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的细胞保护作用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本文选题:作用机制 + 细胞保护 ; 参考:《重庆医学》2014年06期
【摘要】:正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这种双原子气体,近年来被证实对于体内某些病理情况有着细胞保护作用或诊断价值,其体内主要来源于血红素裂解产物。诸如体内肺损伤所致炎症,CO可减少炎症因子产生从而抗炎;体内细胞凋亡,CO可通过抑制活性氧而阻止细胞死亡;此外,可通过降低炎症因子而对缺血再灌注有保护作用,从而可用于保护器官移植;还可通过测定CO浓度而体现危重病严重度,从而用于重症监护室危重病的监测;基于这些作用,CO对一系列疾病有治疗或诊断作用。现针对其细胞保护作用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若干进展作一综述。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arbon monoxide (CO), a diatomic gas, has been proved to have cytoprotective effect or diagnostic value for some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in vivo, which is mainly derived from heme cleavage products. Inflammatory carbon monoxide, such as that caused by lung injury in the body, can reduce the producti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thus resist inflammation; apoptotic CO in vivo can prevent cell death by inhibiting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in addition, it may have a protective effect on ischemia-reperfusion by reducing inflammatory factors. It can be used to protect organ transplantation, to reflect the severity of critical disease by measur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CO, and thus to monitor critical disease in intensive care unit. Based on these effects, CO can be used to treat or diagnose a series of diseases. In this paper, the progress of cell protection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are reviewed.
【作者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儿科;
【分类号】:R563.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江;汤红玲;陈惠萍;;外源一氧化碳对干旱胁迫下水稻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10年02期
2 林春水;刘朋;赵亚娟;古妙宁;谢丰勇;;乌司他丁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3 何顺之,胡继芬;血红素氧合酶系统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5年02期
4 刘尚勤;谭细友;李倩;蔡惠丽;荣雯玉;曾宪斌;金小君;马梓;;黄连解毒汤通过抑制血红素加氧酶-1发挥逆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的作用[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6期
5 曾海洋;罗美中;;拟南芥叶绿体血红素加氧酶AtHO1基因的克隆和多克隆抗血清制备[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6 温韬;赵金垣;关里;张雁林;梅双;;血红素加氧酶-1/一氧化碳在急性肝损伤中的变化[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年10期
7 ;Carbon monoxide-induced adventitious rooting of hypo-cotyl cuttings from mung bean seedling[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6年06期
8 徐霁;宣伟;黄本开;周业华;凌腾芳;徐晟;沈文飚;;一氧化碳诱导绿豆下胚轴不定根的发生[J];科学通报;2006年04期
9 余少卿,章如新,刘国钧,燕志强,温武;血红素氧合酶1在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的鼻黏膜中的表达[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年11期
10 余少卿;章如新;;血红素氧合酶/一氧化碳系统在变应性鼻炎中的研究进展[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DUAN Jialin;CUI Jia;GUAN Yue;YIN Ying;WEI Guo;WENG Yan;ZHU Yanrong;GUO Chao;WANG Yanhua;YAN Jiajia;WU Xiaoxiao;XI Miaomiao;WEN Aidong;;Total saponins of Aralia taibaiensis protects myocardial cells against oxidative stress through the Nrf2-dependent antioxidant pathway[A];2013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善新;羟基红花黄素A对缺氧/复氧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寇现娟;牛蒡子苷元抗炎机理及双氢杨梅素对神经细胞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赵华强;一氧化碳释放分子对炎性环境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1年
4 杨人强;血红素氧合酶-1在急性烧伤大鼠心肌损害中作用的研究[D];江西医学院;2005年
5 刘少华;一氧化碳吸入对脂多糖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肺部炎症反应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6 姚平;银杏黄酮对酒精性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陈永松;血红素氧合酶-1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血管功能的影响及机制[D];汕头大学;2007年
8 张华利;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活性调节机理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李忆东;非基因毒应激对小G蛋白RhoB表达的诱导作用、机制及生物学意义[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10 金胜威;促炎症消退介质脂氧素对内毒素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西;黄芩对先兆流产小鼠HO-1、HO-2及芳香化酶表达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杨木强;高渗盐/羟乙基淀粉溶液伍用己酮可可碱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早期复苏肺保护作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张华利;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的卟啉结合域结构模拟及计算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4 何顺之;血红素氧合酶在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胎盘中的表达及意义[D];福建医科大学;2005年
5 马建丽;血红素单加氧酶-1在巨噬源性泡沫细胞中的表达及功能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6 刘晨;血红素氧合酶-1在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保护机制[D];南昌大学;2006年
7 张洁;血红素加氧酶-1在个旧锡矿粉尘致大鼠肺纤维化中保护作用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7年
