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型光纤行细支气管成像的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超微型光纤行细支气管成像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重庆医科大学》 2014年
超微型光纤行细支气管成像的实验研究
刘义均
【摘要】:背景:在中国,尽管细支气管疾病(如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滤泡性细支气管炎、弥漫性泛型支气管炎、各种继发性细支气管病变等疾病)不能精确追踪其发病率,但是这组疾病十分常见并且难以早期诊断,故限制了人们对此疾病的研究,该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评价和管理细支气管显得疾病越来越重要。 随着医学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CT和PET在周围气道疾病诊断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细支气管疾病仅靠CT诊断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仅靠PET诊断会导致过于敏感而引起很多的假阳性,并且在发展中国家其价格十分昂贵。 临床上,中央气道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结果,其不仅能确诊、分级、分期,并且能指导治疗。不同型号的纤维支气管镜用于诊断肺部病变已达三四十余年。存在肺部结节的病人经常要经过纤支镜检查,但是支气管镜检查难以获得2mm以下细支气管腔内实时图像。尽管胸腔镜检查不仅可作为一种诊断肺部周围性疾病的方法,还可以用于治疗周围性肺部病变,但因其适应症严格,对技术要求高,并发症严重,临床较少单独作为诊断性检查。 虽然以上方法在细支气管疾病的治疗决策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但是难以获得直径2mm甚至1mm以下的细支气管图像。直接观察更高级别的细支气管图像可为细支气管疾病,如急性细支气管炎、细支气管肺泡癌、泛性细支气管炎、儿童哮喘、矿物粉尘病变等提供形态学信息。所以,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新的仪器用于解决以上问题。 本实验使用本项目组自行研制的超微型光纤成像系统,其光纤外径仅为0.82mm,对离体猪肺细支气管进行成像研究,探讨能否观察到1mm以下细支气管图像,并对活体犬细支气管进行成像研究,探索观察1mm以下细支气管图像的可行性及超微型光纤操作的安全性。 第一部分超微型光纤对离体猪肺细支气管成像的实验研究目的探索超微型光纤成像系统获取离体猪肺细支气管(直径小于1mm)图像的可行性。 方法采用超微型光纤成像系统的光纤(直径0.82mm)从10具离体新鲜猪肺喉部插入并连接CPAP(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模式无创呼吸机,观察并记录各级细支气管解剖结构、黏膜颜色、气管内分泌物等图像。插入到支气管远端遇到阻力时停止实验,固定光纤后行肺CT扫描,并行支气管三维重建获取超微型光纤到达支气管最远端直径。 结果超微型光纤成像系统能获得各级细支气管的实时图像;通过离体猪肺支气管的三维重建图像可显示超微型光纤成像系统能够获得直径小于1mm细支气管腔内图像。 结论超微型光纤成像系统能够获得离体猪肺小于1mm的细支气管图像,为获得活体肺细支气管图像提供前期研究基础,可望为细支气管疾病诊断提供有用的信息。 第二部分超微型光纤对活体犬细支气管成像的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超微型光纤成像系统获取活体犬细支气管(直径小于1mm)图像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通过超微型光纤成像系统(其超微型光纤外径仅0.82mm)观察20只健康家犬细支气管以获取直径小于1mm的图像。支气管的各级分支结构、黏膜颜色、气管内分泌物等图像都记录在安装有Pinnacle Studio Plus软件的笔记本电脑中。当超微型光纤深入支气管远端遇到阻力时即停止操作,固定光纤后行犬肺部CT扫描,并行支气管三维重建获取超微型光纤到达支气管最远端直径,并通过记录超微型光纤操作前,操作5min,10min,15min,操作结束后5min,10min的HR, RR, MAP, PaO2, Spo2, PaCO2, pH以评价超微型光纤操作的安全性。 结果:1)通过CT扫描及三维重建,超微型光纤成像系统能够获取直径小于1mm的活体犬细支气管腔内实时图像;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超微型光纤操作对活体犬的HR, MAP, PaCO2, pH没有明显的影响(P0.05),但对RR, PaO2有明显影响,即其操作会导致RR加快(F=3.85, P 0.05)及PaO2(F=3.01, P=0.01), Spo2下降(F=13.06, P 0.05)。 结论:尽管超微型光纤成像系统操作对RR, PaO2, Spo2有显著的影响,但是该仪器能够获取直径小于1mm的活体犬细支气管图像,这为细支气管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前景。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62.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峰;唐中华;周恩相;陈显玉;易文君;汤青云;彭永芝;;乳管镜临床诊断乳头溢液1025例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2期
2 史国华;丁志华;戴云;饶学军;张雨东;;光纤型光学相干层析技术系统的眼科成像[J];中国激光;2008年09期
3 王以炳;张天民;张引;;细支气管疾病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06年01期
4 曹菊英;杨希晨;刘桂华;李虎;华亚军;;支气管哮喘儿童肺功能检测与评价[J];临床肺科杂志;2011年11期
5 陈宽冰;石文君;宣莹;;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的临床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2年05期
6 孟凡青;;细支气管病变的分类及临床病理特点[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0年05期
7 沈坤炜,陆劲松,袁建达,吴炅,张家新,韩企夏,沈镇宙;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的乳管内视镜检查[J];中华外科杂志;2000年04期
8 贾秋菊;石萍;;光纤照明显微镜直视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手术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0年22期
9 田界勇;马冬春;徐美清;魏大中;郭明发;梅新宇;徐世斌;柯立;徐广文;;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临床分析[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2年05期
10 刘义均;严冰冰;黄子洋;邓辉胜;郭睿;吴金星;刘勋;姚开情;吕发金;;超微型光纤成像系统行离体猪肺细支气管成像[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太明;王芳;张征;;纤维乳管镜在异常乳头溢液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朱敏;;乳腺导管镜检查的全程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年03期
3 郑炜;叶建新;;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27例临床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2007年06期
4 姜军,韩晓蓉,张毅,杨新华,张帆,陈显春;红外乳腺导管造影术诊断乳头溢液的临床价值[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23期
5 吴伟平;许红霞;;乳管镜检查乳腺导管疾病14例误诊分析[J];临床医学;2007年10期
6 吴昕漪;邹士林;方因;佘宏强;黄于凡;陈双龙;;纤维乳管内视镜检查对乳管内乳头状病变的诊断意义探讨[J];福建医药杂志;2006年05期
7 张惠灏;陈祥锦;朱有志;吴坤琳;;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64例临床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9年06期
8 姜专基;杨碎胜;张斌明;刘鸿雁;;浅谈纤维乳管内窥镜的操作技巧[J];甘肃医药;2011年03期
9 王志斌;史国华;何益;丁志华;张雨东;;光学相干层析技术在光学表面间距测量中的应用[J];光学精密工程;2012年07期
