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定呼气灵敏度在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中的应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itration expiratory sensitivity on subjective comfort and therapeutic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COPD) by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PPV). Methods 41 AECOPD patients treated with NPPV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n = 25) and the control group (n = 16). The titration expiratory sensitivity and the fixed respiratory sensitivity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subjective comfort of the two groups. The number of patients undergoing tracheal intubation with sequential ventilator assisted breathing, the number of hospitalization days after installation, the time of tracheotracheal intubation and the arterial blood gas difference 螖 pH, 螖 PaO_2, 螖 PaCO_2. within 24 hours of the onset of NPPV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expiratory sensitivity of 2 cases was 112 cases, 6 cases were 2 cases, 6 cases were 3 cases, 1 case was 4 cases. The scores of comfor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8.20 卤0.89), (6.13 卤1.20), which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Two cases (8%) were treated with tracheal intub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3 cases (18. 8%)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80 卤3.48) d / h (13.44 卤3.44) h,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11.56 卤4.77) d, () 10.44 卤2.92 h (P0.05 or 0.01). The arterial blood gas 螖 pH, 螖 PaO_2 in the two groups within 24 hour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and the 螖 PaCO_2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5.12 卤11.73,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7.75 卤10.77) (P 0.05). Conclusion the titration expiratory sensitivity can improve the comfort, improve the compliance of 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shorten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reduce the rate of tracheal intubation and accelerate the decline of CO_2 in arterial blood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NPPV in patients with AECOPD and respiratory failure.
【作者单位】: 莒县人民医院;青岛市中心医院;
【分类号】:R5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锋;;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4年08期
2 陈宇清;程克文;周新;;应用COPD模型比较不同呼气触发灵敏度设置对5款双水平正压呼吸机呼气同步的影响[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4年03期
3 邱海波;刘玲;;人机同步的临床评估与改进对策[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年11期
4 沈文沂;王丽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伴Ⅱ型呼吸衰竭[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年09期
5 张鲁涛;王悦;阎锡新;杨红申;齐天杰;;呼气触发灵敏度对口腔阻断压的影响[J];中国医疗设备;2009年04期
6 徐拥庆;吴大玮;解建;李涛;;呼气触发灵敏度对压力支持通气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人-机呼气同步性及呼吸功的影响[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研究协作组;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年10期
8 郎益温,王艳萍,王国芹,刘海玲;呼气触发灵敏度在机械通气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年08期
9 王辰,张洪玉;改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策略[J];中华内科杂志;2000年06期
10 罗群;陈荣昌;;无创正压通气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南海;蔡孝桢;肖长长;谢黎丽;陈瑞宜;;肺康复联合无创通气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7年07期
2 李志军;杜娟琳;马增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300例效果观察并文献复习[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年20期
3 王璐;田蓉;魏星;周薇;;针刺联合热敷治疗老年人无创呼吸机相关性腹胀的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7年06期
4 刘惠莲;秦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各项影响因素与伴发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年17期
5 薛磊;;不同呼吸机使用方案对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气指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年17期
6 耿婉如;陈永彪;李立飞;庞宝森;;家庭机械通气联合氧疗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7年07期
7 张穗杰;张银;;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J];广东医学;2017年12期
8 陈伟军;刘镇;;BiPAP联合参麦注射液救治心源性肺水肿对NT-proBNP及Bosdon积分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7年14期
9 王建军;董海山;温丽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伴Ⅱ型呼吸衰竭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撤机的研究[J];临床荟萃;2017年05期
10 任高荆;丁士芳;;无创呼吸机辅助救治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J];山东医药;2017年17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宇清;程克文;周新;;应用COPD模型比较系统泄漏对7款双水平正压呼吸机吸气触发同步的影响[J];国际呼吸杂志;2012年24期