8 谷立杰;HO-1对体外尿毒症环境诱导HUVECs活化的保护作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李莉;血红素氧合酶和细胞凋亡在早期自然流产绒毛滋养细胞的表达[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10 刘亚萍;热应激对小G蛋白RhoB的诱导作用、机制及生物学意义[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柴军;沈洁;吴秀英;;七氟烷对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肺组织PKC-α表达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2 柴军;王大为;沈洁;;七氟烷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氧自由基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9年03期
3 杨军,聂国利,胡新华,陈哲,张强;缺血预适应减轻大鼠后肢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许文景;倪松石;黄冬云;;地塞米松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后eNOS表达的影响[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1期
5 谷元廷;吴河水;徐建波;王琳;田元;王春友;;小鼠全肝缺血再灌时肺泡巨噬细胞中Toll样受体2/4的表达(英文)[J];中德临床肿瘤学杂志(英文版);2006年04期
6 康颖颖;姜丽华;赵保平;;高容量血液滤过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影响[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7年02期
7 耿桂启;朱也森;;热休克蛋白70的肺保护作用研究[J];医学综述;2007年24期
8 许文景;倪松石;黄冬云;;地塞米松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6期
9 王艳蕾;夏冰杰;刘晓荣;蔡庆艳;崔国金;景友玲;田华;刘敏;;参麦注射液对肠缺血再灌注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万小莜;;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山东医药;2009年5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贵友;徐刚;刘达兴;李红晨;卢斌;蔡庆勇;;参企扶正注射液对犬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保护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青年医师论坛论文集心血管外科分册[C];2007年
2 张志;韩之勋;徐庆连;蔡晨;;川芎嗪对烫伤早期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A];全国烧伤创面处理、感染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刘尊敬;王国相;焦劲松;金淼;杨期东;刘运海;;PPARγ激活剂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组织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探讨[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门秀丽;张连元;孙树勋;;牛磺酸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致肺损伤病理形态学的影响[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5 吴成云;徐正坸;戴元荣;王万铁;方周溪;;左旋硝基精氨酸对肺缺血预处理的抗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影响[A];中国生理学会应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暨《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二十周年纪念大会和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6 邵丰;郑世营;赵军;董淑敏;葛锦峰;纪勇;张晓膺;陈静瑜;;参附注射液对兔离体缺血再灌注肺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胸外科分册)[C];2006年
7 岳少杰;王铭杰;刘霜;黄芙蓉;;MK-801对不同高氧暴露时间新生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肺组织p-ERKl/2激活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贾长库;郑树森;;肝后控制性失血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肺损伤[A];2008年浙江省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邓芙蓉;郭新彪;夏萍萍;;气管滴注PM_(2.5)与硫酸镍对大鼠急性毒性的比较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第五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10 丁素菊;刘康;毕晓莹;;Rho激酶介导的缺血再灌注微血管损伤的机制初探及Rho激酶抑制剂的保护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降颗粒对大鼠实验性RE作用机制的研究[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2 记者 刘正午;我国首个HDAC抑制剂获临床批件[N];医药经济报;2006年
3 聂翠蓉;美发现小分子 R NA的作用机制[N];科技日报;2002年
4 欧阳健明 周娜;从中药配位化学角度看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作用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5年
5 王学勇 张元 黄璐琦;发现金铁锁总皂苷抗RA作用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6年
6 张翼飞邋张志国;人参降血糖作用机制被发现[N];中国医药报;2008年
7 ;脑—肠作用机制[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8 丁来标 陆付耳;同济医学院初步阐明:黄连解毒汤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6年
9 嵇波;揭示逍遥散作用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4年
10 萨仁娜 佟建明;饲用微生物添加剂的作用机制[N];中国畜牧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馨木;重组人Elafin对实验性大鼠急性胰腺炎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刘明东;JNK通路在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及丹参酮ⅡA的干预作用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马宏博;扶正排毒液治疗内毒素休克肺损伤作用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4 茹永新;红景天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损伤干预作用实验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4年
5 刘洪斌;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发病机制及中药治疗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6 申翼;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体外循环肺损伤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7 杨玉花;甲醛吸入染毒致大鼠肺损伤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8 董春山;异丙酚对机械通气肺损伤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9 左伟;核因子—κB活化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10 祁媛媛;内皮祖细胞在婴儿肺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辉;氧化/抗氧化失衡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2 关国欣;前列腺素E1在大鼠脂肪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保护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3 张t,
本文编号:21081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108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