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硫化氢对脂多糖所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血浆和肺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12-20 14:34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硫化氢(H2S)对脂多糖(LPS)所致SD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盐水对照组、内毒素(LPS)组、LPS+(NaHS)组、LPS+炔丙基甘氨酸(PPG)组,每组28只,分别取7只于给药2、4、6、8 h后,应用细胞因子酶联免疫蛋白吸附法(ELISA)法检测各时间点血浆及肺组织中TNF-α、IL-6和IL-4含量,并观察其峰值形成时间变化趋势。结果盐水对照组大鼠的血浆及肺组织中,TNF-α、IL-4浓度均低于检测的下限,IL-6在血浆及肺组织中浓度分别为:(44.03±3.57)ng/L和(48.14±5.68)ng/L;与盐水对照组相比,滴注LPS后大鼠血浆及肺组织中TNF-α、IL-6、IL-4的浓度水平均出现升高,且TNF-α表达峰值的时间也早于IL-6,IL-4的高峰在6 h,要晚于TNF-α、IL-6,但持续时间较长;与LPS组相比,PPG+LPS组大鼠TNF-α、IL-6浓度水平升高,IL-4水平高峰后移至8 h;但NaHS+LPS组大鼠血浆和肺组织中TNF-α、IL-6浓度水平则显著下降,IL-4的水平高峰可前移至4 h(P均0.01)。结论 H2S能够抑制促炎因子TNF-α、IL-6的增加,并促进抗炎因子IL-4的表达且使其释放高峰提前来减轻机体过度的炎症反应,从而对抗LPS所致急性肺损伤ALI。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hydrogen sulfide (H 2S) on acute lung injury (ALI) induced by lipopolysaccharide (LPS) in SD rats.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elve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saline control group, endotoxin (LPS) group (, LPS (NaHS) group) and LPS alpargylglycine (PPG) group (28 rats in each group). The levels of TNF- 伪, IL-6 and IL-4 in plasma and lung tissue were measured by (ELISA) method with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and the trend of peak formation time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concentrations of TNF- 伪 and IL-4 in plasma and lung tissue of saline contro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e lower limit of detection. The concentrations of IL-6 in plasma and lung tissue were (44.03 卤3.57) ng/L and (48.14 卤5.68) ng/L;,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saline control group, the concentrations of TNF- 伪 and IL-6,IL-4 in plasma and lung tissue of rats were increased after infusion of LPS, and the peak time of TNF- 伪 expression was earlier than that of IL-6,IL-4 at 6 h. It was later than TNF- 伪, IL-6, but lasted longer. Compared with LPS group, the concentration of TNF- 伪 and IL-6 in, PPG LPS group increased, and the peak of IL-4 level moved to 8 h. However, the concentration of TNF- 伪 and IL-6 in plasma and lung tissue of NaHS LPS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d the peak of IL-4 level could be moved forward to 4 h (P. Conclusion H2S can inhibit the increase of TNF- 伪 and IL-6, promote the expression of anti inflammatory factor IL-4 and increase the release peak in order to reduce the excessive inflammatory response, thus antagonizing the acute lung injury ALI. induced by LPS.
【作者单位】: 沧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30800440) 河北省自然基金(H2012206009、C2008001040) 河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062761021D-41、06275102D-24) 河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指令项目(2007476、2005123) 河北省卫生厅重点课题(08058、05114) 沧州市科技局资助课题(1213052ZD)
【分类号】:R56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红菊;肿瘤坏死因子在急性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6年05期

2 顾俭勇;黄培志;童朝阳;;脂多糖致大鼠急性肺损伤后血浆TNF-α、IL-1β和IL-4的改变[J];山东医药;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绮宾,梁学亚,张小晋,陈绳武;肿瘤坏死因子在鉴别良、恶性腹水中的作用[J];北京医学;1999年03期

2 李彬;李淑君;;TNF-α和NF-κB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肖建军;李庆华;淮宗让;李玉蕊;;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清IL-6、TNF-α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0年11期

4 陈静,赵金垣;细胞因子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5年01期

5 梁劲松;庞勇;;细胞因子的表达与脑梗死免疫损伤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06年09期

