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血清内脂素水平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16-12-03 19:05

  本文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血清内脂素水平及其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泸州医学院》 2012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血清内脂素水平及其意义

杨红丽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内脂素(visfatin)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和稳定期的浓度变化,了解内脂素水平与系统性炎症、慢性缺氧、营养代谢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制定的COPD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例(80例,男43例,女37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男11例,女9例)纳入本研究,经临床治疗症状缓解后8周无急性发作的病例作为稳定期组,各组研究对象之间平均年龄、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每组分别采集空腹静脉血,一式两份,一份立即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葡萄糖(GLU)、白细胞计数(WBC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另一份以4000r/min离心10min后提取血清,放置-70℃超低温冰箱,用ELISA法测定血清内脂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同时测量体重、身高,行动脉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检查。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在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内脂素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和健康对照组(81.67±23.27pg/ml;72.78±19.25pg/ml;62.05±24.88pg/m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内脂素水平分别在COPD急性加重期的体重指数分组(F=3.991, P0.01),肺功能损害程度分组(F=3.718, P0.01),缺氧程度分组(F=7.996, P0.001),以及稳定期缺氧程度分组(F=3.429, P0.05)中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稳定期的体重指数分组(F=2.183, P0.05),肺功能损害程度分组(F=1.79,P0.05)中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在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并发肺心病组的血清内脂素水平均高于单纯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9.324, F=8.858,P0.001)。4.在吸烟组与非吸烟组中血清内脂素水平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1, P0.05)。5.在COPD急性加重期的相关分析中,血清内脂素水平与营养指标、缺氧指标、炎性指标(除外WBC计数)间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而COPD稳定期仅与部分缺氧指标(HIF-1α、FEV1/FVC),部分炎性指标(TNF-α、IL-8)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6.以血清内脂素水平为应变量,以营养指标、缺氧指标、炎性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在COPD急性加重期,TC、TG、LDL-C、GLU、HIF-1α、FEV1/FVC、TNF-α、IL-8、NEU%为影响血清内脂素水平的重要因素;在稳定期组HIF-1α、FEV1/FVC、TNF-α、NEU%为血清内脂素水平重要的影响因素。结论:1.血清内脂素水平在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存在显著变化,且与炎症因子、缺氧诱导因子、营养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2.内脂素可能通过参与COPD系统性炎症、营养代谢和缺氧调节的过程,,在促进COPD病情的演进及增加COPD合并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疾病的机率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泸州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563.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国辉;陈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的发展状况[J];临床肺科杂志;2010年01期

2 孙丽蓉;李水霞;李冬梅;张建玲;高扬;张毅;马显军;李学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体重指数与肺功能的关系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0年02期

3 张高峰;许澎;乔祺;;内脂素对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2011年05期

4 油红捷;闫韶飞;丁卫;;脂肪因子visfatin的调节与功能多样性[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8年12期

5 王玉忠;赵明丽;张露露;;轻度低氧血症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早期变化[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15期

6 吴旻;王淑颖;;不同程度缺氧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2006年15期

7 张爱丽;杨晶;李祝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内脂素与系统性炎症、低氧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1年25期

8 张高峰;许澎;乔祺;;内脂素促进巨噬细胞向致血栓表型转化[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0年06期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年01期

10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莉;周兰;汪超;姚诗清;孙涛;;康艾注射液与抗生素联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12期

2 李长安;;中药配合常规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肺肾气虚证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7期

3 张念志;王国臣;;清肺祛痰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11期

4 王德琴;徐彬;李泽庚;彭波;童佳兵;杨程;;芪白平肺胶囊治疗痰瘀阻肺型COPD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4期

5 杨君建;;一线城市辖区新农村建设中农业劳动力现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0期

6 张杰;张颖;马晋;;低钠血症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呼衰程度的关系[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曹元应;张建军;胡传来;;大学生体质指数和饮食相关行为调查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叶正文;项青云;;巢湖市居巢区农村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报告[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1年03期