10 邓菊香;梁艳梅;;光学相干层析图像的小波去噪方法研究[J];光学学报;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余之刚;张强;李亮;李玉阳;唐鲁兵;高德宗;;纤维乳管内视镜在乳头溢液性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A];山东抗癌协会普外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鹏;光学相干层析术理论与实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抄;液晶自适应光学眼底成像仪的实用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3 孔宁宁;用于人眼视网膜高分辨率成像的液晶自适应光学系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4 齐岳;基于液晶自适应光学技术的视网膜微血管成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3年
5 张霞;结核性胸腔积液与恶性胸腔积液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D];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歌;乳宁汤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增效减毒作用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喀迪尔江·吾布喀斯木;高血压患者使用钙拮抗剂与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3 米黑热古丽·艾尼瓦尔;乳管镜检查中乳管内灌洗细胞学检查对乳腺溢液的临床价值[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4 段红永;纤维乳管镜在诊断乳管内增生性病变中的应用[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5 张浩;乳管镜下乳腺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肿瘤基因蛋白表达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5年
6 王昕海;纤维乳管镜术中定位在乳头溢液手术中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许骏;定位针引导下的乳管内隆起样病变微创手术的价值[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8 杨丽;207例病理性乳头溢液的临床回顾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9 王文茜;运用德尔菲法对乳衄中医证候的规范化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吕菁菁;可视吸痰仪的研制与吸痰实验[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卜梁;李运;杨帆;赵辉;姜冠潮;李剑锋;刘军;王俊;;直径大于5cm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与开胸手术疗效的对比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6期
2 刘惠萍;晁栋;李乃斌;孟辉;李忠铭;张宏伟;;电视胸腔镜手术和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创伤性比较[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23期
3 成向阳;熊信国;邱源;刘君;陈汉章;何建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多形性肺癌28例疗效观察[J];中国肺癌杂志;2010年08期
4 姜宇,姚建铨,王瑞康,张帆,王鹏;光学相干层析系统的建立与研究[J];光学仪器;2003年02期
5 曾雪飞;邹贵雄;闻锦琼;陶艳红;陈国华;何颖慧;余蓉;;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诊治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2008年09期
6 曾楠;何永红;马辉;王淑霞;;应用于珍珠检测的光学相干层析技术[J];中国激光;2007年08期
7 许胜水;段明科;吴艺根;熊伟;;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14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1年01期
8 孟凡青;;细支气管病变的分类及临床病理特点[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0年05期
9 施军涛;许娟;张安秦;李文萍;朱彩霞;王颀;;乳管内视镜检查1337例乳头溢液患者误诊原因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6年03期
10 刘建梅;肺功能检查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陆远;;肺的小气道—了解和估价肺细支气管功能的重要性[J];江西医学院学报;1979年02期
2 任振义;白春学;;原发性细支气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7年03期
3 刘家骝;庄宗杰;杨国维;陶必严;杨沛施;田维英;瞿卫平;;气管内注入3—甲基胆葸诱发大白鼠细支气管性肺癌的初步报告[J];肿瘤防治研究;1979年06期
4 文兰;;咳嗽的作用[J];大家健康;1997年10期
5 仲向东;27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临床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杨仪,陈有仁;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误诊为肺结核10例分析[J];临床荟萃;1999年17期
7 卜捷;肺血管内细支气管肺泡肿瘤表现为肺动脉栓塞及肺动脉高压症一例报道[J];诊断病理学杂志;1996年03期
8 刘义均;严冰冰;黄子洋;邓辉胜;郭睿;吴金星;刘勋;姚开情;吕发金;;超微型光纤成像系统行离体猪肺细支气管成像[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年12期
9 王振坤;;气体交换的场所:肺和肺泡[J];人生与伴侣(月末版);2007年09期
10 刘又宁,胡红;国内首次确诊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1例[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任振义;;原发性细支气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A];华东地区第6届中青年呼吸医师论坛暨浙江省第29届呼吸疾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刘帆;张楚华;王宝潼;;失重效应下毛细支气管内气液弹不稳定性分析[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孟凡青;;细支气管病变[A];中华医学会第三届全国间质性肺病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孟凡青;;细支气管病变[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王长英;;王氏养生五步呼吸法[A];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振坤;[N];家庭医生报;2007年
2 王有国;[N];医药经济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义均;超微型光纤行细支气管成像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2 靳新花;不同年龄牦牛肺内肺动脉组织结构及数值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3 袁吉丽;MMP-9及TIMP-1在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D];广州医科大学;2014年
相关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广州医科大学
相关作者
>刘义均 >袁吉丽
>靳新花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超微型光纤行细支气管成像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5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15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