6 李孟秦;曹小平;;以TNF-α为靶点治疗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J];华西医学;2009年07期

7 张庆富;焦保华;;大鼠经颅高压电烧伤后CD11b/CD18表达对白细胞黏附的影响及乌司他丁干预作用[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10年02期

8 车丽燕;李永春;;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6年05期

9 张波;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J];现代实用医学;2003年10期

10 方芳;王建春;钱桂生;;激活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α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TNF-α mRNA表达的影响及机制[J];四川医学;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庞勇;李雁;邹卓成;林军;何列涛;刘运珠;;益肾调督针法对脑梗塞恢复期细胞因子的影响[A];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6——经典中医的特色和优势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洪霞;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中炎症介质/抗炎介质失衡机制及白介素10、地塞米送的保护作用[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2 周晓红;硫化氢在脂多糖所致的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一氧化氮的相互调节关系[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3 陆健;肺失肃降的病理生理研究及其临床指导意义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孙继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内毒素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生物学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5 张智琳;清热化痰法对痰热蕴肺型急性肺损伤治疗作用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张铮;7磷酸肌醇在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7 白光振;紫草素在急性肺损伤中保护作用与机制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8 孙中婵;NDRG2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Akt所介导的胰岛素保护效应中的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9 孔征东;SecinH3对小鼠脓毒症导致的肺损伤的治疗作用以及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鑫怡;乌司他丁对肾缺血再灌注继发肺损伤的保护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2 戚伟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严重烧伤大鼠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3 付旋;三地人参对免疫抑制小鼠体液免疫影响的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罗yN;NE在重度脑损伤合并胃液误吸大鼠肺内及血中的表达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1年

5 张纪银;三七总皂甙对兔肺挫伤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1年

6 刘庆辉;大鼠通气机所致损伤过程中炎性介质的改变以及乙酰半胱氨酸和地塞米松的防护作用[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7 付西峰;TNF-α在急性胰腺炎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免疫抑制剂的防治效果[D];山西医科大学;2003年

8 姚媛媛;丙泊酚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D];武汉大学;2004年

9 胡国栋;大潮气量机械通气对肺组织细胞凋亡及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10 李红霞;淡水溺水后大鼠急性肺损伤与肺内IL-8、IL-10表达相关性的实验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钱桂生;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进展与展望[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2 罗艳;全身性炎性反应综合征免疫因子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0年04期

3 陈永华,蒋建新,谢国旗,张宇,邱俊,刘大维,周继红,朱佩芳;内毒素血症时小鼠肺局部致炎及抗炎因子与急性肺损伤的关系[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望;王海英;陈志芳;关岚;李天水;金红方;赵斌;杜军保;;外源性硫化氢对急性肺损伤大鼠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J];当代医学;2010年18期

2 廖琳玲;曹生田;刘伟;刘惠君;罗自强;;初探L-同型半胱氨酸对小鼠内毒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1年12期

3 李海东,游斌,刘国祥;LPS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甲状腺转录因子-1表达变化[J];中国急救医学;2005年11期

4 樊毫军;胡红焱;郝钦芳;刘书盈;张健鹏;刘又宁;;内毒素对大鼠肺内钠通道表达的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年10期

5 王涛;刘红;马京;任雪燕;;肝素早期抗凝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J];宁夏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6 姚济华;余维巍;夏秦;王小燕;刘晓晴;;肝细胞生长因子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6期

7 肖燕;崔社怀;沈渝菊;周沪明;文仲光;;急性肺损伤发病过程中IL-6与肺表面活性蛋白SP-A、SP-B的关系研究[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8年03期

8 刘芬;曾振国;江榕;朱峰;聂成;钱克俭;吕农华;;高容量血液滤过对内毒素诱导犬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年10期

9 刘书盈;樊毫军;张健鹏;钱桂生;;全身应用全氟化碳防护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可行性研究[J];山东医药;2006年34期