9 郑基华;项青云;;居巢区农村成人体质指数、腰围与血压、血糖和血脂相关性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10 柯常旺;张伯兴;;杭州市下沙街道中老年居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流行病学调查[J];安徽医学;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芸;唐神结;孙华;郝晓晖;;肺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意义[A];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1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朱文娟;李映霞;牛敏芬;何慈胜;程光宇;薛汉荣;吴海桂;;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变化与中医痰瘀虚证相关性研究[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首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张秋;陈建建;吴吉锋;;防感扶正合剂治疗COPD患者稳定期疗效观察[A];江西省第七次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海宁;王丹凤;王洋;孙莹;;小潮气量联合低水平PEEP机械通气治疗COPD呼衰并肺大泡疗效观察[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5 陆琪红;沈霞;马懂云;刘小杰;熊金萍;;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因素、血清维生素A与慢性并发症的关系[A];中国西部第六届营养与健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龚晨睿;程茅伟;宋毅;李骏;刘爽;易国勤;;2002年湖北省城乡居民超重和肥胖现状及其与血脂水平相关性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公共营养分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玮玮;郑晓珂;冯卫生;苏成福;武永勇;克迎迎;张莉;王小兰;刘朝研;高爱社;;卷柏总黄酮调节2型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及脂肪组织visfatin表达的研究[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8 郑振东;曹恒;谢晓冬;刘永叶;屈淑贤;丁震宇;郭放;郝辉;;乳腺癌辅助化疗期间体重指数变化对预后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大会论文集和专题讲座[C];2011年

9 姚婉贞;陈亚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表型[A];呼吸与危重症医学(2010-2011)[C];2011年

10 于丽丽;王天芳;徐雯洁;王智瑜;吴秀艳;焦扬;苏惠萍;吕佳苍;邹小娟;陈宪海;苗建英;徐艳玲;李素云;王庆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到稳定期中医证候演变特点的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欣;H.pylori感染因素及宿主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林琳;新疆部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3 王红梅;新疆阜康牧区哈萨克族人高血压与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调控样蛋白4基因变异的关联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4 李林;“治未病”理论与中医综合管理方案对糖尿病风险升高人群的干预[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陈英;胃壁注射A型肉毒毒素对大鼠胃动力、胃Caja1间质细胞以及脑肠肽Ghrelin、NPY、PYY表达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6 李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的优化与评价及补肺健脾方对膈肌功能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赵丹;调补肺肾法治疗慢阻肺稳定期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王卉;40-49岁人群运动中心血管风险研究和评估指标的相关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9 陈企忠;电针结合隔姜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孙武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质金属蛋白酶、apelin的表达及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作用和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业玲;运动对上海市成年超重/肥胖者身体形态和心血管机能的影响[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晶晶;饮食诱导肥胖和肥胖抵抗大鼠肌纤维类型与脂代谢的特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杨静;内脏脂肪素对人血管内皮细胞MMP-1、TIMP-1及ICAM-1表达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0年

4 申明慧;代谢综合征不同诊断标准的应用比较[D];郑州大学;2010年

5 杨黎明;某农村人群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的调查[D];郑州大学;2010年

6 范春满;体适能训练对肥胖青年男性体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远校;泻肺逐痰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史克咏;出入境人员脂肪肝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钱文君;COPD病人T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的检测及意义[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张华;COPD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及其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03年06期

2 揭志军,杨文兰;α_1-抗胰蛋白酶临床应用的前景[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9年04期

3 王殿华,刘旭,凌亦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与急性肺损伤[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4年06期

4 方怡,冉丕鑫;腺病毒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5年06期

5 朱洁明;充血性心力衰竭与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8年02期

6 张劲农;;呼吸道黏膜防御机制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J];华中医学杂志;2006年05期

7 牟小芬;冯长顺;蔡力力;孙宝君;;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与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8年01期

8 揭志军,罗勇,徐卫国,林建海,宋志芳,蔡映云;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清中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活性的变化[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年06期

9 聂晓红,周向东;蛋白酶抑制剂对肺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J];临床肺科杂志;2004年06期

