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非哮喘性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炎:慢性咳嗽的重要病因

发布时间:2018-09-09 08:19
【摘要】:非哮喘性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炎(NAEB)占我国慢性咳嗽常见病因的第三位,可与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合并存在。慢性咳嗽是NAEB患者最主要、甚至常常是唯一的就诊症状。NAEB的诊断依据包括:慢性(亚急性)咳嗽症状,肺通气功能正常,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气道黏膜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以及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极少数患者需要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在治疗上,通常推荐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但具体剂量和疗程尚无循证医学证据可供参考,经验性参考剂量为吸入性布地奈德400μg,2次/d,疗程至少4周,必要时可给予短期(3~5d)口服糖皮质激素,给予孟鲁斯特协同治疗能有效控制咳嗽症状、逆转嗜酸性粒细胞气道炎症,有助于降低激素剂量。低剂量吸入性变应原暴露可能是NAEB的重要发病机制,而肥大细胞炎性浸润部位的差异可能是导致NAEB与哮喘气道炎症相似,但病理生理和临床症状不同的病理基础。
[Abstract]:Non-asthmatic eosinophil bronchitis (NAEB) is the third most common cause of chronic cough in China. It can be associated with 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 an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cough. Chronic cough is the most common, and often the only, symptom of NAEB.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include chronic (subacute) cough, normal pulmonary ventilation, and negative bronchial provocation test. Airway mucosal eosinophilic granulocytes and inhaled glucocorticoids are effective (few patients need oral glucocorticoid therapy). Inhaled glucocorticoids are usually recommended for treatment, but there is no evidence-based medical evidence for specific doses and courses of treatment. The empirical reference dose is 400 渭 g / d of inhaled budesonide for at least 4 weeks. If necessary, oral glucocorticoids can be given for a short time (3 ~ 5 days). The synergistic therapy of Montrusz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cough symptoms, reverse airway inflammation of eosinophils, and help to reduce the dose of hormone. Low dose inhaled allergen exposure may be an important pathogenesis of NAEB, and the difference of inflammatory infiltration sites of mast cells may be the pathophysiological basis for the difference of airway inflammation between NAEB and asthma, but the pathophysiology and clinical symptoms are different.
【作者单位】: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呼吸内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1316/C140403) MISP(Merck investigator-initiated study program)基金(39758)~~
【分类号】:R562.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建勇;曾玉琴;邝军;陈功;张立波;王永兰;;支气管刷检嗜酸粒细胞计数在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锦平;;盐酸氨溴索口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3年26期

2 刘粉;张才擎;;孟鲁司特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及炎症因子IL-25、IL-33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年08期

3 邵昕;;孟鲁司特钠联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年1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根;许飞;温桂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嗜酸粒细胞计数在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价值[J];江西医药;2011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秋萍;谢敏;熊盛道;刘先胜;朱晶;;嗜酸性粒细胞肺炎1例并文献复习[J];临床肺科杂志;2011年03期

2 张明菖;;嗜酸性粒细胞型白血病附一例报告[J];山西医学杂志;1963年02期

3 林炳炎 ,曾广培 ,李恩惕;外周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生理性波动观察[J];解放军医学杂志;1965年04期

4 徐元章;嗜酸性粒细胞与免疫调节[J];山东医药;1981年12期

5 舒荣华;;抗嗜酸性粒细胞血清的制备[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81年02期

6 傅梅;孕激素对脾脏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83年03期

7 张北川;秦士德;;嗜酸性粒细胞和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J];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1988年02期

8 农乐跟;蒋少艾;;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出现嗜酸性粒细胞的临床意义[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9 纪玲;嗜酸性粒细胞的分离和纯化[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8年04期

10 张勇,杨冬梅,张盛忠,刘红刚;标记嗜酸性粒细胞的组化染色方法[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成焕吉;杨清然;尤海龙;张云峰;鲁继荣;;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7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儿科呼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2 王思勤;李英;朱敏;马希涛;张晓菊;;嗜酸性粒细胞肺炎1例并文献复习[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3 唐金凤;周道银;陈慧英;李时英;唐古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佟红艳;钱靖;麦文渊;娄引军;;持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伴肝脏自发巨大血肿一例[A];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三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摘要汇编及学习班讲义[C];2011年

5 罗佛全;刘志刚;刘玉琳;龚十妹;严涛;;蛔虫变应原致喘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形态测量分析[A];第一届全国变态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6 李颖能;饶沃明;赵子文;何绿茵;扬一言;黄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急性期血液嗜酸性粒细胞降低[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7 王成彬;;细胞固定在两种细胞联合培养研究中的应用[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王成彬;黄振国;李洛谊;叶伟基;林伟基;丛玉隆;;嗜酸性粒细胞与支气管上皮细胞相互活化诱导细胞表面粘附分子表达及其信号转导通路[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9 雷霏;董震;;变应性疾病中水通道蛋白1在嗜酸性粒细胞迁移趋化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10 林进;徐立勤;徐丹怡;孙德本;;Churg-Strauss综合征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水平的测定[A];浙江省医学会2008年风湿病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李传宝;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为何常增高[N];家庭医生报;2006年

2 王振坤;人体的血液防线之三[N];家庭医生报;2007年

3 武汉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主任医师 李定国;肺炎:原是“蛔仔”作怪[N];大众卫生报;2005年

4 许关煜 李敏华;实验性哮喘药开辟治疗新纪元[N];医药经济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鸿鹄;肠道派氏结嗜酸性粒细胞亚群的发现及其黏膜免疫调控功能与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2 周宏斌;香烟烟雾暴露诱导的小鼠肺部损伤模型中嗜酸性粒细胞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3 杨文钰;人类胚胎干细胞/诱导型多潜能干细胞向功能成熟嗜酸性粒细胞分化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4 汪诚;膜连蛋白Ⅰ参与地塞米松上调A549细胞吞噬凋亡的嗜酸性粒细胞[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5 赵卫东;根除幽门螺杆菌及药物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6 顾红英;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清然;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7例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2 郭君;嗜酸性粒细胞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卢会秀;嗜酸性粒细胞及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疾病[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4 巩静;白细胞介素18在卵清蛋白诱发的小鼠哮喘模型中对嗜酸性粒细胞肺内募集作用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5 安方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模型小鼠的抗肿瘤及免疫调节活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6 伍天爱;三伏穴位敷贴对哮喘模型大鼠嗜酸性粒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6年

7 方文琦;嗜酸性粒细胞在鼻息肉组织中聚集与外周血中百分比的临床观察[D];昆明医科大学;2014年

8 徐文娟;嗜酸性粒细胞阳性AECOPD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D];遵义医学院;2014年

9 高伟;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10 田卫花;嗜酸性粒细胞对淋巴细胞、肿瘤细胞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318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2318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d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