10 马林杰;段绍斌;姚华;刘郁;王宏;张增峰;;失血性休克复苏后不同时间注射内毒素对大鼠肺损伤的影响[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祝慈芳;朱威;揭志军;蔡映云;;α_1-抗胰蛋白酶的制备及其防治急性肺损伤的疗效[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长三角生物医药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胡振宇;;肺复张术对家兔急性肺损伤早期肺脏病力学的影响[A];第二十三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六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贺素荣;狄安稞;白雪峰;魏敏杰;;哮喘大鼠肺泡巨噬细胞IL-6及TNF-α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A];两岸三地药理学与临床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罗志峰;李晨;岳少杰;汉建忠;许建平;刘惠君;黄艳红;廖晓红;罗自强;;Ⅱ型代谢性谷氨酸受体阻断剂LY341495对内毒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A];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0年

5 李娟;潘建辉;陈昆洲;李俊;;核因子-κB在大鼠内毒素诱导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盐酸戊乙奎醚的影响[A];2008年第七次华东六省一市麻醉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8年

6 陈扬;陆铸今;陆国平;;尿激酶对急性肺损伤时PAI-1活性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魏凯峰;;急性肺损伤中西医发病机制及中医治疗研究[A];中医药防治感染病之研究(九)——第九次全国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8 孙海晨;聂时南;邵旦兵;钱晓明;唐文杰;许宝华;吴学豪;;内毒素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早期基因表达谱的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9 罗志峰;王乐;李晨;汉建忠;许建平;罗自强;;内毒素诱导急性肺损伤小鼠肺泡灌洗液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A];湖南省生理科学会200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廖琳玲;马玲;刘伟;曹生田;陈玉;汪沛;冯丹丹;许建平;汉建中;罗自强;;L-同型半胱氨酸对小鼠内毒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A];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Calfactant在儿科急性肺损伤中的疗效[N];医药经济报;2005年

2 熊学莉邋通讯员 曾理;急性肺损伤早诊早治降低病死率[N];健康报;2008年

3 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主任 王立祥邋孙鲲 整理;控制ARDS要五早[N];健康报;2008年

4 白毅;我国防化研究获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2年

5 曾理;感染是导致ALI/ARDS的主要因素[N];中国医药报;2008年

6 丁永明;防治打嗝 妙招任你选[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7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治疗[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8 余志平;欧洲呼吸学会年会关注3大热点[N];中国医药报;2005年

9 冯友根;弹性蛋白酶抑制剂西维来司钠[N];中国医药报;2004年

10 曹东义、王生茂、郭双庚、王振瑞、王丽;炎症反应是外感热病共同的病理基础[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毫军;腹腔或静脉注射全氟化碳对大鼠急性肺损伤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2 周晓红;硫化氢在脂多糖所致的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一氧化氮的相互调节关系[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3 韦鹏;硫化氢在脂多糖所致的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一氧化碳的相互调节关系[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4 高晓方;自体内皮祖细胞移植对内毒素致兔急性肺损伤生物学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5 秦鑫;汽化吸入全氟化碳对行机械通气肺损伤小猪肺外脏器的保护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6 戢新平;体位改变对兔油酸型急性肺损伤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7 黄泽清;骨形态生发蛋白-4在酸吸入致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探讨[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8 李洪霞;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中炎症介质/抗炎介质失衡机制及白介素10、地塞米送的保护作用[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9 上官红;HMGB1在非小细胞肺癌及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朱峰;丙酮酸乙酯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云生;西沙必利联合腹膜氧合对急性肺损伤兔的治疗作用研究[D];江西医学院;2005年

2 周长喜;脓毒症肺损伤大鼠鞭毛蛋白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探讨[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3 史家欣;卡托普利对急性肺损伤大鼠TNF-α、IL-8和ICAM-1的影响[D];石河子大学;2007年

4 吴英林;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5 韦巧松;体外膜肺氧合对大鼠急性肺损伤治疗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6 孙军平;内毒素致兔急性肺损伤及血必净保护作用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7 闫薇;COPD急性加重期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与瘦素、脂联素的关系[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8 蔡存良;骨髓干细胞移植对急性肺损伤生物学作用的基础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9 张秀敏;不同诱因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肺内外炎症动态变化[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10 陈小莉;雷米普利对急性肺损伤时核因子-κB活性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881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3881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1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