10 王宋平,熊瑛,王鸿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J];临床肺科杂志;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玲;苗蕾;李莉;肖明;姚华;;新疆维吾尔族高尿酸血症患者内脂素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年21期

2 杨建美;孟庆阳;侯宁宁;;内脂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医学综述;2010年23期

3 夏泳;郑颖;郑琳;林淑鑫;郭超;;内脂素与子痫前期代谢异常的相关研究[J];福建医药杂志;2010年06期

4 何皓;阳学风;李传辉;邹文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浓度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1年01期

5 曾鸿毅;;血清内脂素水平检测在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8年01期

6 汪红玲;韩更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内脂素水平测定[J];河北医药;2008年08期

7 陈素芳;李华;杨再刚;陈英伟;焦文君;;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内脂素水平的变化[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年16期

8 彭颗红;薛敏;赵群;;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浆内脂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1年08期

9 陈亚堃;钱钧强;;罗格列酮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影响[J];西北药学杂志;2011年04期

10 柴若楠;吕肖峰;张绍维;阎鸿;李鹏飞;刘静;王巍;罗晶;徐涤非;高伟;;血清内脂素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志超;张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吴晶晶;颜建英;;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内脂素表达及内脂素基因启动子-1535C/T多态性与子痫前期发病关系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姜秀云;孔磊;高聆;管庆波;赵家军;;内脂素基因在不同糖耐量个体脂肪组织的表达差异[A];内分泌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临床与基础[C];2010年

4 周倩;梁伟;余绮玲;陈定宇;;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脂素水平的变化[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夏泳;郑颖;郑琳;林淑鑫;;内脂素与子痫前期代谢异常的相关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吴斌;宋亚贤;蒋世钊;李春;杨慧英;李红;;血浆内脂素浓度与2型糖尿病及肥胖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许丁;李拥军;;急性高血糖对冠心病患者内脂素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王瑜敏;潘婧婧;张文辉;丁鸿燕;潘钦石;林晓梅;;慢性丙肝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吴文俊;葛胜洁;沈飞霞;陈以勒;汪大望;;血清内脂素与2型糖尿病下肢大血管病变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李治鹏;安振梅;;成人GHD患者的血清瘦素、脂联素、内脂素水平及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 张洪玉;[N];保健时报;2009年

2 陈川英;[N];家庭医生报;2006年

3 吴玉华;[N];健康报;2006年

4 倍特期货 李攀峰;[N];期货日报;2005年

5 ;[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6 任一;[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7 殷妤涵;[N];光明日报;2006年

8 林琳;[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9 齐鹏;[N];保健时报;2005年

10 魏开敏;[N];中国老年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岷;内脂素及其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病营养状态相关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常亮;内脂素在心肌细胞肥厚和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其机制[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3 赖爱萍;运动对肥胖儿童少年糖脂代谢和内脂素的影响及内脂素基因多态性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4 郭玲;代谢综合征患者内脂素水平及与Tribble 3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关亚群;脂肪因子内脂素和Chemerin在代谢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6 袁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子血浆水平变化及奥扎格雷钠对其干预作用[D];郑州大学;2010年

7 刘毅;小檗碱对3T3-L1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脂肪因子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7年

8 高珊;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脂肪细胞因子与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9 李萍;不同脂肪酸类型对糖耐量正常人群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10 杨蓉;Visfatin在高糖环境下新生大鼠心脏细胞中的表达调节[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红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血清内脂素水平及其意义[D];泸州医学院;2012年

2 包家鹏;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和膝关节滑液中内脂素的分布及关节内各不同组织产生内脂素能力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施良;血浆内脂素水平及其基因-1535C/T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4 李岚;血浆内脂素在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表达及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5 赵迪;内脂素及肿瘤坏死因子-α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D];郑州大学;2010年

6 齐艳;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清内脂素水平及其相关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柴若楠;血清内脂素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8 孙丽丽;内脂素的表达与肥胖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9 刘强;内脂素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10 裴建行;不同浓度高糖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内脂素表达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血清内脂素水平及其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37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037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c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