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海鹏;王瑞;王辉;张玮;;染矽尘大鼠克拉拉细胞蛋白和表面活性蛋白D表达变化的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黄建华;NEMO-结合肽对脂多糖诱导急性肺损伤小鼠的肺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2 姚兰;氢气在高氧肺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3 刘萍;血清SP-D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作为肺相关疾病标志物的探讨[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4 马灵斐;抑制PKCβ/p66shc信号通路对肠缺血再灌注多器官损伤的保护作用[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5 胥伶杰;自噬反应在百草枯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肺泡上皮细胞死亡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6 陈赣;不同胶体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流变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CNP抗炎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红光;含氢培养液对脂多糖致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2 张玉婷;联合检测血清CC16及SP-D对COPD意义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年

3 尹彩星;思密达、大黄联用对百草枯中毒大鼠器官损伤的疗效观察[D];石河子大学;2013年

4 胡玉洁;吉非替尼单独/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探讨[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5 张永建;CO在抗LPS致ALI中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施玉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D与炎性标记物的相关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蒋健;放射性肺损伤小型猪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D的表达及肿节风的防护作用[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8 经俊;氟比洛芬酯预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肺损伤及其血清SP-A、IL-10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9 刘孟洁;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在机械通气诱发肺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D];山东大学;2014年

10 彭婷;抑制EGFR-TGFβ正反馈环路缓解博来霉素致小鼠肺纤维化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宝民;孙艳;徐继来;潘利平;;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4例临床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2 周美辉;任国亮;焦芳芳;;乌司他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欧书钦;马渝;文玉明;陶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08年12期

4 侯伟;刘海燕;李丹;周戬平;陈玺;;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及其mRNA表达变化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8年02期

5 张朝贵;姜雄;刘盛君;;乌司他丁对ARDS患者氧合指数和病死率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1年16期

6 杨建彪;钟志龙;杨静谊;叶彩丽;;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1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敬来;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现状[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1年03期

2 任志强,刘运良,刘丽君,王训凡,郭正科;三黄肾康丸治疗大鼠慢性肾衰的实验研究[J];中国药房;2001年01期

3 陈杰,王进海,龚均,汪涛,程鹏;药物干预治疗大鼠混合反流性食管炎的实验研究[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3年S1期

4 田新红,李伟,李成文,李增富;长期应用卡马西平对大鼠小脑结构与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04年08期

5 马骏,朱书秀,王彦春,甘水咏;电针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5年10期

6 王冰;王宗仁;江山;潘惠娟;;活血化瘀类中药制剂对海马缺血损伤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48期

7 徐勤;沈逸萍;许安丽;罗振亮;;SD大鼠及beagle犬肾上腺组织形态计量分析[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6年07期

8 栗志远;陆国才;袁伯俊;姜华;戴益民;佘佳红;黄矛;;西那沙星对幼龄大鼠的软骨毒性[J];中国新药杂志;2006年04期

9 商常发;赵芝刚;顾有方;陈会良;李卫民;董策龙;;大枣多糖对大鼠血清钙和葡萄糖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7年02期

10 王毅;林伟;施举红;;野百合碱处理大鼠的血清对大鼠肺动脉压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学;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柏年;高梅;时丽丽;张恒艾;杜冠华;;匹诺塞林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09年

2 朱萱萱;王广基;刘建平;王淑云;徐轩;;口腔膜治疗实验性大鼠口腔膜溃疡的研究[A];中国制药工业药理学会20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戴文鑫;吴智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变化[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邝素娟;邓春玉;张光燕;饶芳;单志新;林秋雄;杨敏;余细勇;钱卫民;吴书林;;大蒜素对大鼠微血管张力的影响[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王劲;柳启沛;黄宗枝;;几种不同钙化合物对大鼠铝、铅代谢的影响(摘录)[A];营养健康新观察(第三十八期):营养因素与骨髓健康[C];2009年

6 胡翔;王静;;雌性大鼠去势造模中设立假手术对照的必要性探讨[A];全国第八次中医妇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齐伟;曾薇;庞琦;郭艳红;牟娇;冯兵;刘理;叶自林;袁发焕;;蛋白酶体抑制剂对大鼠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梁锐;王军波;;核苷酸喂养大鼠的安全性评价[A];北京市营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膳食与健康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林小琪;;SD大鼠灌胃百可利30天反复给药毒性试验[A];中国毒理学会第三届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暨2011年全国前列腺药理毒理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曦;牛欣;罗致诚;;增龄与雄性大鼠氮氧化物及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的关系[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冯卫东;大鼠研究显示孕期压力或可代代相传[N];科技日报;2014年

2 奇 云;解读大鼠基因有助人类攻克疑难病症[N];大众科技报;2004年

3 张天行;克隆大鼠意义重大[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本报特约撰稿人 陆志城;用大鼠还是用小鼠?[N];医药经济报;2004年

5 记者 蓝建中;日本研究:骨髓移植使大鼠血管“返老还童”[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6 记者 姜澎;聪明大鼠 解密大脑记忆功能[N];文汇报;2009年

7 万姗姗 记者 王春;转基因“聪明大鼠”学得快记得牢[N];科技日报;2009年

8 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通讯员 孙国根;大鼠基因功能图谱被成功绘制[N];光明日报;2014年

9 记者 白毅 通讯员 孙国根;大鼠基因功能图谱绘制成功[N];中国医药报;2014年

10 记者 孙国根;将大鼠基因的功能“对号入座”[N];健康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德明;氯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β_1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转导通路与心功能的调节及其机制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2 杨少兵;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镇痛疫苗应用于大鼠的安全性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盖建芳;低出生体重对大鼠肾脏和血压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史敏;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抗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作用及其免疫学机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5 安平;柴夏煎对甲亢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周宜;从大鼠性周期的分子变化探讨柴胡止血液的作用[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7 张庆红;白细胞介素2和雌激素受体在大鼠垂体前叶的相互关系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0年

8 张海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常薪霞;盐酸小檗碱对高脂饮食诱导的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及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顼红雨;早期应激对海马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宁;铅、镉、铬、汞对大鼠听力的损伤及铜、锰、锌、硒的保护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王莹;慢性肾衰竭大鼠全段甲状旁腺激素与心肌肌钙蛋白的相关性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3 邓旭辉;养精种子汤对缺氧雄性大鼠生殖机能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4 夏长青;活血降脂灵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抗氧化应激作用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5 王海燕;运动对SD大鼠与GK大鼠骨骼肌中COUP-TF Ⅰ与COUP-TFⅡ基因表达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吉星;知母提取物的成分分析及对T2DM大鼠干预代谢组学初探[D];广东药学院;2010年

7 曾志;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汪春彦;金荞麦对克雷伯杆菌肺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9 王媛媛;胡芦巴总皂苷对大鼠脂肪肝的预防作用[D];新疆医科大学;2005年

10 徐莉;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大脑可塑性机制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8842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18842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f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