2 朱银喜;申小青;李为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34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徐春英;;无创通气在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治疗中的护理体会[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翁育清;郭欣然;郑渠;吴瑜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轻中度肺性脑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8年03期
5 李杰红;周志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年05期
6 陈宇清;周新;;压力支持通气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6年01期
7 王导新;张婷;陈贵华;张玲;;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对重度Ⅱ型呼吸衰竭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6年01期
8 屠欣;撤机参数在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撤离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年12期
9 陈荣昌;无创正压通气在呼吸衰竭临床应用中的几个问题[J];临床内科杂志;2004年10期
10 詹庆元,刘利,王辰;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健,钦光跃,李祝尧,王静,施旦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所致呼吸衰竭4例诊治体会[J];浙江医学;2000年04期
2 冯靖,朱宝玉,陈宝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界呼吸衰竭”状态[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年05期
3 张九进 ,陈显源 ,吴维民 ,邓海波 ,黎祖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浆β-内啡肽水平变化[J];中原医刊;2003年05期
4 陈绍平,汪淼芹,邹光琼;注射用内给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3年01期
5 洪旭初,林其昌,蔡勇,陈沁,叶玲,陈公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4年04期
6 陈红;纤支镜在30例老年COPD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J];成都医药;2004年05期
7 Henderson R.D.;Sandroni P.;Wijdicks E.F.M.;李一明;;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变与呼吸衰竭[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6年02期
8 李志军;张西芷;郭少丽;;慢性重度呼吸衰竭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疗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9 黄斌;王筠;张静;;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探讨[J];中国中医急症;2007年01期
10 陈光宴;徐彬;;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体会[J];中国厂矿医学;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丽颖;;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地塞米松80例临床体会[A];2001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于国东;吴先平;樊勋;程小曲;肖乐声;余征;;呼吸衰竭选择使用呼吸机控制模式通气的时机探讨[A];2006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郭兮恒;郭尧华;;呼吸衰竭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探讨(附72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4 钟世杰;刘涛;罗翌;谭荣益;池逊;冯维斌;张忠德;林琳;刘敏雯;庾慧;陈秀华;;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A];2001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蒋明英;;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98例临床分析(摘要)[A];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04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许秀英;;老年病人腹部术后呼吸衰竭的原因及防治[A];全国外科、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孙洁民;陈菁;罗光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8 朱宝玉;;关于临界呼吸衰竭和慢性肺损伤的概念及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9 张永波;李文平;崔建英;王林萍;;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30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屠春林;胡建荣;盛飞;唐志军;余艳芳;刘莺;朱瑞航;;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惠莉;老年人呼吸衰竭的诊治特点[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2 朱立明;危重呼吸衰竭救治有了新方法[N];家庭医生报;2007年
3 朱立明;我国危重呼吸衰竭救治研究取得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7年
4 首医大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詹庆元;抢救呼吸衰竭治疗与研究显著提高[N];北京日报;2010年
5 于英杰;慢性肺心病之呼吸衰竭护理[N];医药经济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慕欣 魏平 蓝愉华(实习);呼吸衰竭:解痉 祛痰 氧疗[N];医药经济报;2011年
7 ;呼吸衰竭的病因及发病机制[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8 ;呼吸衰竭的治疗[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9 夏向南;严寒季节老人需防慢性呼吸道衰竭[N];家庭医生报;2008年
10 ;呼吸衰竭的诊断要点及分型[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侯小华;NIPPV治疗AECOPD呼吸衰竭并意识障碍的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耕;402例食管癌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刘继权;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AECOPD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陈小会;承气灌肠液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4 彭丽;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两种不同吸入方法治疗效果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晓晓;儿童重症脑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D];青岛大学;2015年
6 毛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NLRP3 mRNA的表达及血清IL-1β、IL-18检测的意义[D];川北医学院;2016年
7 查萍;呼吸衰竭早产儿血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变化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8 刘婧雅;集束化措施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6年
9 封在李;重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致难治性呼吸衰竭治疗疗效分析[D];新乡医学院;2016年
10 刘勇;简易呼吸衰竭评估系统的建立与评价2[D];暨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730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373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